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储能系统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

于海芳  
【摘要】:现有的混合动力汽车(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大多采用蓄电池作为其车载储能源,但蓄电池储能的HEV在加速、爬坡或再生制动时突发大功率的能力由于蓄电池较低的比功率而受到限制。鉴于此,结合高比能量储能源和高比功率储能源的复合储能技术引起了一定的重视,可以同时满足HEV运行过程中对能量和功率的双重要求。本身即为多能量源交通工具的HEV,引入复合储能之后,不但HEV的能量流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也为其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的设计带来新的挑战。而车载复合储能源的参数匹配和控制策略是改善HEV性能的核心技术,除与整车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息息相关外,还直接关系到整车成本与质量。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和复合储能系统的工作特性,就混合动力汽车及复合储能系统建模方法、复合储能系统的参数匹配以及控制策略等理论和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 配备复合储能技术的HEV,是涉及蓄电池、超级电容、燃油等多能量源的复杂系统。为了更清晰描述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关系,并为系统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本文从能量流和功率链的角度,引入能量宏观表达法(EMR,Energetic Macroscopic Representation)对混合动力整车和复合储能系统进行了建模,并借助反转规则得到了系统的控制方案。重点研究了基于试验的电池建模方法。采用EMR所建模型的能量流动情况变得更加清晰、直观,更具条理性,有利于系统整体建模和控制的规范化,为研究复合储能系统的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奠定了基础。 对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储能系统中两种储能源功率和能量的合理分配问题进行研究。研究了整车设计指标、整车控制策略、目标行驶工况对动力系统功率和能量需求以及影响,分别从功率和能量角度对复合储能系统的参数匹配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不同优化目标,对初步匹配结果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HEV复合储能系统参数匹配的方法,在满足电动系统功率和能量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以及整车使用成本问题。考虑到混合度对复合储能系统参数匹配的影响,考察了三种不同混合度混合动力汽车的复合储能系统参数优化匹配结果,并给出了复合储能源的混合比。 复合储能HEV合理而有效的控制策略可以提高系统效率,改善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文在对复合储能HEV的能量流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对复合储能HEV的系统效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在非线性比例因子分配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系统各部件的效率,提出了基于动态规划全局最优的控制策略,在不降低原HEV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较非线性比例因子分配策略,电池循环次数进一步降低,其循环寿命得到有效改善,以上海工况为例,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比例提高了3%。 给出了基于EMR的复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搭建了实验平台。最后对由镍氢电池组、超级电容组和DC/DC变换器构成的复合储能系统基本工作模式和特定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本文所建仿真模型以及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通过对复合储能系统的仿真与实验研究,旨在探索适合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载储能技术,并在车载复合储能源的合理优化匹配和控制方面提供一定的指导,为混合动力汽车突破电源技术瓶颈创造基础条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攀;赵又群;;Plug-in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参数匹配与仿真[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8期
2 张闻;张建武;陆明;;消防车混合动力系统的模拟与仿真[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8期
3 ;增程式电动车与混合动力汽车谁是电动汽车过渡时期的宠儿?[J];汽车零部件;2011年04期
4 ;俄罗斯首个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厂将于近期奠基[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3期
5 ;萨帕上海已为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领域需求剧增做好充分准备[J];汽车零部件;2010年12期
6 徐枭;王仁广;周荣;;基于ADVISOR的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分析[J];汽车零部件;2009年04期
7 ;德尔福推出创新型电动汽车发声器[J];汽车零部件;2011年05期
8 邱灿;;有野心的本田[J];汽车商业评论;2008年06期
9 赵峰;罗禹贡;李克强;张文明;;基于动态协调控制的ISG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牵引力控制方法[J];汽车工程;2011年06期
10 杜常清;颜伏伍;李夏楠;侯献军;;行星齿轮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策略的研究[J];汽车工程;2011年07期
11 纪秀磊;;电池应用之一——电动车[J];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社教材);2011年Z2期
12 孙远涛;张洪田;;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3 贡苏明;;美国HEV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4 吴铁洲;孙杨;夏防震;王云燕;;镍氢动力串联电池组均衡充电方法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09期
15 彭涛;;纯电动汽车动力匹配与仿真[J];上海汽车;2011年09期
16 张晓伟;熊瑞;朱黎明;;混合动力整车控制系统开发[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06期
17 熊明洁;胡国强;闵建平;;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选择与匹配[J];汽车工程师;2011年05期
18 郑燕萍;何海波;蒋元广;徐晓美;;一种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效率估算的方法[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1年03期
19 唐葆君;郑茜;;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激励政策的效果分析[J];中国能源;2011年07期
20 杨亚联;丁建林;秦大同;;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副温度仿真分析[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世榕;洪亮;;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控制研究[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李正浩;鲁植雄;;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技术综述[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文少波;邹政耀;;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与应用[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昌锦;岳伟甲;乐群;;一种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研究[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军;秦大同;;准“绿色”混合动力汽车与环境保护[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梁昌杰;陈方元;秦大同;;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流场和温度场CFD分析[A];2010年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梁昌杰;陈方元;秦大同;;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流场和温度场CFD分析[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8 曾小华;王庆年;宋大凤;李静;林林;;电子及计算机技术在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测试系统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刘涵;高俊涛;;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及遗传算法优化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10 曾小华;陈万忠;吴强华;王庆年;;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试验检测系统[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芳;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储能系统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伟;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匹配、协调控制与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申彩英;串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优化管理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刘乐;串联混合动力汽车建模与能源管理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朱庆林;基于瞬时优化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于远彬;车载复合电源设计理论与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郑维;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方法与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郑维;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方法与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冰战;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杜波;单电机重度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与AMT换挡平顺性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桂连;基于行驶工况的混合动力汽车参数匹配、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平台搭建[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攀;Plug-in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祝毅;串联式Plug-in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佳;Plug-in混合动力汽车仿真模型构建及其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潘宇飞;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参数设计及匹配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程自珠;混合动力电动客车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邓娟;基于LabVIEW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岳淑彪;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吴伟岸;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选择及匹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姚佳;PLUG-IN并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电功率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一汽与丰田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合作[N];中国交通报;2004年
2 姚蔚;探访混合动力汽车标准的一波三折[N];中国汽车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祁晓玲 赵三明;混合动力汽车已进入科研向产业化转型期[N];中国工业报;2008年
4 记者杨秦;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将分“三步走”[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于大勇;市场日渐清晰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或加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6 CUBN记者 刘杰;混合动力汽车政策或将转向[N];中国联合商报;2011年
7 记者 陈菲;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可免征车船税[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 贾新光;混合动力汽车是可行的过渡方案[N];科技日报;2011年
9 MEB记者 谭思敏;混合动力汽车“分家” 体现国家产业发展战略[N];机电商报;2011年
10 MEB记者 谭思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尚需明确标准[N];机电商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