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稀土Ho掺杂氧化物和氟化物材料上转换荧光机制研究

俞莹  
【摘要】: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由于在全固态激光器、生物探针、海底探测和三维立体显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大功率红外二极管激光器技术的成熟,为实现以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为激光工作介质的短波全固态激光器开拓了新的契机。目前,作为激光工作介质的激活剂主要集中在Nd~(3+)、Er~(3+)、Tm~(3+)等离子,对于与Er~(3+)离子具有相当发光效率的Ho~(3+)离子研究的很少。而Ho~(3+)离子具有丰富的、独特的光谱性质。本文以稀土Ho~(3+)和Yb~(3+)掺杂的氧化物和氟化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Ho~(3+)离子的近红外荧光发射机制、Ho~(3+)离子紫外上转换荧光发射、Ho~(3+)离子与Gd~(3+)离子之间能量传递、增强Ho~(3+)离子荧光强度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 开展了Ho~(3+)离子近红外上转换荧光发射光谱(754 nm)发光机制的研究。利用溶胶-凝胶工艺合成掺杂Ho~(3+)和Yb~(3+)离子Y_2O_3、Gd_2O_3陶瓷样品。通过对样品上转换发射谱、时间分辨光谱和功率曲线的测量和分析,证明了Ho~(3+)离子的近红外上转换荧光发射(754 nm)来自于Ho~(3+)离子的5F4/5S2→5I7跃迁。建立了稳态速率方程,为氧化物陶瓷中Ho~(3+)离子的近红外上转换发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Y_2O_3陶瓷材料中Ho~(3+)离子紫外上转换荧光发射进行研究。通过改变Yb~(3+)离子浓度,得到随Yb~(3+)离子浓度变化的Ho~(3+)离子紫外上转换荧光发射光谱。研究发现,在2-15mol%范围内,随Yb~(3+)离子掺杂浓度增加,Ho~(3+)离子中心波长为360 nm的紫外上转换荧光强度单调增强;而Ho~(3+)离子中心波长在(554, 754)和(392, 428, 667)nm的上转换荧光最大强度分别出现在Yb~(3+)离子掺杂浓度为5和11 mol%时。因此,增加Yb~(3+)离子浓度更有利于提高Ho~(3+)离子的短波长上转换能量传递效率。 开展了Y_2O_3陶瓷材料中Ho~(3+)离子和Gd~(3+)离子之间能量传递的研究。荧光光谱表明,Y_2O_3陶瓷材料中Ho~(3+)离子和Gd~(3+)离子之间存在能量转换。荧光光谱和功率曲线的分析表明,Ho~(3+)离子(~3P_1, ~3L_8, ~3M_(10))能级通过四光子过程布居;Gd~(3+)离子6PJ能级的布居,通过Ho~(3+)离子(~3P_1, ~3L_8, ~3M_(10))能级能量转移实现。 针对增强Y_2O_3陶瓷材料中Ho~(3+)离子的上转换荧光强度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氧化物陶瓷中Gd~(3+)离子浓度可以调节Ho~(3+)离子的上转换荧光光谱;随Gd~(3+)离子浓度增加,Ho~(3+)离子的上转换荧光发射单调增强。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和Ho~(3+)离子相关能级寿命分析,发现Gd~(3+)离子引入影响晶格场,使Ho~(3+)离子相关能级寿命增加,从而增强上转换荧光发射强度。 对增强氟化物中Ho~(3+)离子紫外上转换荧光强度进行研究。Ho~(3+)离子和Gd~(3+)离子上转换荧光光谱以及功率曲线分析表明,Gd~(3+)离子通过将能量传递给Ho~(3+)离子(~3P_1, ~3L_8, ~3M_(10))能级,从而增强了Ho~(3+)离子中心波长处在340和360 nm的紫外上转换荧光发射强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雷军辉,肖思国,闫磊,刘政威;Er~(3+)单掺,Er~(3+)/Yb~(3+)共掺杂氟化物中红绿上转换荧光机理实验探索[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9期
2 ;BCEIA论文摘要(光谱)(续)[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6年01期
3 路晓娟,朱从善;含铒碲酸盐玻璃的上转换荧光性质研究[J];光学学报;1992年07期
4 杨一心,杨宜康,陈慰宗,赵天成,王党辉,李绍雄;氯化苯并咪唑镧的荧光光谱[J];光子学报;2002年07期
5 张琨;刘越峰;王芳芳;闫永丽;郭立俊;;竹红菌甲素(HA)线性光学性质及双光子吸收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宋凯;冉营营;孔祥贵;;基于近红外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传递体系的均相免疫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1期
7 董相廷;刘莉;王进贤;刘桂霞;;Y_2O_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性质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9年06期
8 华一敏,李劬,陈英礼,陈益新;铒离子1064nm吸收截面的估算[J];量子电子学报;1992年04期
9 陈晓波,张光寅,刘言滨,杨文琴,王虹,商美茹,李江卫;DCM染料激光导致的HoP_5O_(14)非晶的紫外多光子上转换发光[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3年06期
10 毛卫东;;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晶体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11 刘军辉,毛艳丽,马文波,吴谊群,韩俊鹤,翟凤潇;一种新的芴类衍生物的三光子吸收诱导荧光和光限幅效应研究[J];物理学报;2005年11期
12 李超;李玉琼;詹雪荣;张扬;;基于相干控制的超快光开光材料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18期
13 周广勇,王东,王筱梅,许心光,邵宗书,赵显,方奇,蒋民华;有机染料CSPI的双光子吸收和上转换荧光性质[J];光学技术;2002年04期
14 杨殿来;侯嫣嫣;赵昕;刘贵山;林海;刘克;Edwin Yue-Bun Pun;;Tm~(3+)Yb~(3+)共掺铋碲酸盐玻璃中的高效蓝色上转换荧光[J];物理学报;2006年08期
15 吴文智;闫玉禧;郑植仁;金钦汉;刘伟龙;张建平;杨延强;苏文辉;;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稳态和纳秒时间分辨光致发光光谱[J];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16 梁利芳;庄健乐;吴昊;王静;吴明娒;苏锵;;水热合成六方相NaYbF_4∶Er~(3+)/Tm~(3+)的上转换白光性质[J];发光学报;2008年06期
17 郭福全;孙小捞;熊飞;郭斌;梁浩;陈彪;张其锦;;双光子吸收材料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9期
18 安利民;杨延强;宋维斯;苏文辉;曾庆辉;朝克夫;孔祥贵;;低强度飞秒激光激发下CdTe和CdTe/CdS核壳量子点的荧光上转换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19 苏方宁,邓再德,姜中宏;上转换亚碲酸盐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05年05期
20 张钦辉;刘波;周实;徐玉恒;;Ce:Nd:ZnWO_4激光晶体的生长及其光谱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大成;王荣飞;宋志国;杨正文;余雪;杨勇;赵宗彦;尹兆益;邱建备;;Ho~(3+)-Tm~(3+)共掺碲酸盐S波段发光性质及能量传递研究[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曾小燕;卢灿忠;;ZnO:Eu~(3+)纳米结构的光学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任兆玉;贺俊芳;王水才;侯洵;匡廷云;;高等植物光系统Ⅱ中超快能量传递的实验研究[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4 王水才;贺俊芳;张舒;贺锋涛;任兆玉;辛越勇;单际修;李良璧;匡廷云;;光系统II能量传递电荷分离研究[A];第五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李嫕;陈金平;杨国强;李沙渝;;一种模拟光合作用体系的合成及能量传递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海娜;徐征;赵谡玲;黄金昭;宋丹丹;张福俊;;有机阱结构器件中能量传递的研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李霞;张胤;王喜贵;;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硅基红色发光材料中敏化发光和能量传递[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秦志英;彭伟;侯书军;;振动磨的发展及刚散耦合动力学[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黄昆;齐剑;夏锦明;章成峰;陈静;刘少轩;徐怡庄;吴瑾光;;二维相关光谱探测荧光能量转移现象[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根华;;K_3AlF_6和KBF_4基质中Ce~(3+),Tb~(3+)的发光性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莹;稀土Ho掺杂氧化物和氟化物材料上转换荧光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游宝贵;稀土掺杂氟化物晶体的光谱性质和能量传递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韦先涛;镱激活的红外下转换材料和铋铕共掺氧化钆的制备及发光性质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善锋;铒、镱掺杂硼硅酸盐玻璃的光学特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王东;几种吡啶盐类有机双光子吸收染料光谱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6 姜桂铖;稀土掺杂光谱转换材料及其生物荧光探针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许贵宝;几种新型吡啶类染料的双光子上转换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丁持坤;霍金辐射、黑洞熵的协变性和Ho(?)ava-Lifshitz引力中微扰演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克岩;~(113)In,~(128)La,~(160)Ho核的高自旋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李林军;Tm,Ho激光器及其泵浦8~10μm ZnGeP_2光学参量振荡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宏格;Sr_2CeO_4、Sr_2CeO_4:Ln(Ln=Eu,Sm,Er,Ho,Tm)和Sr_2CeO_4:Eu,Gd的微波法合成与荧光性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桂珍;染料掺杂SiO_2凝胶复合体系光学性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红兵;铕(Ⅲ)配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雷亮;太阳能电池用上转换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表征[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典港;英语中间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刘小波;Ho~(3+)/Tm~(3+)/Yb~(3+)等离子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及硅酸盐玻璃的荧光特性[D];苏州大学;2012年
7 于家峰;氢键系统中质子传递和蛋白质中能量传递的计算机模拟[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田莹;纳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质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9 肖雨亭;聚合物微凝胶与稀土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10 孙勇;稀土聚酰胺类高分子体系光学性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子;关于《能量传递》的思考[N];美术报;2011年
2 ;HopKins来自波音的女CFO[N];计算机世界;2000年
3 ;创意无限 随时体现[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李;HotRail市场转向 AMD开拓受挫[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张长山;入世对我国铜工业有何影响[N];中国矿业报;2001年
6 吴铭;迈向移动电子商务[N];网络世界;2001年
7 本报记者 霍立峰;一次性手机 谁会掏腰包?[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8 赛迪特稿www.ccidnet.com;一次性手机你会买吗[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陈庆春;CeBIT:但愿明年会更好[N];中国电子报;2002年
10 湖海;美推出一次性手机[N];中国电子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