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微粒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技术研究
【摘要】:
在化工、冶金、动力、建筑、医药、生物、食品、航天及大气科学等领域,存在大量粒子态物质。典型的含粒子介质包括:含炭黑及飞灰的火焰,催化反应器内反应物,射流及固体火箭尾喷焰等。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焰内含有大量高温粒子Al_2O_3、MgO、ZrO_2和发射性气体H_2O、CO_2、CO。研究喷焰的红外特征,必须掌握高温粒子的光谱参数。粒子的光学常数(复折射率)属于基本物性参数,与其组份、温度、表面状况有关。由于粒子的比表面积比其块状物质大得多,且高温粒子易聚集成团,导致粒子表面状况复杂,因此,粒子的光学常数并不等同于构成粒子材料的光学常数。粒子的复折射率不能直接通过实验测量(没有直接测量的仪器),须由实验测定其它量,然后结合相应的理论模型反求,属反问题研究。目前国内尚未开展高温粒子复折射率的研究。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0336010),红外辐射特性及传输的多尺度多参数分析项目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研制高温粒子光谱辐射特性测量装置,对高温粒子进行在线测量,通过该装置实现对高温粒子的光学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不同温度下的粒子的光学特性测量数据库。
论文研究围绕建立高温粒子光谱辐射特性测量装置及其实验测量这一特殊性要求,对该测量装置研制中所涉及的粒子辐射特性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光散射理论、测量模型参数优化及测量不确定度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1.建立了高温粒子光谱辐射特性测量装置,并调试完善了该实验装置。在国内率先开展高温下光谱复折射率的实验,实验平台能兼顾粒子与块状材料测量。实现了对多(微)粒子的悬浮和加热,实现了不同温度与浓度的准稳定粒子空间分布场,为粒子辐射奠定了实验基础。
2.研究利用粒子系透射率光谱,结合精确Mie散射理论及色散K-K关系式的均一系粒子光谱复折射率反演模型,建立了高温粒子的光谱复折射率反演模型,并对反演的单值性和多值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测量误差对反演模型的影响。
3.为了比照粒子的复折射率的求解结果,并在实验中更好地对粒子系的浓度和平均粒径进行有效的检测,本文基于Mie光散射理论及Lambert-Beer光透射定律,利用遗传算法反演粒子系粒径分布。并在Matlab环境下仿真,仿真验证粒子辐射特性的一些关键参数,得出该求解方法是合理的。
4.针对粒径分布反演传统算法收敛精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根据粒子群的激光透射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微粒群算法(SPSO)反演粒子系粒径分布的快速有效方法,对于非独立模式下的R-R分布、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等粒子粒径分布情况进行了反演计算,获得了合理的粒径分布。
5.在介绍了FT-IR光谱仪使用和FT-IR响应函数确定的基础上,描述了采用Al_2O_3压片的粒子透射率实验和Al_2O_3弥散粒子的透射率测量试验,结合高温粒子复折射率反演模型反演得到不同温度下的Al_2O_3粒子的复折射率,并对实验系统不确定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为不同温度下粒子光学常数测量数据库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
|
|
|
1 |
何久新;;在45°入射时间接测量置于空气中的介质复折射率的方法[J];激光技术;1987年06期 |
2 |
张新昌,朱力力;10.6μm波长时金属光学常数的测定[J];激光技术;1998年06期 |
3 |
李建军,陈昌华,廉鹏,高国,邹德恕,沈光地;多横模复折射率波导的数值求解[J];光学学报;2001年07期 |
4 |
吴启宏;;椭偏法在光学薄膜测量中的应用价值[J];激光与红外;1988年01期 |
5 |
赵润;用于HB-LED的Al_xGa_(1-x)As材料DBR的设计[J];半导体情报;1999年02期 |
6 |
徐艳平;顾铮■;陈家璧;;镀金属四包层长周期光纤光栅特征方程的建立与求解[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7 |
邱成锋;洪津;孙晓兵;田光;;镀铝镜偏振特性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7年04期 |
8 |
刘晓东;王英立;戴景民;;基于SPSO算法的粒子群粒径分布反演[J];激光与红外;2008年08期 |
9 |
胡大璋,周兆先;低于1000GHz电磁波的大气复折射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4年04期 |
10 |
朱震,王式民,叶茂,陆永刚,陆勇;前向光散射粒子消光测量的校正[J];激光杂志;1998年06期 |
11 |
;蓝光发射Ba,Eu,Mg铝酸盐荧光材料的生产[J];液晶与显示;1986年05期 |
12 |
司俊杰;红外吸收薄膜复数折射率的计算[J];激光与红外;1989年02期 |
13 |
刘建斌,吴健;球形粒子的散射和偏振特性研究(英文)[J];激光技术;2005年01期 |
14 |
赵铁民,陈维友,彭宇恒,刘式墉;1.3μm直条形吸收区超辐射发光管的复折射率矢量束传播方法模拟[J];半导体学报;1996年08期 |
15 |
许彬;赵洪海;;基于图像处理的烟雾颗粒粒径计算方法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07期 |
16 |
刘晓东;戴景民;;Mie散射理论测量粒子系复折射率的透射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年05期 |
17 |
王雁鸣;谈和平;;预测Al_2O_3粒子衰减特性的LSSVM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18期 |
18 |
刘涛;左浩毅;;遗传算法反演气溶胶粒径分布计算模拟研究[J];光散射学报;2009年04期 |
19 |
田晓东,江晓利,李晓苇;热敏微胶囊制备工艺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05年03期 |
20 |
王丹丹;郝萍;宋赛楠;韩晓昱;王海;;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在载体硅胶生产中的应用[J];辽宁化工;2009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