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供热系统水—水板式换热器建模与热力特性研究

王林林  
【摘要】: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的换热设备,由于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传热面组合灵活以及装拆清洗方便等优点,广泛的运用在集中供热系统中。作为供热系统中热能转换的关键设备,换热器的运行状态往往处于非稳定工况。对板式换热器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认清板式换热器在变工况下的热力特性与变化规律,对换热器的运行控制乃至热网的运行调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板式换热器传热机理出发,根据能量守恒原理,针对板式换热器无相变动态热过程,建立了换热器分布参数动态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主要特点是考虑了换热流体在流道中的热扩散,忽略了金属板片轴向的热扩散。其次引入流量在流道中分配不均匀参数β2,考虑端口到流道内的流量分配不均对换热器的动态性能影响。同时分别针对U型、Z型两种流型板式换热器,计算流体流入、流出各流道相位滞后。采用有限差分方法,通过隐式差分格式将非线性的动态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组进行编程求解。在入口流量、入口温度以及两者不同组合形式的扰动下,详细分析了两种形式板式换热器的动态热力特性。并通过稳态计算验证了动态过程达到稳态后的温度值,通过与公开发表文章中的动态实验数据对比,在一次侧入口温度阶跃时,出口温度响应曲线吻合良好。对板式换热器在冷态启动和稳态条件多模式的扰动下出口温度的动态响应研究,有助于预测板式换热器在非稳定工况条件下的的动态性能。此外,为了工程实际应用以及服务于整个集中供热管网的仿真,建立了板式换热器的两种集总参数动态模型(两质点与三质点的热容集总参数模型),三质点模型在两质点模型基础上考虑了换热器板片金属热容。分析对比了集总参数模型与分布式参数模型在相同的扰动下的热响应曲线,并计算了两种集总参数模型分别与U型、Z型计算结果的误差大小,为集总参数模型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计算结果表明,冷态启动过程中,三质点集总参数模型要优于两质点集总参数模型模;稳态时多模式扰动下,两个集总参数模型误差均在4%以内,集总参数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板式换热器的动态变化过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军;;浅谈板式换热器维修方案[J];内燃机与配件;2018年02期
2 吴军;;板式换热器失效原因分析及维修方法探讨[J];自动化应用;2018年01期
3 徐永明;柴世文;;建立准则方程在板式换热器应用中的重要性[J];广州化工;2018年04期
4 ;全焊接板式换热器[J];机电信息;2018年26期
5 张灿灿;王定标;韩勇;夏春杰;;新型蜂窝板式换热器实验与模拟分析[J];热科学与技术;2016年06期
6 马东超;;板式换热器维修技术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年01期
7 薛令光;曹镇海;马明娟;;大型空分高压板式换热器氧通道堵塞原因及分析[J];低温与特气;2017年01期
8 周非;郑鹏辉;;空分高压板式换热器冰堵单体复热方案的应用[J];河南化工;2017年07期
9 王二龙;;浅谈板式换热器性能的数值模拟[J];科技风;2017年19期
10 邹琳江;闫磊;陆娟;严大炜;;新型中温气-气板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J];冶金能源;2015年01期
11 吴杰;;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定期检验[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年04期
12 宋清丽;;板式换热器传热与流动分析[J];化工管理;2015年23期
13 陈静;;全焊接宽通道板式换热器设计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4年04期
14 李永超;马跃军;王春静;;半焊式板式换热器应用于氯乙烯冷凝装置的可行性[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4年07期
15 孙学敏;;板式换热器腐蚀与防护技术简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13期
16 陈静;;全焊接板式换热器产品特点及工艺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年11期
17 孙亚娟;赵靓;;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失效分析及检修[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3年02期
18 吴方丽;蒋开炎;金波;;板式换热器的应用与维护[J];广州化工;2013年06期
19 栾辉宝;陶文铨;朱国庆;陈斌;王崧;;全焊接板式换热器发展综述[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3年09期
20 丰洋;;阿法拉伐公司推出新的节能板式换热器[J];化工装备技术;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辉宝;陶文铨;江永军;钱效南;庄壮;雍晓静;罗春桃;;全焊接板式换热器发展现状及展望[A];第五届全国换热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2 何国庚;徐陈芸;蔡德华;田奇琦;;冰浆在板式换热器中流动换热的研究[A];2013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孙振骑;;板式换热器汽-水直接换热的体会[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4 徐文达;张超;周颖越;;刮板式换热器的研究[A];91'全国包装和食品机械与食品加工学术讨论会/包装和食品机械专业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1991年
5 程建;李先瑞;;板式换热器的优化选型和新型板式换热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6 吴其松;;板式换热器在纺织厂的应用与分析[A];全国纺织空调除尘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杜国明;;板式换热器的蓝海——新型铜合金板式换热器[A];科学开发中国地热资源——科学开发中国地热资源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安琴;;板式换热器在游泳池加热系统中的应用[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9 陈永东;张明然;艾志斌;;钎焊板式换热器的失效分析[A];第六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精选集[C];2005年
10 胡晓伟;张旭;;工业用蒸发冷却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分析与利用计算机的设计方法[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冠敏;复合波纹板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机理及传热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吴华新;空气—水介质板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李冠球;板式换热器传热传质实验与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栾志坚;新型板式换热器内高粘性流体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宋继伟;球面不连续波纹板式换热器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任承钦;蒸发冷却(火用)分析及板式换热器的设计与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林林;供热系统水—水板式换热器建模与热力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吴泽楠;低雷诺数下微板式换热器压降特性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3 蔡宏伟;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热应力分析与结构优化[D];南昌大学;2018年
4 马东;再生水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微生物污垢生长规律及其对传热性能影响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5 张冠男;板式换热器内纳米流体流动和传热特性模拟[D];东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袁振洋;复合流道板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机理的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7 李伴;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的轻量化及承压能力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8 何志伟;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的设计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张玉宝;板式换热器流固耦合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10 郭荣春;板式换热器测试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远平;上海衡拓2013年板式换热器产值超3000万元[N];中国船舶报;2014年
2 索双武;船用大型板式换热器 研发项目通过任务书评审[N];中国船舶报;2011年
3 记者 孔菲 通讯员 金达;板式换热器合格率87.5%[N];长春日报;2005年
4 刘一民 周正奇;板式换热器登上舰船[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5 记者 胡晓峰;铁白铜板式换热器通过评审[N];中国船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杨喆;新项目带动快发展[N];四平日报;2014年
7 郑开榜;首款铜合金板式换热器面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8 颖文;扩能增产 转危为机[N];中国船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斌;具有超前理念和独特思维的优秀企业家[N];中国工业报;2010年
10 实习生 苗玲玲本报记者 刘桂云;发展民族工业 打造国际品牌[N];吉林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