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柔性关节机械臂及其运动学标定和振动抑制的研究

黎田  
【摘要】:轻型机械臂由于其轻型化、类人构型、多传感器等特点,近年来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在机械臂的末端精度改善方面,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闭环控制。然而,由于加工及装配误差引起的末端位姿误差,闭环控制是无能为力的。需要利用高精度的位置测量仪器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参数标定以降低加工及装配误差对末端精度的影响。此外,为达到高减速比以及轻型化的目标,同时实现对关节力矩的检测,机械臂的关节内通常都含有谐波减速器以及力矩传感器等柔性元件。这些元件给关节引入了柔性。具有柔性关节的轻型机械臂通常称为柔性关节机械臂。关节的柔性将引起机械臂的振动,这将严重影响机械臂的使用,同时也会使得运动学标定对末端位姿精度的提高失去意义,因此必须对这种振动加以抑制。本文将对柔性关节机械臂及其运动学参数标定和振动抑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首先将研制一套六自由度柔性关节机械臂系统,包括机械系统、传感系统以及电气系统。具体地,首先通过对机械臂末端灵活度、负载能力以及逆运动学解耦等要求的分析,确定了机械臂的自由度数及构型。根据机械臂各关节所处位置及其承载不同,采用局部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机械臂关节。关节采用内部走线的结构布局,具有质量轻、传动比大、集成度高、多传感器以及机电一体化等特点。此外,为方便拆卸和维护,设计了基于弹簧插针的电气连接。 为进行运动学参数标定,建立反映运动学参数误差与末端位姿误差关系的运动学误差模型。针对机械臂肩关节与肘关节相互平行的运动学特点,采用了改进的D-H参数法分析这种特殊情况下相邻杆件位姿误差的表示方法。为研究机械臂的振动抑制问题,建立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由于关节柔性的存在,关节电机端的转角与连杆端的转角并不相等,这是引起振动的主要原因。在动力学方程中,以电机端转角为输入求解连杆端转角。由于系统刚度矩阵数量级较大,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属于刚性微分方程,常规的数值解法很难得到收敛解。为得到收敛解,本文将采用四阶隐式龙格库塔法求解机器人动力学方程。 以运动学误差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最小测量姿态数量选择的机械臂运动学标定方法。包括最小测量姿态数量的选择以及姿态组的优化。通过分析可观性指数以及末端位姿误差随姿态数量增加的变化规律,选择测量姿态数量的最小值。当用于标定的测量姿态数量超过该最小值后,机器人的末端精度将无明显变化。为消除姿态选择过程中可能选到的不可观测姿态,提出一种“交换-增加-交换”的方法对姿态组进行优化。基于最小测量姿态数量的机械臂运动学标定方法可以在标定的效率与精度上取得平衡,即用最少的时间得到较高的标定结果。 采用关节轨迹离线优化的方法抑制柔性关节机械臂的残余振动。以引起残余振动的根源残余弹性势能为目标函数,提出带罚函数的压缩因子粒子群算法(ConstrictionfactorPSOwithPunishmentfunction,CPSOP)搜索对应最小残余弹性势能的关节轨迹,达到抑制残余振动的目的。为得到平滑的关节轨迹,减少机械臂在运动始末速度的冲击,设计了改进的分段三次样条函数作为关节轨迹函数。在关节轨迹的搜索过程中,如果不对轨迹控制点加以约束,可能会得到不安全的关节轨迹,这将有可能导致碰撞等危险情况的发生。而粒子群算法是一种无约束优化方法,无法实现对关节轨迹搜索范围的约束。本文将罚函数引入粒子群算法,将对关节轨迹控制点的约束通过罚因子的形式加入到目标函数,从而实现了在约束范围内的关节轨迹寻优。 对于柔性关节机械臂运动过程中的振动,基于关节力矩传感器,提出振动预测准则,并通过三段式DKA(Decelerating-Keeping-Accelerating)在线轨迹修正法在检测到机械臂振动趋势时修正关节轨迹以减小该趋势,抑制机械臂将来可能发生的振动。该振动预测准则包含两个充分条件,分别是关节误差力矩大于力矩阈值以及在一定的时间阈值内检测到的误差力矩逐渐增大。关节误差力矩通过力矩传感器测量的关节实际力矩与动力学计算的关节理论力矩做差求得。当关节误差力矩满足预测准则的两个条件时,判断机械臂将发生振动。通过先减速、后匀速再加速的三段式在线轨迹修正法对关节初始期望轨迹进行修正,减小振动趋势,从而抑制机械臂运动过程中的振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邱志成,谈大龙;基于加速度反馈的柔性关节机械臂接触力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10期
2 庄未;方琛玮;刘晓平;;1P5R柔性关节机械臂动力学分析与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24期
3 陈文元;杨东勇;;基于PSO的神经网络机械臂自校正控制[J];机电工程;2008年01期
4 厉虹;张冰;刘小河;;欠驱动机械臂优化控制的粒子群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6期
5 厉虹;张冰;;粒子群优化算法在Acrobot平衡控制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07期
6 喻骁;刘东;兰维瑶;;基于PSO算法的机械臂PID控制器参数优化[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1年02期
7 张海霞;孙炜;缪思怡;;高压输电线除冰机器人的建模及运动控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10期
8 王幼民,徐蔚鸿;机械臂关节空间Bezier曲线轨迹规划[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黄志雄,何清华,吴万荣,谢习华;大型水轮机叶形现场检测机械臂运动学分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向国菲;;基于LSM303DLH的机械臂空间定位[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11 邱志成;基于特征模型的柔性关节机械臂的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8期
12 牛玉会;;基于粒子群算法在六峰驼背函数中的应用[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8期
13 陈建国;姜增如;;基于自适应控制的机械臂远程实验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03期
14 邹长武;羊依金;丁恒康;张雪乔;;基于粒子群算法的GM(1,1)在经济发展预测中的应用[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5 段晓东;;基于群智能的计算与仿真方法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6 四海;;数码化的思想——用脑操纵机器的梦想与现实[J];科学24小时;2008年04期
17 王晟;潘郁;;个体激励粒子群算法及其社会学背景分析[J];计算机工程;2008年21期
18 陈永刚;牛丹梅;范庆辉;;粒子群算法在组合优化问题上的研究与发展[J];电脑与电信;2008年12期
19 刘中;;基于虚拟仪器的开放式机械臂实验系统[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年S2期
20 刘胜利;刘鹏飞;;粒子群算法在黑盒测试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瑞燕;梁辉;冯永;;用于深水水下设备下放安装的多功能机械臂[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于颖;李永生;於孝春;;新型离散粒子群算法在波纹管优化设计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膨胀节学术会议膨胀节设计、制造和应用技术论文选集[C];2010年
3 张顶学;关治洪;刘新芝;;多种群并行粒子群算法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丛亮;胡成全;郭宗鹏;姜宇;沙丽华;;基于模拟退火思想的基本粒子群算法改进[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顶学;朱迎辉;廖锐全;;一种动态改变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陈建业;刘士荣;史先鹏;;一类带不确定性机械臂的动态面控制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赵亮;;遗传增强混沌粒子群算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张顶学;廖锐全;;粒子群算法分析及惯性权重的动态改变策略[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常俊林;梁君燕;魏巍;;解决流水车间双目标调度问题的免疫粒子群算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10 张冰;厉虹;刘小河;;粒子群优化算法在Pendubot摇起控制中的应用[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田;柔性关节机械臂及其运动学标定和振动抑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熊根良;具有柔性关节的轻型机械臂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熊根良;具有柔性关节的轻型机械臂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胡成玉;面向动态环境的粒子群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安镇宙;家庭粒子群算法及其奇偶性与收敛性分析[D];云南大学;2012年
6 全海燕;混合克隆竞争与启发学习策略的多角色随机游动粒子群算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黄平;粒子群算法改进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秦全德;粒子群算法研究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岳本贤;粒子群算法拓展研究及在约束布局优化中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常彦伟;纵向参数多子群粒子群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标;基于混合优化策略的粒子群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陈琳玲;基于简化粒子群算法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赵辛欣;随机聚焦粒子群算法在机组组合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冬;基于粒子群算法的Web文本信息过滤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5 李文婷;基于改进型粒子群算法的热轧带钢宽度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汪华;粒子群算法的研究及其在供水优化调度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念志;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集送货一体化车辆路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袁洲;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项目反应理论3PLM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苏同芬;改进的免疫粒子群算法及梯级水库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朱秀敏;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研究及其在天线设计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何德功;机械臂轻松捕获人造卫星[N];人民日报;2003年
2 张大伟 陈宏宇;我国空间站机械臂系统方案通过评估[N];中国航天报;2011年
3 记者 贾婧;空间站机械臂系统方案通过评估[N];科技日报;2011年
4 陈盈;未来军医是个机器人[N];中国国防报;2009年
5 翟军;机器人之路——从机械臂到类人型[N];北京日报;2000年
6 ;“凤凰”轻舒机械臂,火星留下第一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夏飞平 赵俊和;机械臂助企业一“臂”之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8 葛秋芳;科学家让猴子凭“意念”操纵机械臂抓取食物[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张孟军;空间站安上了德国的机械臂[N];科技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李金金;手术革命:“机器人大夫”走向全国[N];北京科技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