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电沉积(Ni-Co)/Al_2O_3复合镀层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
在直流、单脉冲、周期换向脉冲三种电流方式下,采用逐层深入的方法,以镀层中的Al_2O_3含量、镀层硬度以及宏观残余应力为主要评价指标,得出电镀液的组成及操作条件为:硫酸镍250g/L,氯化镍45g/L,硼酸30g/L,硫酸钴3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g/L;pH值4.3,搅拌速率250 r/min,镀液温度43℃;电流密度2A/dm2,正向工作时间3ms,正向工作比0.3,正向脉冲平均电流密度2.22A/dm2,反向工作时间3ms,反向工作比0.1,反向脉冲平均电流密度0.22A/dm2。利用SEM、TEM、XRD、EDS以及XPS等手段分析镀层的结构,同时采用Tafel线性外推法、循环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以及摩擦磨损实验等手段对其耐蚀及耐磨性能进行评价。
在直流电沉积的扩散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脉冲电沉积的双扩散层模型,靠近电极为脉冲扩散层,扩散层内金属离子的浓度随脉冲电流的频率而波动;脉冲扩散层外面包围着一层稳态扩散层,其中离子的扩散速度在整个过程中基本是稳定的,作用是将主体溶液中的离子不断向脉冲扩散层中补充。单脉冲扩散层的厚度仅取决于阳离子扩散系数和脉冲导通时间,与溶液本体浓度无关。
直流电沉积时,基质金属的沉积连续进行,粒子在电极表面不间断嵌入镀层;单脉冲电沉积由于脉冲间歇的存在使得具有较大体积的粒子会脱附,重新回到溶液中;采用周期换向脉冲时,反向脉冲电流使表面荷正电的较大的粒子更易从电极表面脱附,同时,反向脉冲电流对基质金属的溶解作用,也会促进粒子的脱附,因此镀层中复合粒子尺寸最小。随着镀层中粒子复合量的增加,三种镀层的晶粒都明显细化,说明Al_2O_3的存在阻止了晶粒的长大,提高了电沉积过程中晶核的形成速率。适当功率超声作用下电沉积获得的复合镀层,基质金属Ni的晶粒尺寸更小,Al_2O_3在镀层中的分布状况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但会增加镀层的应力,降低粒子的复合量。镀液中少量稀土添加剂的加入可以使基质金属晶粒明显细化,增加镀层中Al_2O_3粒子的复合量,提高复合镀层硬度,降低宏观残余应力。
复合镀层主要由面心立方的Ni组成,同时存在较弱的Al_2O_3衍射峰,但并未发现Co元素的衍射峰,说明Ni的晶格中部分位置被Co取代,形成固溶体。直流电沉积的(Ni-Co)/Al_2O_3复合镀层中基质金属Ni主要沿
|
|
|
|
1 |
郭忠诚,王敏,刘洪康,王志英;电镀法制取耐磨耐蚀复合镀层的性能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1998年01期 |
2 |
钟诚;复合电镀的研究新进展[J];四川化工;2004年01期 |
3 |
丁雨田,戴雷,尹建军,许广济,寇生中,丁宗富,喇培清;铝合金表面Ni-SiC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
4 |
朱诚意,郭忠诚,刘中华,杨显万;Ni-W-P-SiC复合镀层与氮碳共渗复合强化的组织与结构研究[J];有色金属;1999年01期 |
5 |
董允,林晓娉,曲敬信,邵荷生;Ni-W-Co/SiC微粒复合材料的磨损规律和机理[J];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07期 |
6 |
余新泉,沈承芬;化学沉积法制备Ni-P-SiC(C)复合镀层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7 |
涂江平,邹同征,王浪云,陈卫祥,徐铸德,刘芙,张孝彬;镍基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7期 |
8 |
夏法锋,吴蒙华,李智,赵泉;超声-电沉积纳米Ni-TiN复合镀层及其表征[J];新技术新工艺;2004年11期 |
9 |
王立平,高燕,薛群基,刘惠文,徐洮;Ni-Co/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抗磨损性能的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1期 |
10 |
;减摩复合镀层[J];新技术新工艺;1983年04期 |
11 |
阎康平,陈匡民,吴首玉,田间;含PTFE复合镀层在塑料模上的应用[J];模具工业;1994年10期 |
12 |
华希俊,陈嘉真;金属基-陶瓷电刷镀复合镀层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5年02期 |
13 |
郭忠诚,郭淑仙,朱晓云;电沉积多元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J];电镀与环保;2001年02期 |
14 |
郭国才;Zn-MoS_2自润滑复合镀层的研究[J];表面技术;2004年04期 |
15 |
王红艳,周苏闽;Ni-P-TiO_2复合镀层的组成及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04年05期 |
16 |
黄学俭,沈维长,王美玲,王延;Au-Cu-Ni-MoS_2四组元自润滑复合镀层及其在人造地球卫星短波天线机构上的应用[J];摩擦学学报;1983年02期 |
17 |
郭鹤桐,王兆勇;在柠檬酸镀金溶液中复合镀层的形成机理[J];天津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
18 |
白晓军,傅光,黎樵燊;热处理对Ni-P-SiC复合电镀层组织结构和耐磨性的影响[J];表面技术;1995年06期 |
19 |
于光;化学镀(Ni—P)—MoS_2复合镀层的工艺及镀层性能[J];表面技术;1996年04期 |
20 |
丁雪梅,N.MERK;用电子显微镜研究复合镀层中金属—陶瓷两相界面的结构[J];仪器仪表学报;199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