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中牛鞭效应机理分析与仿真
【摘要】:
在供应链管理中,常常存在着供应缺乏、生产与运输作业不均衡、库存居高不下、成本过高等现象,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有许多,但主要原因之一是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方差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信息出现了扭曲而逐级放大,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情形。牛鞭效应的直接后果是供应链中冗余库存的大量积压,被扭曲的需求信息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都相应的增加库存,同时过度频繁的需求变化大大增加了计划的不确定性,各节点企业不得不频繁的修改生产计划,导致企业额外成本支出增加,生产计划的频繁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有时,因为牛鞭效应会造成某种产品需求旺盛的错觉,导致社会资产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严重时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造成了供应链效率的严重失衡,但牛鞭效应是供应链本身的结构决定的固有特性,是无法消除的。因此最大限度地削弱牛鞭效应的影响成为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关键。论文揭示了牛鞭效应产生的机理,应用Powersim仿真软件对啤酒分销模型的三级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现象进行了仿真设计,提出缓解牛鞭效应的对策。
本文首先讨论一般供应链中牛鞭效应存在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其次,对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及数学讨论,重点讨论了需求行为、信息共享及供应链结构对牛鞭效应的影响。然后,论文基于Powersim对三级的啤酒分销模型进行了仿真设计,得出终端客户需求的变动是牛鞭效应产生的根源,缩短订货提前期以及各种延迟对牛鞭效应具有减轻作用。针对终端客户需求变动,建议供应链成员减少商业促销及价格折扣,采取Wal-Mart式的“天天平价”策略;针对生产延迟及零售商订货提前期,建议采取“JIT”管理方式及“VMI”方式缩短延迟及订货提前期。最后,本文对供应链管理牛鞭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