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镍基高温合金空心球多孔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李智伟  
【摘要】: 本文以INCO-617合金粉为原材料,聚乙烯醇为粘结剂,聚苯乙烯珠粒为造孔剂,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Ni基高温合金空心球多孔材料及其夹芯结构。探讨了粉末类型、粘结剂浓度、液固比对合金粉浆涂覆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空心球多孔材料的烧结工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烧结组织与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压缩实验,研究空心球多孔材料压缩性能的变化规律。 实验制备了孔隙率为78.1~90.7%的INCO-617合金空心球多孔材料,对其制备工艺的研究表明,在适合的粘结剂浓度下,小尺寸的雾化细粉或不规则形状的球磨粉末均具有良好的涂覆性;采用低粘结剂浓度,雾化细粉或高比表面能的球磨细粉,采用更高的烧结温度、更长的烧结时间均有利于空心球多孔材料孔壁的致密化。多孔材料的相组成为基体γ相、高Cr碳化物M23C6和高Mo碳化物M6C两种碳化物组成。对于雾化细粉制备的空心球多孔材料,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以及时间的延长,碳化物的尺寸增大,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相同工艺下,球磨粉末制备的空心球多孔材料的碳化物尺寸更小、析出更弥散。 空心球多孔材料的孔隙率主要受空心球的结构参数与排布方式的影响。显微硬度实验和压缩实验结果表明,粉末烧结情况和显微组织两类因素综合作用影响着高温合金空心球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雾化细粉制备的空心球多孔材料具有更优的压缩性能,随着孔壁致密化程度的提高,孔壁的硬度提高,空心球多孔材料的压缩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增加,应力-应变曲线开始出现明显的平台区,进一步提高烧结温度或延长烧结时间,由于碳化物的影响,平台区的应力波动有所增加。相同工艺以及密度条件下,薄壁小孔径空心球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要优于厚壁大孔径空心球结构,BCC结构空心球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要优于SC结构的空心球多孔材料。空心球结构与制备工艺相同时,空心球多孔材料的密度和压缩性能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直径的造孔剂来控制。实测的σ*/σs值远高于开孔泡沫,烧结温度为1230℃时,其压缩强度甚至与闭孔泡沫理论值接近。高温合金空心球多孔材料的压缩断口主要为粉粒间烧结颈的断裂,随着粉末烧结程度的提高,断口处致密金属断面的面积越大,断裂前孔壁参与塑性变形的体积增多。当烧结温度高于1150℃时,空心球多孔材料压缩时呈现出逐层破坏的变形特征。空心球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能能力以及高的吸收效率,致密化区前吸能效率大于70%。 以实验制备的INCO-617合金空心球多孔材料为芯体,采用球磨细粉粉浆连接法,制备了具有足够强度的冶金结合界面的高熔点三明治夹芯结构。空心球多孔材料夹芯管改变了薄管的变形机制,相同应变下增加外表面薄管的塑性变形,在保持空心球多孔材料轻质、高吸能效率的同时,增大了结构的吸能能力,致密化区前能量吸收效率超过85%。三明治夹芯板制备与性能研究表明,轻质芯体的使用增大了结构的刚度,并且由于空心球多孔材料芯体与面板之间界面结合强度足够高,在性能实验与计算过程中可忽略界面的影响,夹芯板的加载刚度和极限载荷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改霞;刘汉清;;三七止血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06年02期
2 周美丽;李后涛;宋俊梅;;金刚藤咀嚼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齐鲁药事;2006年06期
3 黄显章;赵清超;;复方鲜石斛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J];国医论坛;2007年04期
4 陈秀娟;王利胜;;薄荷油微型胶囊制备工艺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8年01期
5 魏农农;;吸入粉雾剂的处方研究和制备工艺[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22期
6 凌海鹰;胡永开;;苦参素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J];海峡药学;2009年03期
7 柯仲成;张辉;程子洋;;黄杨宁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吴双俊;;奥硝唑注射液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J];北方药学;2010年05期
9 蒋慧;李启艳;;补肾健脑颗粒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药业;2006年13期
10 廖杰;廖峻;傅超美;唐允华;刘光军;;咳喘涂膜剂原药液的制备工艺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1 侯安国;李晓梅;陈凌云;蒋小华;;三七总皂苷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年01期
12 王洛临;宁德山;陈路林;邓虹珠;;益妇宁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年04期
13 于莲;朱光怡;;复方红花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3期
14 王岚;;银杏叶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3期
15 汤继辉;金涌;;天麻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安徽医药;2008年12期
16 王瑾;陈均志;;羧甲基-β-环糊精的制备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9年12期
17 李伟波;张长江;李舒;;Ti-B_4C-蔗糖系团聚粉制备工艺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14期
18 于时尧;赵鹏君;许红亮;冯锋;张芹;王萌;;煤矸石陶瓷墙地砖的制备工艺研究[J];佛山陶瓷;2009年09期
19 肖劲;邓松云;吴胜辉;陈燕彬;李劼;;氮化铝粉体制备工艺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0年03期
20 陈丽花;王跃;朱锦爵;;大豆蛋白抗氧化活性肽的制备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金福厚;韩在虹;;温热清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宋金春;;已有国家标准药品制剂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施英;吴娱明;廖森泰;邹宇晓;刘凡;;微胶囊蚕蛹油制备工艺研究[A];“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唐洪梅;孙亦群;黄月纯;张璇华;吴奕琳;;麝冰菖控释双层膜制备工艺研究[A];全国中药标准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克杰;李全安;李守英;张清;张兴渊;文九巴;;AB_5型贮氢合金制备工艺研究[A];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及问题分析[A];第二届全国药用新辅料与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颜琦;江嘉禄;唐电;;铱钽涂层钛阳极的制备工艺研究[A];第十五届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暨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韩旭阳;边宝林;李娆娆;张志杰;麻印莲;原思通;;炮制辅料吴茱萸汁制备工艺的考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曾祥君;刘光聪;;分割电极式压电陶瓷管制备工艺研究[A];2008’促进中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岩;丛振娜;刘清飞;凌家俊;周莉玲;;青藤碱脂质体的处方优化及制备工艺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智伟;镍基高温合金空心球多孔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刘英才;纳米硅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微观结构表征[D];山东大学;2003年
3 黄超;滇丹参指纹图谱及其对细胞损伤保护作用和紫丹活血口崩片工艺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4 陈卫兵;高k栅介质MOS器件模型和制备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万绍晖;肝宁颗粒的研制及其药效组分指纹图谱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崔大田;中温共晶焊料薄带制备及其相关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包桂花;蒙药甘露益肝胶囊的药学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李红梅;生物医用钛及钛合金的粉末冶金制备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卢俊瑞;邻羟苯基芳基桥连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周伟华;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静;浓缩金银花露的研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2 刘毅;知柏地黄丸(浓缩丸)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黎科亮;跌打活络巴布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刁红亮;颜料型中性墨水制备工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5 湛琦;川赤芍总苷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张慧英;重组人生长激素直肠栓的制备及其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金勇群;胃炎宁分散片的药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陈晓瑜;固相合成AZ91D镁合金制备工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9 张玲;N-琥珀酰壳聚糖的合成及其包载槐定碱微球制备工艺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赵宏峰;中药新药前列康舒胶囊的药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迎鑫 通讯员 郑宋平;省财政投资亿元支持重大科技攻关[N];三峡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雪泉;金钼集团科研又结3项硕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3 记者 李新龙通讯员 胡安慰 李翠华;重大科技专项名单出炉[N];湖北日报;2008年
4 记者 姚耀 通讯员 董新光;辽阳石化研究院面向市场实力增[N];中国化工报;2009年
5 焦秀芳 张宇星等;中药制剂的发展状况[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高泓娟;徐明生[N];中国食品报;2008年
7 张迈建;合作·标准·环保[N];中国纺织报;2007年
8 梁爱华 叶祖光;正视千里光属中草药毒性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黄平 陈逸宁;浙江:省院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10 王国强 袁俊生;我国海水综合利用技术日臻成熟[N];中国化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