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转台的解耦控制
【摘要】:惯性系统在导航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军用民用产品中。随着对惯性器件和惯导系统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苛刻,尤其是精度方面,对其测试设备-转台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本文将以三轴转台为研究对象,对三轴转台三个框架进行建模,对轴间耦合问题进行研究,推导解耦算法和控制律,配以仿真软件对模型和解耦控制算法进行验证。
首先介绍了转台的电机系统,给出了简化的模型。基于简化了的电机模型,根据三轴转台的框架结构和工作方式,利用欧拉方程,推导三轴转台三个框架的动力学方程,并推导三轴的综合状态方程。之后,根据三个框架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三个框架的惯量矩阵、重心和重力的辨识算法和综合辨识算法。
然后,根据三轴转台三个框架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四种解耦和控制算法。其中,第一种直接根据三个框架的综合状态方程,利用非线性反馈,达到使系统解耦的效果。第二种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设计出让角加速度趋于零、角速度趋于常值。基于第二种控制律,可以通过简单修改速率反馈,任意转换系统的稳态角速度。第三种和第四种控制算法是基于前两种控制算法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而设计的,所以只对前两种控制律设计了仿真验证实例。
最后,结合simulink和Solidworks软件对已经推导出的模型和设计出的解耦和控制算法进行仿真验证。首先,对建立的三个框架的动力学模型和三个框架参数的辨识算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接着,针对第四章中设计的控制律和解耦算法进行验证。通过仿真证实所建模型的准确性、所设计的辨识算法的应用性、所设计解耦算法和控制算法的冇效性。
|
|
|
|
1 |
张春龙;张伟;;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感应电机输入输出解耦控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2 |
林晓凡;白国枝;;矢量控制电流环的内模解耦控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8年12期 |
3 |
刘毅;张国忠;吴俊;杨琪;;基于单神经元的温度解耦控制系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34期 |
4 |
谭永红;;一种多变量解耦控制方法[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
5 |
李平,王树青,王骥程,庄兴稼;电加热反应器温度的多变量广义开环解耦控制[J];信息与控制;1995年02期 |
6 |
李平,王树青,王骥程;多变量广义开环解耦控制算法及其实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5年05期 |
7 |
王军,佟威,石磊,任庆昌;模糊-自适应神经元解耦控制在VAV中的应用[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8 |
王大志,金辉,王振雷;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多变量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9 |
刘亚秋,赵化启;反馈控制理论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0 |
刘娜;杨耀权;白洁;;神经网络在解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6年03期 |
11 |
吴玉斌;高文军;;解耦控制要求下的极点配置Matlab算法[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2 |
樊永梅;侯国强;孙景辉;;三角矩阵半解耦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8年05期 |
13 |
解明;王兰忠;周红英;;解耦控制在低负荷给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10年12期 |
14 |
罗绍维,栗波,吴振顺;液压关节型机器人解耦控制的数字仿真与实验研究[J];机器人;1990年05期 |
15 |
胡泽新,邵惠鹤;基于神经网络的解耦控制新方法及其应用[J];控制与决策;1993年06期 |
16 |
马孜,柴天佑;多变量鲁棒自校正解耦直接算法[J];控制与决策;1993年06期 |
17 |
王晓哲,顾树生;基于遗传算法的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J];控制与决策;1999年S1期 |
18 |
周洪,钟明慧;球磨机智能解耦控制系统的一种实现方法[J];华东电力;2003年06期 |
19 |
高东宇,林日新,果满园;三轴转台的运动动画模拟[J];机械工程师;2004年12期 |
20 |
周扬忠;;交流电机高性能转矩控制教学内容设计[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