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压电陶瓷径向弯曲模态超声电机的研究
【摘要】:超声电机(Ultrasonic Motor,简称USM)具有高能量密度、质量轻、电磁兼容性好等优点,在很多驱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目前存在驱动能力小、磨损寿命短、稳定性差等缺点,严重妨碍了其实用化、产业化的进程。采用内嵌压电陶瓷的圆环形行波超声电机在结构上很好地融合了贴片式超声电机结构紧凑和夹心换能器式超声电机高机电耦合效率的特点,在构型方面体现了很大的优势。针对该种构型,已经研制出来的环形超声电机采用轴向弯曲模态,定子轴向振幅具有不一致性,能量利用率低。鉴于此,本文将延续内嵌压电陶瓷的设计思想,以提高电机机电转换效率以及驱动区域质点振动轨迹的一致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内嵌压电陶瓷径向弯曲模态行波型超声电机,该电机驱动齿表面质点振动轨迹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定子振动能的利用率。
本文对电机结构以及压电陶瓷激励径向弯振行波的原理作了详细介绍,推导了定子驱动齿的振动轨迹,并从电学模型的角度分析了电机机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子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确定了定子工作模态及其特征频率;通过研究其导纳特性,定性分析了定子结构参数对机电转换效率的影响;通过瞬态分析,验证了驱动齿质点椭圆运动轨迹,并对其行波质量进行了分析。以理论研究和仿真结果为基础,研制了实验样机。样机工作频率为19.85kHz,最大转速为146r/min,最大堵转力矩为1.0N·m。
|
|
|
|
1 |
曾劲松;姚志远;赵淳生;;超声电机中的非线性现象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10期 |
2 |
赵淳生;;对发展我国超声电机技术的若干建议[J];微电机;2006年02期 |
3 |
许海;赵淳生;;基于DDS技术驱动的精密直线超声电机[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13期 |
4 |
蔚京生;;一种新型的电机—超声波电机[J];医疗设备信息;2006年03期 |
5 |
郑伟;朱春玲;芦丹;丁庆军;赵淳生;;高温环境下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性能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21期 |
6 |
罗平;;基于ANSYS模态分析的压电陶瓷参数数据的转换及其输入[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
7 |
石胜君;姚郁;陈维山;刘军考;;具有模态解耦构型的纵弯直线超声电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
8 |
鹿存跃;李洁;赵淳生;周铁英;陈宇;;纵扭型超声电机的实验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9 |
陈波;袁义坤;赵增辉;王育平;赵向东;;微型直线超声电动机发展与研究现状[J];微电机;2007年07期 |
10 |
潘松;李华峰;黄卫清;;微型超声电机驱动及其优化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3期 |
11 |
周培;姚志远;周凤拯;;行波超声电机发热量的估计方法[J];压电与声光;2009年01期 |
12 |
赵淳生;21世纪超声电机技术展望[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0年01期 |
13 |
王惠文,李朝东;ANSYS在超声电机设计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2003年12期 |
14 |
鹿存跃,赵淳生;离合器耦合传动型压电电机传动机理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5年05期 |
15 |
王桂芹,金龙,赵淳生;驻波型自校正超声电机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1999年04期 |
16 |
黄茹楠,陈在礼;行波超声电机动态控制模型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17 |
刘剑,赵淳生;基于矩形薄板面内振动的直线型超声电机的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3年01期 |
18 |
程昱,徐文立,钟宜生,雷伏容;基于参考模型的超声电机模糊自适应控制[J];压电与声光;2003年03期 |
19 |
刘辛国,周铁英,陈宇;超声电机在内镜驱动及控制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11期 |
20 |
杨淇,杨明,阙沛文;大力矩超声电机[J];应用声学;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