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频天地波雷达海杂波锐化及目标检测

张朕滔  
【摘要】:高频天地波雷达采用天波发射地波接收的混合体制,将天波雷达和地波雷达的优势结合在了一起。但是,天地波雷达也将受到双基地角、电离层污染及多模效应的影响,使海杂波Bragg频率发生展宽,严重时将可能淹没低速舰船目标,影响检测。同时,高频天地波雷达对于机动目标的检测,也面临由于目标的机动性引起的多普勒展宽及多个目标分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做出以下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天发-地收混合体制雷达海杂波Bragg频率的计算公式,进而对宽波束双基地角导致的海杂波频谱展宽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双基地角对海杂波频谱带来的展宽很小。因而重点分析了电离层对海杂波展宽的影响,在介绍电离层基本特性之后,定性分析了电离层相位扰动、幅度调制和多模效应引起海杂波展宽特点。接着,本文重点分析了电离层相位扰动引起的海杂波展宽现象和锐化方法。首先引入时间可逆法,对电离层相位扰动的有无做出判断。然后,介绍了相位梯度法、时域相关法两种传统的去除电离层相位扰动的方法,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出这些传统方法共有的两个不足:一是难以自适应的提取纯净的展宽海杂波分量,二是在相位扰动幅度较大时,算法失效。对此,本文分布提出了基于SVD和PGA算法的海杂波锐化方法和基于S-Method时频分析与最优路径算法的海杂波锐化方法。并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他们各自的优势。最后,本文针对天地波雷达目标检测中的两个难点:舰船目标的检测和复杂机动目标检测问题进行了探究。针对舰船目标的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检测算法。利用海杂波与舰船目标在距离维相关性的差异,通过小波分解和重构的方法,将目标和杂波分离,提高信号的信杂比。针对机动目标的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时频分析的机动目标检测算法。对于匀加速目标与速度准随机变化的目标,当其谱在时频平面上有交叉时,该算法可以将两个目标分离并分别检测。通过仿真,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鹏,沈福民;基于混沌学的海杂波分析[J];火控雷达技术;2002年01期
2 张鹏,沈福民;基于混沌学的海杂波分析[J];雷达与对抗;2002年01期
3 昂志敏,张晓丰,许正荣;高分辨率雷达近距离下的海杂波建模与仿真[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4 王福友;卢志忠;袁赣南;周卫东;;基于时空混沌的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检测[J];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06期
5 赵海云;张瑞永;武楠;胡学成;;基于实测数据的海杂波特性分析[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6 钱玉莹;王哲;;基于混沌理论的海杂波处理方案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06期
7 逄勃;;基于实测海杂波特性分析[J];雷达与对抗;2011年03期
8 杨杰,卢凌,陆济湘;海杂波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分析方法的研究[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9 S.海金,S.普索帕迪;海杂波不规则动态特性的试验研究[J];雷达与对抗;1998年02期
10 陈彦辉,谢维信;地海杂波的随机分形模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1 宋海娜,胡卫东,郁文贤,吴建辉;低入射余角下雷达海杂波的建模与仿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2 邵旭,张守宏;空时二维海杂波的模拟[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13 诸四海;在强海杂波背景下的潜望镜检测[J];现代雷达;2000年04期
14 袁俊泉,马晓岩,张长耀;基于实际数据的海杂波特性分析[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5 杨杰,姜明启;混沌研究方法在雷达海杂波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06期
16 刘剑,赵艳丽,罗鹏飞;基于海杂波混沌特性的目标检测[J];现代雷达;2004年02期
17 刘建厂;混沌理论在海杂波研究中的应用[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4年04期
18 黄晓斌,马晓岩,万建伟;对数正态分布海杂波背景下的雷达混沌检测方法[J];航天电子对抗;2004年06期
19 何伍福,王国宏,刘杰;海杂波环境中基于混沌的目标检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6期
20 赵巨波;符燕;耿文东;;海杂波统计特性分析[J];现代雷达;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凯;张春荣;强勇;;盒维数估计法在海杂波目标检测中的应用[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苏轼鹏;张永刚;;海洋大气环境对海杂波的影响[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3 周凯;张春荣;强勇;;几种用于短时海杂波目标检测的谱估计方法的比较[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刁海南;;叠加地海杂波调制的毫米波目标反射器[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5 邢相薇;陈振林;邹焕新;周石琳;;幅度SAR图像海杂波统计模型分析[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福友;海杂波混沌分形特性分析、建模及小目标检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李亚军;天发地收高频雷达展宽海杂波建模与抑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许小可;基于非线性分析的海杂波处理与目标检测[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苏晓宏;海杂波的特性分析与目标检测处理[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张波;海杂波环境下的弱小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徐湛;海杂波建模及其背景下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时艳玲;高距离分辨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雅斌;高频地波雷达干扰与海杂波信号处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林三虎;基于混沌的非相干雷达海杂波抑制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杨俊岭;海杂波建模及雷达信号模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炜;雷达海杂波数据库建立及特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芾;基于实测海杂波数据的统计特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蔡文涵;船载HFSWR海杂波截面积方程研究与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高德奇;基于统计学习与特征提取的杂波检测与识别[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覃俊峰;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海杂波建模与回波模拟[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朕滔;高频天地波雷达海杂波锐化及目标检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朱玲;地、海杂波特征建模与参数估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周鑫鑫;海杂波特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春芳;基于实测海杂波数据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裕;海杂波特性分析与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