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查尔酮合成酶催化机理中的分子力场参数拟合

齐小丽  
【摘要】:査尔酮合成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对体系内其它酶的形成起关键作用,其催化机理的研究已是理论化学领域的热点。查尔酮合成酶的催化性能与查尔酮分子有关,对查尔酮进行分子力场优化能够为后继的分子动力学计算提供基础。 本文利用GAUSSIAN03程序、CHARMM27力场,研究了查尔酮分子及模型化合物F的力场,从几何构型、原子电荷、键长、键角、二面角方面进行优化,对与水相互作用、振动频率、势能曲线进行了分析。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拆分目标分子确定模型化合物F,研究了MP2/6-31G(d)水平下的几何构型,调整了新型原子的电荷并对F与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O2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最强,H6与水的相互作用最弱,空间位阻等因素导致H6的作用距离比H7的作用距离小,O2的作用距离最小。 (2)对模型化合物F的振动频率进行了计算,在力场中优化平衡状态下的键长、键角,得到了与QM数据一致的键长、键角;调整了键长、键角、二面角的力常数,得到了2组与QM数据比较符合的振动频率。从0度到360度,间隔15度进行势能扫描,含双键的二面角扭转得到了势能面1,另一个得到势能面2。调整二面角参数,结果显示连接羰基碳原子与烯烃碳原子的键的扭转对势能面2的影响较大,其它二面角参数对势能面1的影响较大,得到的势能面1与QM结果趋势一致,而势能面2与QM结果完全一致。优化的过程表明:电荷的变化对相互作用影响大,键长和键角项主要影响振动频率,二面角项对势能变化起关键作用。 (3)建立了查尔酮分子力场,模型化合物两端的甲基被苯酚替代,在整体电荷为零的情况下对电荷进行微小调整,重新优化了分子各二面角项,发现连接羰基碳原子和苯酚的键、连接烯烃碳原子和苯酚的键的扭转对整体势能的影响较大,研究了其它12组二面角的各项参数,得到了与QM趋势一致的势能优化曲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春芳;马海涛;边文生;;化学反应的高精度从头算势能面[J];化学进展;2012年06期
2 商城;刘智攀;;自动化势能面搜索方法新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3年12期
3 孙发增;;势能面—过渡状态理论的物理模型[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2期
4 辛厚文,廖结楼;势能面上的分叉反应[J];科学通报;1994年03期
5 卢英林,韦平;分子反应的势能面图示[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1995年02期
6 訾金栋,李淑兰;BEBO法计算活化势能的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7 陈茂笃,唐壁玉,韩克利,楼南泉;Cl+HD反应产物的极化与态分布(英文)[J];化学物理学报;2002年04期
8 孙延波,吴迪,李泽生,黄旭日,孙家锺;乙硼烷离子和自由基异构体重排与体系势能面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09期
9 俞华根,沈守瑶;势能面的绘图程序[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10 韩克利,何国钟,楼南泉;势垒位置对产物转动取向的影响[J];化学物理学报;1996年06期
11 陈树滋,查昆薇;CO在Ni(100)面吸附模式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06期
12 王荣顺,苏忠民,Scheiner,Steve;水分子体系中用解析函数拟合质子转移势能的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1994年12期
13 刘新厚,甄珍,H.Cox,J.N.Murrell;贵金属新分析势能面及在金属表面计算机模拟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B辑);1999年03期
14 王泽新,孙镛,迟颜辉,周新红;势能超曲面临界点的分布结构[J];分子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15 杜凤沛,陈兰,蔡遵生,赵学庄;转动取向影响因素的多元非线性分析[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02期
16 徐定国,卢语晖,谢代前,鄢国森;SO_2基态势能面和振转能级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12期
17 刘建军,封继康,付伟,任爱民,刘桂霞;~1CH_2+N_2O反应的势能面[J];物理化学学报;2001年07期
18 朱华,李绛,谢代前,鄢国森;He-N_2O的从头算势能面及振转能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11期
19 翟高红,王育彬,石婷,文振翼;基态H_2O~+的全域多体势能面[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11期
20 杨光辉,张鑫,孟庆田,韩克利,孙家锺;传能反应O(~1D)+CO_2(~1∑_g~+)→O(~3P)+CO_2(~1∑_g~+)中间物机理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碧娜;;复杂多原子反应的势能面构建和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9分会:化学动力学[C];2014年
2 李全松;Annapaola Migani;Lluís Blancafort;;势能面交叉线上的光化学:光诱导的沃尔夫重排和聚集诱导发光效应[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傅碧娜;;多原子复杂分子反应的势能面构建和动力学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报告摘要集[C];2013年
4 周琳森;谢代前;;水分子激发态~1B_1从头算势能面[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9分会:化学动力学[C];2014年
5 张圣涛;米卫红;郝策;;Ca在C_(74)笼内的运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潘胜;薛佳丹;郑旭明;;异丁烯醛激发态势能面交叉动力学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报告摘要集[C];2013年
7 王悦;凤尔银;董书宝;黄武英;屈奎;;He-Na_2的从头算势能面及其动力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满辉;孙孝敏;边文生;;基于一个H+SiH_4全维势能面的动力学分析[A];第九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孙志刚;;F+H_2反应的全域高精度势能面[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9分会:化学动力学[C];2014年
10 吴广新;张捷宇;李谦;周国治;;H在MgH_2表面的吸附研究[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绛;分子复合物中氢键和势能面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蒋彬;从气相到金属表面的小分子势能面与量子动力学的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林森;半导体小分子势能面及其光谱的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朱华;Rg_n-N_2O型复合物的分子间势能面和振转光谱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王玲;单分子反应理论研究和势能面的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6 刘小君;若干分子体系的激发态研究:势能面交叉和有机发光材料的性质[D];山东大学;2007年
7 翟高红;H_3O~+(T)的完整势能面计算及空穴-粒子对应在MRCISD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3年
8 李安阳;HO_2和HNO分子势能面及光谱的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翟高红;H_3O~+(T)的全域势能面计算及空穴-粒子对应在MRCISD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3年
10 杨洋;NH_2+H_2→NH_3+H反应的从头算势能面及量子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修龙;偶氮类分子光致异构反应的势能面特征[D];四川大学;2002年
2 李安阳;小分子势能面的构建及算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王晓林;三原子反应体系势能面的动力学李代数方法[D];山东大学;2005年
4 李楠;氯苯三价阳离子离解势能面的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谢桂龙;基于Gay-Berne势能模型的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有机分子体系的各向异性相态[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6 李冰洁;多势阱化学反应的势能面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石元坤;金属团簇的势能面构建及其反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复旦大学;2011年
8 路熙;原子与多原子偏分势能面的构建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臧殿峰;C_3与惰性气体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及振动束缚态的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静;NeH_2~+解析势能面及其动力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