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空间充气结构材料的热循环与真空紫外辐照效应研究

房光强  
【摘要】: 随着对空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空间充气展开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材料技术是其关键问题之一。在低地球轨道飞行的航天器,真空热循环与真空紫外辐照等近地轨道空间环境成为影响空间充气展开结构材料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国内外飞行试验、地面模拟试验以及理论研究等所取得的成果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空间充气结构材料进行地面模拟真空热循环与真空紫外辐照的研究工作:利用真空热循环地面模拟试验机研究了真空环境(10-5Pa)中-120℃~120℃的热循环条件下空间充气支撑结构织物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CF/EP)层合材料、空间充气展开天线反射面镀铝聚酰亚胺(Al/Kapton)薄膜的空间环境效应。利用射流式真空紫外地面模拟设备研究了5~200nm波长范围内的真空紫外辐照对Al/Kapton薄膜与空间充气展开天线透射面材料Upilex薄膜的性能影响。 真空热循环试验前后CF/EP层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由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完成,本文利用扫描电镜观测试样表面形貌和拉伸后的断口形貌。通过对热循环前后材料热应力、热膨胀系数的分析,提出层合板单向零膨胀系数模型,零膨胀系数结构在温度变化环境下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可满足空间结构的高尺寸稳定性要求。热循环后的试样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由试验测得。由于受到试验周期的限制,对于长期暴露于空间环境中的层合板材料,其有效拉伸模量很难用试验方法直接测量,本文采用理论模型进行分析。 对于Al/Kapton薄膜试验分别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四探针电阻测量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其空间环境试验后的表面形貌、面电导率、光学反射率。结果证明热循环导致薄膜表面形貌发生变化,平均粗糙度升高,而表面形貌损伤又引起面电导率和反射率的降低。对真空紫外辐照后薄膜的观测结果显示,辐照后薄膜表面粗糙度升高,紫外波段的反射率与辐照前相比下降明显。对于长期运行于低地球轨道空间环境中的充气天线,其反射面应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能和抗紫外辐照能力。 Upilex薄膜经不同剂量的真空紫外辐照后,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试样表面化学成分和化学态。结果证实,紫外辐照引起薄膜表面化学结构与形貌的变化,降低了其可见光波段的透射率。在紫外波段,薄膜透射率与辐照前相比变化不明显,仍具有极低透过性,紫外光能量主要被薄膜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我国第一幢充气结构游泳馆建成[J];土木工程学报;1995年05期
2 ;充气结构中的气撑膜结构[J];建筑结构学报;1986年02期
3 杜霍夫斯科依克·莱曼;潘家强;;自然界预示的结构[J];世界科学;1982年05期
4 戈嗣诚;陈国良;;平流层飞艇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初探[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7年03期
5 朱毅麟;空间结构轻量化的新进展[J];中国航天;1996年07期
6 贺卫亮;才晶晶;汪龙芳;张碧辉;康甜;;一次发射多次返回的充气式再入飞行器技术[J];载人航天;2011年04期
7 李云;;充气结构在航天器上使用的研究[J];国际太空;1991年02期
8 甘海星;安托万·斯廷科[J];世界建筑导报;1999年Z2期
9 朱毅麟;空间结构轻量化的新进展[J];国际太空;1996年08期
10 齐迎春;金光;赵勇志;;聚酰亚胺薄膜反射镜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6年08期
11 周涛;谢志民;杜星文;;空间充气支撑管的轴压屈曲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2 陈萍萍;孙胜利;黄烽;;空间可充气气球应用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6年01期
13 周涛;谢志民;杜星文;王金辉;;空间充气支撑结构充气压力与刚度相关性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4 周涛;谢志民;杜星文;;充气压力对各向同性充气管轴压稳定性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5 蒋跃文;叶正寅;张正科;;充气结构与流场的耦合求解方法[J];力学学报;2010年01期
16 赵汉光;蒋大骅;;国内外充气建筑的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2期
17 江锡虎;谢步瀛;王恒;;充气结构的空间造型分析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2006年02期
18 王宏建;徐彦;关富玲;程岳云;刘广;陈雪;易敏;;星载环境充气可展开天线硬化技术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0年04期
19 陈帅;李斌;杨智春;;薄膜充气结构承弯性能的理论分析方法[J];机械强度;2011年03期
20 王长国;杜星文;赫晓东;;充气薄膜管的弯皱行为分析[J];工程力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强;那向谦;;建筑中的双气膜结构[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2 蒋跃文;叶正寅;;充气薄膜结构的气动弹性问题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房光强;彭福军;丁同才;;空间充气结构复合膜及其固化工艺[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周涛;谢志民;杜星文;;空间充气支撑结构刚化机理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陈帅;李斌;杨智春;;充气悬臂梁的弯曲失效行为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6 吕强;叶正寅;;充气飞机机翼翼型控制方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前言[A];空间结构论文选集(二)[C];1997年
8 戴国祥;;上海工业展览馆充气展览厅结构分析[A];第一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2年
9 ;关于成立“空间结构委员会"的倡议[A];空间结构委员会二十周年纪念(1982-2002)[C];2002年
10 奚日升;张小青;宁银;;空间探测可应用的轻薄展开技术[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振勇;充气梁弯皱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克良;充气膜结构展开仿真和自硬化充气管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毕朕;空间充气管展开过程仿真及模态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张东波;充气水下织物结构的大变形有限元法计算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汪逸然;系绳增强充气结构承载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钱利锋;充气与展开结构的设计、分析与实验[D];浙江大学;2011年
6 许家裕;充气式返回飞行器的结构动态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崔宇佳;充气翼三维初始形态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张月欢;生物安全柜多参数检测系统的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3年
9 谢军;充气膜结构的褶皱及振动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俊韬;新型超压翼伞特性分析与控制系统初步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满云鹏;会漂浮的“水泥长城”在津研制成功[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凌云;建筑中的仿生学[N];中国建设报;2000年
3 中心;大型系列细菌氧化反应槽的研发通过评审[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