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通信中Turbo码编译码算法的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了确保我国在未来空间研究中紧跟先进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目前非常有必要开展深空探测领域的研究。信道编译码是深空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深空通信与一般的空间通信不同,深空通信具有信息传输时延大、信号能量衰减严重等特点,必须有特殊的手段保证其信息传输的带宽和准确。
信道编码技术能够保证可靠的信息传输,并能够提供相当大的编码增益。1993年,C.Berrou提出了一种新的信道编码方案——Turbo码,Turbo码能够在编码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得到接近香农极限的纠错性能。Turbo码还具有很强的抗衰弱、抗干扰能力,这使得Turbo码在信道条件较差的深空通信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所以,Turbo码自提出以来,已经成为信道编码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讨论了Turbo编译码的原理及其在深空通信中的应用。
本文从理论角度出发,深入分析Turbo码具有如此好的纠错性能的原因以及影响Turbo码性能的各种因素,重点研究了Turbo码译码器的SOVA译码算法,对其进行了详细推导。在多种译码算法的理论阐述后,通过仿真分析比较各种译码算法的性能,分析了几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并做出了比较。
根据空间数据系统顾问委员会(CCSDS)为Turbo码应用于深空通信系统推荐的标准,包括码率、码块大小、分量码类型、约束长度、码生成多项式,以及交织器的选择等参数的建议以及SOVA译码算法的理论基础,设计了SOVA算法的实现结构,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所采用的Turbo码的性能,从而证明Turbo码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信道纠错编码方式,它适用于要求功耗低或信噪比低的深空通信系统中。
|
|
|
|
1 |
王坤;张青春;付玉南;;Ka频段固定卫星信道编码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6期 |
2 |
吴晓丽;葛建华;王勇;孟涛;;非二进制级联码的性能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3 |
常海滨;张金利;张建利;;卫星通信中信道编码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2期 |
4 |
翟政安,罗伦,时信华;深空通信信道编译码技术研究[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年03期 |
5 |
张佳岩;周廷显;杨艳秋;;应用于深空通信中Turbo码的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6 |
谭明新,徐根深;差错非均匀保护turbo码[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7 |
熊兴隆;;一种新Turbo码交织器的VHDL设计[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8 |
陈康;陈伟;谢涛;;基于3GPP标准的Turbo码性能分析与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年06期 |
9 |
谭明新,徐根深;Turbo码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10 |
刘继承,姚建红,邵定蓉,李暑坚,任俊涛;Rician衰落信道下Turbo码性能分析[J];遥测遥控;2004年01期 |
11 |
郭世欣;张辉;任明禄;;深空通信中Turbo码的编译码技术[J];山西电子技术;2007年01期 |
12 |
焦健;张钦宇;李安国;;面向深空通信的喷泉编码技术[J];宇航学报;2010年04期 |
13 |
张乃通;李晖;张钦宇;;深空探测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及思考[J];宇航学报;2007年04期 |
14 |
郭淑霞;刘冰;高颖;黄国栋;;无人机数据链信道编码模拟方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1期 |
15 |
焦耀斌,陈自力,刘云庭;利用N阶幻方设计一种具有低相关特性的交织器[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6 |
林杰,贾怀义;Turbo码SOVA译码器的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
17 |
桑恩方;徐小卡;乔钢;苏军;;Turbo码在水声OFDM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18 |
孙晓东,李萍,阎鸿森;Turbo码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04年04期 |
19 |
白雪梅;田成军;王凌云;;基于DSP的Turbo码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1期 |
20 |
范昭波;路平;甄云卉;;基于Turbo码研究的无人机信道分析与建模[J];航空计算技术;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