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微米尺度构件金属型铸造成形规律研究

任明星  
【摘要】: 微精密铸造工艺可以低成本、大批量的高效制备三维复杂微金属构件,是近几年来问世的最具竞争力的微构件微细加工工艺之一。本文研发了新型金属型微铸造工艺,并对涉及到的微米尺度空间内液态金属的充型流动规律和停止流动机理以及凝固成形规律,微铸件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等一系列基础科学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并揭示了微米尺度下流动、凝固、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显著微尺度效应及微观机理。 液态金属在微米尺度空间内充型流动时,金属液粘度急剧降低,气体反压力和毛细管力作用显著,宏观流动的传统Navier-Stokes方程不再适用,在考虑上述诸附加修正项后,建立了适合于液态金属微米尺度流动的新型Navier-Stokes微分方程,以及相关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对微米尺度空间内液态金属流动、传热和凝固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 微管道内液态金属的充型流动,呈现出宏观尺度流动时所没有的三个显著微尺度效应——附面层相对厚度的增大,“凸进效应”的形成和负压力梯度区的产生:管径进入微尺度后,管径越细,靠近壁面的附面层厚度与管径的比值越大,沿径向流体流动的速度梯度越大,流股前沿与宏观流动时相比更加向前凸出,形成“凸进效应”,且“凸进效应”随时间增加和压力减小而愈加显著。此外,在流动前沿区域和上游区域之间的中部区域会产生负压力区,且管径越细越明显。 微管道内液态金属的停止流动机理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微尺度效应:停止流动机理由宏观尺度时的端部堵塞机理,转变为微尺度时端部堵塞与后续流体的半固态堵塞两者复合的停止流动机理,该转变对应的临界尺寸为500μm。 微齿轮铸件的流动、传热和凝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金属液保持入射惯性首先填充后面的齿轮轴,撞击后方型腔型壁后,产生二次压头,然后再向齿轮的齿盘部位反充,形成回流现象。型腔内气体被高速运动的金属液搅拌、切割,形成若干微气泡,被带入主流区,从排气道排除。 借助新型的金属型微铸造工艺,实际铸造成形了不同厚度的片状微铸件和具有三维复杂形状的微齿轮铸件,片状微铸件最薄可达200μm,充型长度可达60mm。微齿轮铸件的所有尺寸已进入微米尺度:齿轮盘外径580μm,齿盘厚350μm,齿轮轴直径300μm,长400μm,最小充型壁厚可达50μm。证明了金属型微铸造工艺制备三维复杂微米尺度铸件的可行性。 微铸件的显微组织表现出强烈的微尺度效应。首先,与宏观尺度试样相比,随铸件尺寸的减小,微铸件的组织显著细化。再者,微铸件中初生相β-Zn的含量增加,共晶组织逐渐减少,微铸件的共晶组织形态为棒状形态,完全不同于宏观尺度铸件的层片状形态。固溶强化、细晶强化以及棒状共晶引起的界面强化是微铸件的主要强化因素。 微铸件的力学性能表现也出了强烈的微尺度效应。片状微铸件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比常规厚度2mm时提高近1倍。断口韧窝处存在大量纳米尺度的颗粒,阻碍了相邻晶粒间滑移系的开动和微裂纹的扩展。微齿轮铸件的硬度比宏观尺度铸件提高了约1.7倍,微齿轮铸件的室温蠕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明显小于宏观尺度铸件,说明微铸件具有更高的抗蠕变性能,使用寿命更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阮焕春;采用金属型铸造复杂小铝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2年05期
2 ;高锰钢的金属型铸造[J];铸造;1971年10期
3 ;金属型铸造大型铸钢件[J];铸造;1972年04期
4 李波;;应用金属型铸造高炉风口及渣口铜套[J];铸造技术;1989年05期
5 郭珠瑶;王思增;;金属型无冒口铸造QT420-10载重汽车前轮毂[J];铸造技术;1990年01期
6 陈昌明,徐介文,方立高;用凝固模拟方法预测铝合金铸件缩松的形成[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7 张泽锋;金属型铸造高铬铸铁磨球的生产实践[J];福建建材;2000年02期
8 黄麒华;;用半金属型铸造球墨鑄铁齿轮[J];机械工人.热加工;1958年10期
9 ;专刊介绍[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1987年02期
10 张卫民;;保温冒口涂料在金属型模具上的应用[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1993年01期
11 陈慧敏,周小平,汪宏斌;铸态低铬抗磨铸铁磨球金属型铸造的若干问题[J];现代铸铁;1997年02期
12 周文锋,张海燕,叶俊;铝合金轮毂金属型铸造气孔缺陷分析及控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1年07期
13 霍柏震;李钢;朱喜军;李铁;李文哲;王云龙;;金属型铸造炉条的生产实践[J];铸造技术;2007年06期
14 夏鹏举;郭从盛;王忠;冯小明;张建忠;;金属型铸造高铬铸铁Cr20组织及性能的研究[J];铸造技术;2007年07期
15 ;小经验[J];机械工人.热加工;1959年04期
16 周宏;金属型铸铁[J];热加工工艺;1981年01期
17 饶世庆;金属型铸造铝活塞的尺寸收缩[J];内燃机配件;1982年04期
18 橘堂忠;侯鹤鸣;杨胜明;;金属型铸造高韧性铸态铁素体球铁[J];现代铸铁;1983年01期
19 刘荣明;LD7锻铝合金腰轮的金属型铸造[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85年05期
20 谭锁奎,任全宝;金属型铸造活塞铝合金中铁的作用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柱;;影响铝合金金属型铸造生产合格率的几个因素[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志先;杨友文;;HQ0617铸件的成本控制[A];2008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毛萍莉;苏国跃;杨柯;;金属型铸造OCr17Mn14Mo2N双相不锈钢的凝固模式[A];2008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8年
4 毛萍莉;刘正;;金属型铸造不锈钢管坯实验研究[A];200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9年
5 张方海;;轮边减速器壳铸造工艺改进[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0-2001)[C];2002年
6 李春荣;;“桃形”浇注系统在金属型铸件中的应用[A];陕西省航空装备制造技术发展——第九届陕西省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诸舜;诸晓南;;摩托车铝合金汽缸盖金属型浇注[A];200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9年
8 朱康亮;成庆林;赵仁铭;;铝合金铸型重力铸造成形技术概述[A];2008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关成君;;我国磨球生产工艺装备简况[A];21世纪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第九届全国耐磨材料磨损失效分析与抗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0年
10 朱吉;何明文;吴敏;;HQ0605进气歧管金属型重力铸造浅析[A];2008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车欣;Al-Si-Cu-Mg-(RE)系铸造铝合金的疲劳行为及其损伤机理[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2 唐骥;球墨铸铁铜金属型铸造工艺和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3 许四祥;镁合金熔液含氢量测试系统及除氢工艺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马玉涛;变形镁合金电磁搅拌悬浮铸造与合金强化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孙明;Mg-Gd-Y镁合金Zr晶粒细化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昌健;炉头金属型铸造生产系统的研究与改进[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凯;铝合金大同步带轮金属型铸造工艺优化[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3 竹励萍;金属型铸造凝固过程铸件/铸型界面换热系数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4 曹世伟;金属型铸造模具的理论分析与实践[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邬亮;钻机壳体/壳盖铝合金金属型铸造工艺CAD/CAE及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亮;镁合金金属型涂料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侯伟骜;触变成形AZ91D镁合金表面预处理、电参数对微弧氧化膜的影响及化学镀工艺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健;Al_3Ti_p/Al基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9 赵素彦;合金元素对Al-5%Fe合金组织的影响及Al_3Fe相溶解特性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10 张晓博;复合金属型铸造铬系磨球早期失效机理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树藩;六举措助铸造企业应对反倾销[N];中国工业报;2004年
2 谭德睿;我艺术铸造业新工艺不断涌现[N];中国工业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