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移动载荷识别算法的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道路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现象极为普遍。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对交通安全、运输市场、车辆生产秩序及路桥基础设施造成了极大危害。重载车辆行车荷载已经成为了高速公路路面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统上车辆的称重系统主要分为安装在路面上的静态秤台和桥动态称重系统。路面上的静态秤台需要车辆以较低车速通过且检测精度不高、易造成漏检。因此,车辆轮载的动态测量和定量分析对汽车动力学性能和道路路面损坏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为了评估车辆动态载荷对路面以及桥梁的破坏作用,测量动态车载状态和大小(幅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已知荷载激励求结构的位移、应力和应变响应属于结构分析的正问题。通过实测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反求荷载激励,是结构分析的反问题。载荷识别技术就是根据已知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实测的动力响应反算结构所受的动态激励。准确识别路面移动载荷是确保公路路面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对路面移动载荷识别开展研究的呼声日高。
目前,利用高速公路结构本身进行移动荷载识别在国内外还没有相关的文献报道。本文对此展开基础性的研究,通过测量移动车载下刚性路面结构的响应,利用结构反演技术实现对路面移动荷载的识别。
本文首先建立了路面-车辆接触模型,采用变换域分析的方法得到板的结构特性和所受载荷及其响应的关系。基于这些特性,由简支矩形板上的空间挠度响应识别出载荷。进而,利用实测数据,根据系统辨识的思想建立状态空间模型,采用此模型对未知载荷的应变响应进行计算,得到其载荷值,从而实现了高速公路移动荷载的识别。
本文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由板的挠曲振动方程出发,研究无限大黏弹性地基板在移动荷载下的动态响应。
2.进一步研究移动载荷下简支矩形板的动态挠度响应,进而由板的空间挠度响应曲线识别载荷。
3.基于系统辨识的思想解决由传感器实测的二维应变响应信号进行移动载荷识别。
|
|
|
|
1 |
余红路,沈静珠,胡山鹰;化工过程动态响应特征的提取及分类方法[J];化工学报;1998年01期 |
2 |
汪茂海,郭航,马重芳;运行参数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动态响应的影响Ⅰ.甲醇溶液浓度和流量[J];电源技术;2005年05期 |
3 |
汪茂海,郭航,马重芳;负载动态变化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响应特性[J];化工学报;2005年07期 |
4 |
张晓斌,蔡敢为,李兆军,常平平,潘德永;电动机——柔性机构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5年06期 |
5 |
邬平波,薛世海,杨晨辉;基于弹性车体模型的高速客车动态响应[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
6 |
张文,陈伟民,夏哲;磁感应强度控制的超磁致微位移器电源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5年03期 |
7 |
张进,贺仁睦;基于参数灵敏度分析的负荷建模研究[J];现代电力;2005年05期 |
8 |
李宁;陈莉静;张平;;爆生气体驱动岩石裂缝动态扩展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
9 |
黄杭美;;热电偶动态补偿数字滤波器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6年04期 |
10 |
张峰;朱克强;蒋凯东;;海洋缆索系统运动仿真研究[J];港工技术;2009年02期 |
11 |
吴加加;高大威;卢青春;;车用异步电机宽调速范围效率优化策略[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9年05期 |
12 |
计静;张文福;刘嘉;郑文忠;隋海燕;;移动车辆载荷作用下桥梁的动态响应(Ⅱ)[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8期 |
13 |
冯良;姜娣;刘书荟;;单级自力式燃气调压器动态模型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9年02期 |
14 |
胡宏玖;李达开;周沙溆;李洁;贺耀龙;;基于纳米压痕的线性黏弹材料模量的测试方法[J];润滑与密封;2010年05期 |
15 |
姜洪训;;单相逆变器波形控制技术[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12期 |
16 |
岳中文;杨仁树;陈岗;潘长春;;切缝药包空气间隔装药爆破的动态测试[J];煤炭学报;2011年03期 |
17 |
杨学实;王侠超;;发汗控制动态响应数值分析[J];自动化学报;1988年03期 |
18 |
聂子锋;杨桂通;;门式刚架受到质块撞击时弹塑性动态响应的近似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19 |
刘令普;龚萍;姜毅;;动态信号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20 |
于治会;包装产品的动态响应[J];包装工程;199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