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对水中微囊藻毒素和隐孢子虫卵囊的去除效能研究及毒副作用探讨
【摘要】:随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体遭受着更为严重的污染,给饮用水安全带来了威胁,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微囊藻毒素(MCs)与隐孢子虫卵囊即是近年倍受关注的两种污染物。二氧化氯(ClO_2)因高效、广谱、安全等优点已成为水消毒领域中氯系消毒剂的理想替代产品,但在消毒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亚氯酸盐也令人担忧。
本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液相色谱-质谱、活性染色等检测方法和量子化学手段,对ClO_2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及隐孢子虫卵囊的效果、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模拟实际水处理工艺研究了ClO_2预氧化及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各单元及整个工艺流程对含藻水的去除效果。此外采用三代大鼠毒理试验方案应用行为学观察及病理解剖手段对ClO_2在消毒过程中最主要的副产物——亚氯酸盐的长期神经发育毒性进行了考察。论文获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
研究了饮用水处理工艺中ClO_2对较低浓度微囊藻毒素(MCs)的去除特性,揭示了MCs与ClO_2反应的机理和反应产物。证实了ClO_2对于微囊藻毒素MC-LR、MC-RR和MC-YR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规律相似,去除的容易程度为MC-RRMC-YRMC-LR,去除效果受ClO_2浓度、反应时间影响很大,受pH值和反应温度影响不显著。确定了反应过程中,MCs结构中Adda基团两端的碳原子被羟基自由基攻击,最终生成各自的二羟基取代物。
全面考察了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中对含藻水的去除效果,提出了含藻原水的ClO_2强化预氧化解决方案。证实了在常规工艺中,混凝沉淀工艺单元除藻效果较好,但对含MCs的去除极其有限,处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剂投量,其次是沉淀时间和慢搅转速。过滤工艺中无烟煤所占比例越高的滤池,出水水质越好。消毒工艺中,滤前投加ClO_2有利于高锰酸盐指数、浊度等指标的去除,且出水中亚氯酸盐的含量更低,但滤后投加ClO_2对MCs的去除率较高。模拟工艺证明:对于典型含藻原水,采用2.5 mg/L ClO_2预氧化40 min,然后投加聚合氯化铝铁20 mg/L混凝,60 r/min慢搅20 min后,沉淀30 min,再投加0.8 mg/L ClO_2,最后经无烟煤:石英砂为2:1的滤池以10 m/h的滤速过滤,处理效果优异。
研究了ClO_2对隐孢子虫卵囊的杀灭特性,证实了ClO_2可以有效地杀灭隐孢子虫卵囊,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反应时间,ClO_2投量和反应温度,如果水中存在较高的浊度和高锰酸盐指数,则隐孢子虫卵囊的杀灭效果会有所下降。同时发现ClO_2在灭活隐孢子卵囊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穿透力和渗透性,可在不破坏卵囊外部整体性的情况下将其灭活,
研究并提出了亚氯酸盐的长期神经毒理学效应,发现连续三代摄入高浓度的亚氯酸盐可引起第二代、第三代个别仔鼠小脑产生病变,影响运动能力,还可能会对学习、记忆能力造成影响。确定了对于Wistar大鼠运动神经发育的无明显副作用剂量为30 mg/L。
本文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不仅为ClO_2控制水中的MCs和隐孢子虫卵囊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含藻水的处理提出了可行的ClO_2预处理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此外推进了亚氯酸盐的毒理学研究,可为扩大ClO_2的应用及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
|
|
|
1 |
吴明松;张玉玲;黄君礼;李绍峰;崔崇威;田禹;;二氧化氯对水中隐孢子虫卵囊的杀灭特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
2 |
贾瑞宝,李冬,王珂,王占生;水库水中微囊藻毒素的预氧化处理[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3期 |
3 |
陈文娟;张勇;刘思习;;二氧化氯预氧化半生产试验研究[J];供水技术;2009年01期 |
4 |
张勇;陈文娟;李雷;;二氧化氯预氧化对净水工艺的强化试验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5 |
王丽,黄君礼;二氧化氯对水中病毒的失活效果研究[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6 |
刘杰;蔬菜水果用的二氧化氯保鲜剂[J];中小企业科技;1998年05期 |
7 |
颜其伟;二氧化氯用于水处理技术[J];贵州化工;2002年01期 |
8 |
林奇;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04年04期 |
9 |
张宏伟,赵新华,储诚山,陈超;用于饮用水消毒的CIO_2产生原理及设备研究[J];给水排水;1999年07期 |
10 |
;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0年01期 |
11 |
朱英存,卢伟,姜开元;二氧化氯与液氯消毒效果的比较[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12 |
尤作亮,张金松;二氧化氯消毒的控制标准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2期 |
13 |
孙伟,俞斌;二氧化氯分析的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2003年01期 |
14 |
卢兆曾;高德刚;马先利;;谈二氧化氯预处理对常规净水工艺的强化[J];山东水利;2007年09期 |
15 |
李红;饮用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J];甘肃科技;2000年01期 |
16 |
罗玉贵,朱英存;饮用水中二氧化氯测定方法的综合评述[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17 |
童秀芳;;控制饮水中THMS的有效消毒剂—二氧化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1987年04期 |
18 |
傅金祥,马黎明,金成清,孙风海,徐元勤;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开发与应用[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19 |
完颜华,安奎进,陈建东;二氧化氯的特性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4年03期 |
20 |
赵振业;二氧化氯对地下水石油污染物去除作用的研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