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驱动用感应电机的电磁噪声研究
【摘要】:
随着人们对噪声污染的重视,低噪声已经逐渐成为电动汽车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驱动电机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具有大电流高磁密、调速范围宽、工况复杂和采用变频调速的设计特点,这些特点使电机存在较大电磁噪声的可能性增大。感应电机是电动汽车驱动用电机的主要类型之一。作用于电机定子表面的各次电磁力波和电机结构的固有模态是决定感应电机电磁噪声大小的两个关键因素,本文从这两方面入手对电动汽车驱动用感应电机的电磁噪声问题进行研究。
由于电动汽车驱动用感应电机负载变化大、调速范围宽,本文采用时步有限元法计算了电动汽车驱动用感应电机不同负载和转速的定、转子产生的各次气隙磁密谐波,分析了气隙磁密谐波幅值随转速和负载的变化规律,对影响电磁力波幅值、次数和频率的电机设计参数进行研究,为电动汽车驱动用电机的降噪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在电机结构固有模态的研究方面,研究了单环型机电类比法和双环型机电类比法计算电机固有频率的精度和适用范围。采用有限元法具体分析了定子铁心齿、定子绕组、机壳、端盖和转子结构对感应电机结构固有模态的影响,研究了改变电机固有频率的途径。提出了不同模型与精度下预测电机发生电磁共振转速的方法。
对电动汽车驱动用感应电机的电磁噪声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断电法研究电磁噪声与机械噪声的比例。采集了不同转速的空载噪声数据,分析了噪声频谱,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电磁力波引起的噪声分量随转速的变化规律;采用锤击法模态实验,测试了电机的固有模态频率。实验表明,电磁力波和电机结构固有频率的理论分析结果以及预测的电磁共振转速与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分析与计算的可信性。
从消除低次电磁力波、减小电磁力波幅值和提高电机结构固有频率的角度出发,研究有利于电动汽车驱动用感应电机避免电磁共振、降低电磁噪声的设计方法。在兼顾驱动电机的最大转矩、效率和比功率等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对两台电动汽车驱动用感应电机进行降噪优化。
|
|
|
|
1 |
张正辉;;等效感应电机及复合相对参数[J];微特电机;1980年02期 |
2 |
尹忠刚;钟彦儒;孙向东;刘静;;基于神经网络的感应电机转速估计方法[J];变频器世界;2005年07期 |
3 |
郝小星;郭瑞鹃;;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自适应感应电动机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1期 |
4 |
常进;张曾科;;基于变结构控制的感应电机能量优化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0期 |
5 |
霍俊东;任一峰;赵敏;;基于TMS320F2808的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数字化实现[J];微电机;2010年09期 |
6 |
邓国璋;;一种新型变结构直接转矩控制方案研究[J];电机技术;2010年05期 |
7 |
岳舟;谭甲凡;;直接转矩控制定子磁链观测新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11期 |
8 |
韦文武;祝后权;张经纬;;定子齿部和轭部分离的感应电机电磁性能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9 |
刘小立;王维信;;无逆向电机[J];机械设计与制造;1988年01期 |
10 |
张潮海,谭平;感应电机故障诊断的神经网络方法[J];船电技术;1995年01期 |
11 |
秦祖泽,杨向宇,黄绍平;变频器——感应电机调速系统的故障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2 |
王玉峰,马广程,王常虹,黄旭;晶闸管控制感应电机起动过程中振荡现象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2年03期 |
13 |
汪雄海;电机电源切换冲击扰动机理分析及防护[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1期 |
14 |
周志刚;一种感应电机的解耦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
15 |
张继勇,刘贤兴,王德明;一种改进的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4年02期 |
16 |
翟丽,孙逢春,张承宁;电动汽车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矢量控制的双CPU实现[J];电气传动;2004年05期 |
17 |
侯伟,王丽芳;基于DSP的感应电机变压变频控制系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01期 |
18 |
张继勇;陈虹;束长宝;;基于空间矢量的一种改进的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J];电气自动化;2005年02期 |
19 |
蒋建东;魏臻珠;冯涛;;感应电机定子绕组故障仿真模型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1期 |
20 |
吴颖超;闫亚琴;;感应电机非线性控制方法的比较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