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点云的路面建模技术研究

吴启芳  
【摘要】: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这使得我国国民各项基础设施更为齐全,尤其是公路建设。我国公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覆盖度,未来的工作重点将是对已建成道路的维护,维护的第一项任务即为道路检测。目前传统的路面二维测量技术测量效率低、精度差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具有直接快速获取高精度的空间坐标信息的特点,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门领域。将激光传感器装载到车体上形成的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其具有获取数据快速、准确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地表及建筑物等三维信息的获取方面。将其应用在道路检测方面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速度快、安全、可靠且可以进行路面二次可视化等优势。如果能将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应用到道路路面的检测将会大大提高路面维护效率,因此此项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基于上述情况,本论文研究了利用车载激光传感器获取公路路面点云进行在线的和离线的路面三维重建和路面参数检测的相关技术。本文所使用的车载系统主要硬件包括激光和灰度相机以及一台高配服务器。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及其数据获取方法并根据传感器获取的实际数据构建了三维路面模型。本文首先研究了针对采集的点云数据的预处理,使用三次样条插值进行了数据的补全,对比了基于扫描线的角度-弦高点云简化算法,针对算法数据简化后特征不突出的问题,使用了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进行点云简化,能够很好的保留路面特征。然后分析不规则三角网格的建模算法,对基于三角形生长思想的自适应分块的不规则三角网算法和基于分治思想的算法进行了对比,并应用与路面建模。同时,针对规则网格的层次细节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基于四叉树的层次细节算法和基于二元三角树的分块ROAM算法,对分块ROAM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算法能够很好的进行路面三维建模。另外还研究了Open GL成像原理、多线程技术、内存映射技术以及大数据量的调度等问题。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路面三维交互可视化系统,系统包括两个模块在线模块和离线路面三维漫游模块,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系统各模块功能。工程应用表明,在线模块能够采集海量路面数据,并能通过模型实时监控数据采集的正确性,离线三维路面可视化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按照不同参数要求的三维模型浏览及进行基本测量工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叶爱芬;龚声蓉;王朝晖;刘纯平;;基于随机分布估计的点云密度提取[J];计算机工程;2009年04期
2 梁新合;梁晋;郭成;曹巨明;;法向约束的多幅点云数据融合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孟凡文;吴禄慎;;用继承与优化算法精密拼接无序点云[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4期
4 李海亮;邓非;李刚;;摄影测量激光点云空洞修补[J];测绘科学;2010年05期
5 张晶;杨云生;丰少伟;;基于点云法矢变化的点云简化方法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12期
6 李晓久;景晓宁;;基于非接触式测量的人体点云简化方法[J];纺织学报;2012年07期
7 高恩阳;郑昊鸿;;点云数据滤波方法综述[J];科技资讯;2012年33期
8 范然;金小刚;;大规模点云选择及精简[J];图学学报;2013年03期
9 李伟;李旭东;赵慧洁;张颖;;基于姿态标准化的线特征点云提取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10 钱伟春;3DSMAX中动态云的制作[J];多媒体世界;1999年03期
11 龚书林;;三维激光点云处理软件的若干关键技术[J];测绘通报;2014年06期
12 赵强;彭国华;王锋;;点云精简的一种方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13 齐秀丽;;数据点云预处理技术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4 史宝全;梁晋;张晓强;舒挽;;特征保持的点云精简技术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15 陈国安;刘飞;李丽;;采用模糊规则的人体点云特征尺寸识别与提取[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1年08期
16 蔡来良;李儒;;点云数据处理算法与实现初步研究[J];测绘通报;2012年S1期
17 张旭;张学昌;唐觉明;;点云对称边特征的最优化提取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05期
18 李启东;李文龙;周莉萍;;一种曲面特征保持的航空叶片点云精简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14年16期
19 孙世为,王耕耘,李志刚;基于特征生长的点云拟合技术[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1年04期
20 黄文明;肖朝霞;温佩芝;吴晓军;;保留边界的点云简化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涛;韦群;杨海龙;;基于图像的点云生成和预处理[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蔡来良;李儒;;点云数据处理算法与实现初步研究[A];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2年
3 马国庆;陶萍萍;杨周旺;;点云空间曲线的微分信息计算及匹配方法[A];第四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江倩殷;刘忠途;李熙莹;;一种有效的点云精简算法[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解辉;张爱武;孟宪刚;;机载激光点云快速绘制方法[A];第二十五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2年
6 李凯;张爱武;;基于激光点云的粮仓储粮数量测量方法[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7 朱晓强;余烨;刘晓平;袁晓辉;Bill P.Buckles;;基于航拍图像和LiDAR点云的城市道路提取[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刘虎;;基于线性八叉树的点云简化与特征提取研究[A];促进科技经济结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蚌埠市科协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滨;王佳;;基于点云的建筑测绘信息提取[A];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2年
10 杨雪春;;反求工程建模中点云切片技术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检贵;融合点云与高分辨率影像的城区道路提取与表面重建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刘涌;基于连续序列自动快速拼接的全方位三维测量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韩峰;基于点云信息的既有铁路状态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金龙存;3D点云复杂曲面重构关键算法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5 李扬彦;基于点云的三维重建与形变事件分析[D];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3年
6 杨德贺;面向虚拟测方系统的点云聚类与拟合理论[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何朝明;离散点云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孟凡文;面向光栅投影的点云预处理与曲面重构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李宝;三维点云的鲁棒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孟娜;基于激光扫描点云的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硕然;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点云三维网格重构[D];河北大学;2015年
2 杨红粉;频域技术应用于点云配准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3 段红娟;点云图像交互式曲线骨架提取技术及其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永恒;散乱点云数据配准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吴爱;面向特征拟合的点云简化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薛广顺;基于立体视觉的牛体点云获取方法研究与实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胡诚;精度约束下地表LiDAR点云抽稀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余明;三维离散点云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陈星宇;基于三维彩色点云的地形分类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朱东方;基于复杂拓扑结构点云的曲线拟合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裕华 高化猛 江鸿宾;激光点云 亦真亦幻[N];解放军报;2013年
2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先林;四维远见的装备创新[N];中国测绘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