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小流量涡轴发动机涡轮气动及冷却技术研究

罗磊  
【摘要】:涡轴发动机主要用于军用、民用直升机,其发展与国防行业密切相关。涡轮作为涡轴发动机关键部件之一,发展一直制约着涡轴发动机乃至直升机的发展。涡轴发动机涡轮内部流场结构极其复杂,叶片展弦比较低,进口附面层相对较厚,势必造成其流场内产生复杂的涡系结构、流道叶栅内的强横向二次流以及叶片端部低能流体聚集,会造成叶栅性能的下降。由于涡轴发动机的工况变化较大,恶劣的流场结构会对涡轮变工况性能造成较大影响。涡轴发动机流量较其他航空发动机涡轮流量小很多,其冷气流量也非常小,但入口初温较高。另一方面,采用涡轴发动机的直升机工作于海洋、沙漠等恶劣环境,气膜孔及排尘孔易于堵塞,因此,涡轮的冷却结构设计是涡轴发动机设计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 本文以小流量涡轴发动机涡轮为研究对象,针对于动力涡轮第一级静叶的工作特点,研究在不同弯扭叶片弯角、弯高与积迭线形式等设计参数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提炼高负荷弯扭叶片的设计思想。 燃气涡轮入口初温较高,在最大起飞状态下,对第一级导叶及第一级动叶进行冷却结构设计。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发动机工作的恶劣环境与小冷气量的充分利用以及合理分配。对第一级导叶采用单元设计法、管网计算以及1+3维温度场计算程序对其进行设计,设计采用两腔设计保证流量的分配,大冲击孔、大气膜孔保证尘埃等不堵塞冷却结构。尾缘劈缝扰流柱肋增大尾部换热,同时调整流阻以达到合理分配流量的目的。第一级动叶采用单元设计法、管网计算、1+3维温度场计算程序以及全三维气热耦合计算对其进行设计,设计采用多回转单通道充分利用冷气,叶顶大除尘孔除尘。最后对比管网计算、1+3维温度场计算以及全三维气热耦合计算结果,分析造成计算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 最终确定的动力涡轮弯扭叶片设计方法符合要求,并提炼出针对该动力涡轮导叶的高负荷弯扭叶片的设计思想。对于冷却结构,设计出的两列叶栅冷却结构符合设计目标,温度场分布较为合理,冷气的流量分配符合工程实际,并对管网计算以及1+3维温度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卫红,李群力;某涡轴发动机减速器中间齿轮的设计改进[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2年03期
2 杨宇航;张拥军;杨四新;吴蕾;余威;;某型涡轴发动机延长首翻日历时限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9年06期
3 周智明;涡轴8A航空发动机AS7G03合金的铸造工艺[J];航空工程与维修;1994年08期
4 韩生寅;王新洲;;涡轴发动机“转速悬挂”故障分析[J];直升机技术;1995年04期
5 曾庆福,谢光华,李挺;直升机旋翼/发动机一体化仿真模型[J];航空学报;1997年05期
6 王志峰,姜广伦,安锦文;直升机飞行/推进系统综合模型的建立[J];飞行力学;1999年04期
7 林家利;陈华;;增强的涡轴发动机诊断系统[J];直升机技术;2005年02期
8 ;行业消息[J];国际航空;2008年04期
9 王强;李维;;前功率输出式涡轴发动机涡轮结构布局改进[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0年03期
10 葛漫江,刘冠章;艾利逊250-C20J航空涡轴发动机状态监控[J];航空工程与维修;1999年04期
11 李长征;雷勇;;航空涡轴发动机自动试车系统[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9年02期
12 张媛;邢雁;黄陈生;;某型涡轴发动机空中起动故障分析[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9年02期
13 唐耿林;;涡轴发动机监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直升机技术;1997年03期
14 侯胜利;;涡轴8A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故障分析[J];直升机技术;1998年04期
15 邓旺群,高德平,刘金南,雷沫枝;转子高速动平衡技术在涡轴发动机整机减振中的作用[J];航空动力学报;2005年01期
16 王月贵,钟华贵,屈成泽,陈建民,郭昕;小高空台高空模拟试验调试[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5年03期
17 郭徽;尹洪举;马水全;;某型号涡轴发动机涡轮转子卡滞故障分析[J];直升机技术;2006年04期
18 胡燕华;周七二;蔡显新;;涡轴发动机整机S2参数化流道造型及数值仿真[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9 刘火星;姜冬玲;邹正平;;波转子技术对涡轴发动机性能的影响[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6年02期
20 黄开明;黄金泉;周文祥;冯兴;黄波;;直升机自转下滑训练过程发动机的控制规律[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李维;;前功率输出式涡轴发动机涡轮部件轴承共腔关键技术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2 章灿;陈春;熊伟;;某涡轴发动机非焊接式功率轴加工工艺研究[A];2010年“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学术交流论文集[C];2010年
3 刘宝龙;洪杰;;通用核心机转子系统结构设计技术[A];第9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0论文集[C];2010年
4 张海涛;;直升机旋翼/发动机一体化建模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5 史成军;郭晨;沈智鹏;;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管网的建模与仿真方法[A];第五届全国仿真器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6 史成军;郭晨;孙才勤;;船舶管网的建模与仿真[A];现代船舶机电维修技术(2005)[C];2005年
7 岳秀萍;曹京哲;;建筑热水循环管网计算问题讨论[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8 沈致和;江亿;;基于节点静压平衡的风管网计算[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高金良;赵洪宾;陈兵;;复杂供水管网简化的计算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王洪峰;汪定伟;张国祥;;多水源给水系统一级调度模型及其算法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剑波;变几何涡轴发动机综合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姚文荣;涡轴发动机/旋翼综合建模、控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3 周卫东;离心式井底增压系统设计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赵洪雷;航空轴流涡轮的多级气动优化设计及气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杨栗晶;反转双涡轮灯泡贯流水轮机设计及流动干涉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燕;燃气管网计算理论分析与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戴萍;气膜孔几何结构对涡轮叶片气膜冷却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谢金芳;基于管网计算理论的通用锅炉水动力计算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磊;小流量涡轴发动机涡轮气动及冷却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丁琳;涡轴发动机数字控制与仿真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段绍栋;涡轴发动机建模与智能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梁宁宁;航空涡轴发动机建模与控制规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简凯利;涡轴发动机室内姿态试车台台架系统的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郭腊梅;涡轴发动机最优加速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陈国强;直升机/发动机实时优化控制规律与硬件平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郑绪生;某型涡轴发动机起动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潘旭;某新型双燃烧室涡轴发动机总体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钟周威;航空涡轮轴发动机加速寻优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国;涡轴发动机的新进展[N];中国航空报;2009年
2 六○八所党委书记 蔡三定;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努力建设创新型研究所[N];中国航空报;2008年
3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鏖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N];中国航空报;2006年
4 仲子昭;俄陆军新宠卡-60[N];中国国防报;2007年
5 长空机械;光荣与使命[N];首都建设报;2010年
6 钟佳 桂文锋;频为银鹰添雄风[N];中国航空报;2007年
7 高飞;北欧空中警戒哨[N];中国航空报;2009年
8 本报专稿 林寒;空运霸主谁主沉浮[N];世界报;2009年
9 单鸣汉;冲在航空科技前沿[N];中国航空报;2002年
10 孙立业;无限风光在险峰[N];中国航空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