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掺杂改善MgB_2超导体晶间连接性和磁通钉扎性能研究

郭栋杰  
【摘要】:自2001年发现MgB_2的超导电性以来,关于MgB_2的界面组织和电学性能已经有了多重形式的研究。然而,作为一种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材料,MgB_2在高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还远远不够。所以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MgB_2的晶间连接性和增加更多的钉扎中心来提高在高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 本研究主要采用掺杂Cu和Al来提高MgB_2的晶间连接性和磁通钉扎性能。Cu掺杂的机制是Cu与Mg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MgCu_2,填充了MgB_2的晶间空隙来改善MgB_2的组织形态,同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钉扎中心。相比于Cu掺杂,Al掺杂则是直接进入MgB_2的晶体结构,替代Mg的位置,引起晶格畸变,从而产生有效的钉扎中心。 由于MgB_2的晶间连接性与制备工艺有很大的关系,在不同参数下进行了MgB_2粉末和块材的制备。在Cu掺杂下的MgB_2粉末制备中,通过Cu掺杂比例,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的改变,以及在不同表面积的不锈钢网上烧结进行分析,得到了两个具有良好的晶间连接性的烧结参数: Mg : B :Cu=1.1:2:0.1,600°C+5h保温和750°C+2h保温,额外的10%Mg增加了熔融Mg的流动以及弥补了烧结中Mg的挥发。Al含量的增多会造成更剧烈的晶格畸变,Mg的含量会影响组织中的相成分。Mg:B:Al=1:2:0.1,750°C+2h保温是一个良好的试验参数。 在MgB_2块材的制备中,对质量和密度等宏观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质量和密度都有不同比例的减小,而体积却相对增加。原因在于烧结过程中Mg的挥发和应力释放。Cu掺杂的块材在高温下晶界模糊,在750°C可以获得良好的相纯度和晶粒间连接性。Al掺杂的块材在高温下会有杂质相生成,晶粒长大明显,晶格畸变加剧,在低温下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六方棱柱形态。 由于Cu与Mg的两种不同掺杂机制,本实验还尝试了将Cu与Al共掺杂到MgB_2中,然而在Cu,Al,Mg共同存在的区域,出现了杂质相,初步判定为Al_2Mg和Al_4Cu_6,这些杂质相的存在势必会影响MgB_2的电学性能。如果能够使它们的晶粒尺寸小于MgB_2的相干长度,这些杂质相会成为有效的钉扎中心。 对共掺杂样品的超导临界转变温度表明,临界温度主要受Al相对含量的影响,在临近超导区域,由于超导涡流态的影响,出现二次临界温度转变的线性变化,表明共掺杂改善了材料的磁通钉扎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胜;顾艳妮;吴小山;;Cu位La、Gd掺杂YBa_2Cu_3O_(7-δ)结构和磁通钉扎的比较[J];低温与超导;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兵;宋文海;孙玉平;杜家驹;闻海虎;赵忠贤;;MgO粒子掺杂Bi2212单晶的磁通钉扎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蔡传兵;刘志勇;鲁玉明;陈昌兆;;高温超导薄膜及其涂层导体的人工磁通钉扎[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3 冯庆荣;;教学科研 相互促进——建设中的MgB_2超导材料研究平台[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曾德长;阳宗全;姜明;王永忠;F.R.de Boer;乔桂文;;掺杂Y系超导样品的磁通针扎效应[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5 邹小卫;王智河;张宏;;Na掺杂对MTG YBCO钉扎势U(T,H)的影响[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闻海虎;;新型超导体MgB_2的磁通动力学和涡旋态相图的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夏庆林;易健宏;彭元东;王红忠;周承商;李丽娅;;纳米CuO掺杂MgB_2超导体的微波合成及超导电性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8 冯旺军;夏天东;张莉;刘天佐;赵文军;;自蔓延(SHS)法制备MgB_2超导块材[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吴怡芳;胡锐;闫果;许红亮;李成山;纪平;卢亚锋;冯勇;;MgB_2线材的热处理工艺和组织性能[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赵晓锋;邵刚勤;熊震;闫丽;史晓亮;段兴龙;;用非单质硼源直接合成MgB_2超导粉末[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烨;MgB_2钉扎性能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曲波;热压烧结制备纳米颗粒掺杂MgB_2超导体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彭麟;氧化物超导准多层的磁通钉扎和超导/铁磁异质结的近邻效应[D];上海大学;2010年
4 赵倩;镍掺杂对MgB_2相的形成及超导性能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杜伟;MgB_2超导单晶生长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朱红妹;电子束蒸发原位退火生长MgB_2超导薄膜及其物性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7 杨华哲;化学法制备BSCCO和MgB_2新型超导带[D];东北大学;2008年
8 张义邴;连续逾渗区域MgB_2+MgO复相超导体的合成与电输运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9 项小强;La_(1.6-x)Nd_(0.4)Sr_xCuO_4单晶的输运性质和磁通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潘熙锋;高临界电流密度二硼化镁超导材料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栋杰;掺杂改善MgB_2超导体晶间连接性和磁通钉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雪云;超导磁通钉扎连接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李飞;掺杂MgB_2超导块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李仪成;超声处理和葡萄糖掺杂对MgB_2结构和超导性能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雅真;C掺杂与氧化物掺杂对MgB_2超导体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杨刚;MgB_2超导接收线圈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王鹏;层状结构超导体有效调制势模型及MgB_2的超导转变温度的计算[D];延边大学;2004年
8 胡胜鹏;MgB_2超导体相纯度和微观结构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恒伟;碳锌双掺杂MgB_2超导电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连进;添加MgB_2对镁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超导列车——德国的梦[N];科技日报;2004年
2 记者 冯绍健;有研总院为高温超导磁悬车注力[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3 姜玉涛;市委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报告会[N];常州日报;2009年
4 张惠群 陈颖健;超导研究的新热点:二硼化镁[N];科技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