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热防护系统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
【摘要】:结构效率更高的一体化热防护系统逐渐成为热防护发展的重点,但是由于一体化热防护系统连接结构隔热和承载性能相互制约、相互矛盾,增加了其设计难度。本文兼顾隔热和承载性能对一体化热防护系统连接结构开展了优化设计。首先对典型的一体化热防护系统波纹夹芯热防护进行热力耦合分析,发现一体化热防护系统中的连接结构是减缓热短路和热失配的关键。对腹板厚度Wt和其与面板夹角?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获得结构极限应力对Wt和?的敏感区间。选出对极限应力和变形量敏感性低几何模型进行热力耦合分析,发现结构极限应力大幅降低,但是也发现当前一体化热防护设计的不合理性以及尺寸优化兼顾隔热和承载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以等效热流密度、等效散热功率和净传热速率为变量的三种隔热模型;通过公式推导和数值算例表明在热力耦合条件下,以应变能作为等效刚度的目标函数与结构柔度和上表面平均位移相比,优化结果的极限应力更小,刚度更大;根据三种隔热模型和应变能建立隔热承载一体化拓扑优化模型。针对已建立的拓扑优化模型,开展三种隔热模型下具体一体化热防护连接结构的拓扑优化,发现将净传热速率作为拓扑优化模型中的隔热部分所取得的优化结果界面更加清晰,中间密度更少。通过对优化结果模型重建并进行热力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多工况的拓扑优化设计可以很好的均衡再入过程中的极限应力和屈曲变形量。根据拓扑优化结果建立结构形式更加简单的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选出最优的尺寸,该尺寸下热力耦合分析结果与拓扑优化结果相比,体积进一步减小,结构效率进一步提高。
|
|
|
|
1 |
刘利;两种刀具连接结构[J];机床;1991年09期 |
2 |
黄鹏,莫军,徐兵;楔环连接结构参数化有限元优化设计[J];机械强度;2005年02期 |
3 |
刘远东;尹益辉;余绍蓉;;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楔环连接结构尺寸设计[J];机械设计;2009年01期 |
4 |
武君;;齿啮式卡箍连接结构的有限元应力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13年08期 |
5 |
钱忠义,陈韧;介绍一种新型的阀门连接结构[J];深冷技术;1984年06期 |
6 |
刘辉;张会萍;李学峰;白真;蒋晓磊;陈家文;;基于优化技术的发动机-导弹连接结构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3年05期 |
7 |
秦朝烨;褚福磊;阎绍泽;;包带式星箭连接结构轴向刚度研究[J];宇航学报;2009年05期 |
8 |
刘军;;一种举升机支撑臂连接结构的设计[J];机械工程师;2012年04期 |
9 |
黄鹏;尹益辉;莫军;;楔环连接结构两种有限元优化设计方案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
10 |
吴志刚,尹立中,王本利;连接结构刚度识别的偏微分方程反演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11 |
高升;邰金华;;一种连接结构对螺纹连接的影响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6年05期 |
12 |
张大义;马艳红;梁智超;洪杰;;整机结构设计的评估方法——结构效率[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10期 |
13 |
王尊贞;;一种新型皮带轮与轴的连接结构[J];矿山机械;1988年05期 |
14 |
孙志娟;孟庆鑫;吴健荣;;基于接触的水下夹桩器卡环连接结构设计[J];工程设计学报;2007年02期 |
15 |
黄惜春;陈美霞;;铺板连接结构减振设计分析[J];中国舰船研究;2012年04期 |
16 |
裴俊厚,刘涛;边界固定位置与作用载荷对T型连接结构性能的影响[J];舰船科学技术;1996年02期 |
17 |
王立权;孙志娟;孟庆鑫;;水下夹桩器卡环连接结构接触有限元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06年04期 |
18 |
孔丽;程功;戴宇进;王燕铭;童书辉;;固体导弹连接结构可靠性模型[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19 |
王正;结构分析中的条件位移法[J];力学学报;1983年02期 |
20 |
朱锡,刘润泉,徐顺棋,朱晓军,查友其,王晓侠;玻璃钢壳体与钢构架间的新型连接结构及其实验研究[J];船舶工程;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