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频地波雷达舰船目标跟踪关键技术研究

王健  
【摘要】: 由于高频地波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探测范围大等优良特点,在一些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其可能会随着目标自身特性或环境背景差异而出现探测概率低、角探测精度低等不足,给目标跟踪带来很大困难。本文面向高频地波雷达跟踪舰船目标要求,提出或改进了数据处理关键问题若干方法,复杂背景下远端舰船目标的航迹起始与跟踪与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雷达目标跟踪中进行状态估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介绍了目标跟踪中经典的卡尔曼滤波器原理、算法步骤;并分析了传统的非线性问题的滤波方法——扩展卡尔曼滤波,它将非线性问题线性化的近似性方法,从而使卡尔曼滤波应用于非线性领域中,本文指出了这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目标机动时,交互多模型滤波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并提出了新的多模型间转移概率的选取方式,改进了算法性能。 地波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远端目标角精度低所引起的切向距离误差更大,导致其航迹的形成往往比较困难。而且,针对远端目标相对较低的探测概率也使数据率变低,增加了航迹起始的不确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基于信息论中的信息熵概念,利用目标探测角度误差与距离误差不相关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远端航迹起始方法,通过考察目标点迹径向信息(距离、径向速度)与切向信息(角度),将远端航迹起始过程转化成一个从较大信息熵过渡到较小信息熵的过程。并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理论,引入了信息熵在航迹起始时的计算方法,讨论了信息熵理论框架下暂时航迹、确认航迹、假航迹的确认方法,最后分别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际数据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地波超视距雷达的量测方程是非线性的,而且其运动方式有时也存在非线性特征。传统的解决非线性滤波思路是对非线性方程进行线性化近似,但这种近似势必带来线性化误差,而误差的积累会使滤波器性能下降,甚至导致其发散;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替代思想是根据当前状态值进行采样,采样出的“粒子”可以代替当前状态的分布状况,而采样方式可以分成两类:以无味滤波为代表的确定性采样方式和以粒子滤波为代表的随机采样方式。 无味滤波(UF)为解决非线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首先介绍了无味滤波的原理——无味变换思想,阐述了无味滤波算法步骤;通过与其与扩展卡尔曼滤波对比,证明与扩展卡尔曼滤波相比,无味滤波在计算量上变化不大,而在性能上有较大优势。 粒子滤波(PF)技术通过非参数化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实现递推贝叶斯滤波,适用于非线性目标运动模型、非高斯噪声背景下的目标跟踪。它的本质是通过寻找一组在状态空间中传播的随机样本对概率密度函数进行近似,因此其初始化精度对滤波效果有较大影响。针对其在应用于雷达目标跟踪时的粒子初始化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竞争机制的粒子初始化方法,根据初始阶段有效粒子数原理选择准确度高的粒子,从而改善其滤波效果。粒子滤波最大的困难是粒子退化,现有两种类型的方法以改善粒子退化问题:优化重要密度函数,重采样;然而它们在使用范围与计算量等方面还有待改善。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算法:一步采样粒子滤波方法,该方法与重采样方法出发点相同——即利用新的采样方法改善退化现象,不同点在于:这种方法完全摒弃了“一群粒子在空间中传播”的思维模式,通过滤波均值与方差产生粒子,本方法在计算量与滤波效果方面均优于重采样方法。 概率数据互联(PDA)算法是解决目标数据关联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属于贝叶斯的滤波算法。最优的贝叶斯方法需要对当前时刻以前的所有确认量测集合进行研究,并给出每一个量测序列的概率;而PDA只对最新的确认量测集合进行研究,因此是次优的贝叶斯方法。实验证明:与次优的贝叶斯方法相比,最优贝叶斯方法性能更为优越,但计算量也大得多,很难工程化实现。为在计算量容许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PDA算法的性能,本文将历史统计得到的目标速度、航向信息引入PDA算法过程中,仿真实验证明新方法可有效提高数据关联精度和可靠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冯志轩;;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航迹预测探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9年03期
2 王锦章;孙菲;刘先康;梁菁;任杰;杨欧;魏存伟;;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航迹信息预处理技术[J];电子科技;2013年08期
3 马剑飞;颜冰;李宾宾;王军锋;;基于地震动–磁场信息融合的舰船目标跟踪[J];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2021年01期
4 向云平;;舰船目标运动预报方法中灰色系统的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21年14期
5 王中晔;;基于参数优化小波变化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J];舰船科学技术;2020年02期
6 王洪敏;;基于遥感图像的舰船目标定位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20年12期
7 朱丽军;陈玉坤;;海面舰船目标微多普勒周期快速估计方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20年06期
8 齐莉;;云平台和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J];舰船科学技术;2019年12期
9 陈云;;云环境舰船目标检测与跟踪[J];舰船科学技术;2018年12期
10 代威;文贡坚;张星;李智勇;;高光谱图像海上舰船目标检测方法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年11期
11 冷相文;张旭;赵晓哲;;水雷障碍对舰船目标流毁伤概率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年04期
12 王彦情;马雷;田原;;光学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与识别综述[J];自动化学报;2011年09期
13 赵江洪;张晓光;杨璐;马思宇;王殷瑞;董岩;孙铭悦;陈朝阳;;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舰船目标检测[J];测绘科学;2020年03期
14 卢运娇;罗莎;;纹理高阶分形特征的海面舰船目标检测方法[J];舰船科学技术;2020年04期
15 邢孟道;高悦欣;陈溅来;保铮;;海上舰船目标雷达成像算法[J];科技导报;2017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冷祥光;计科峰;匡纲要;;面向海洋舰船目标监视的新型SAR成像模式构想[A];第七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0年
2 王童;童创明;李西敏;陈彬;;海面舰船目标二次散射成像研究[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二)[C];2017年
3 王世岭;张大发;马鹏宝;;宽幅海洋舰船目标成像问题研究[A];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C];2019年
4 王卫华;何艳;牛照东;陈曾平;;基于兴趣区分割的红外舰船目标实时检测算法[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5 何友金;李凯永;任建广;;一种改进的基于递归门限分析的红外舰船目标图像分割方法[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姚力波;刘勇;吴昱舟;熊伟;周智敏;;基于高分四号卫星的舰船目标跟踪[A];第四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7 王硕;张明;喻慧;;基于气象预测模型的低空规划航迹修正方法[A];空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论文集[C];2015年
8 单甘霖;王子栋;郭治;冯缵刚;;一种新的多源航迹数据互联方法[A];1993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C];1993年
9 吴昊;任敏;薛宏涛;沈林成;;航迹数据库及其在航迹规划中的应用研究[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赵彩英;吴衡;;动基座航迹合成算法研究[A];2013年(第五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1 刘琼昕;田大鑫;靳林勇;宋晔;秦浩峰;;改进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无人机航迹规划[A];第九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15年
12 艾淑芳;张国华;;海面杂波背景下红外图像中舰船目标的检测[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3 瞿英俊;胡明华;;动态航迹推测改进模型[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4 饶进军;龚振邦;罗均;谢少荣;;基于人工策略的无人飞艇航迹跟踪控制[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5 陈彬;王成安;王富强;谭建宇;;海面背景下舰船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分析[A];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传热传质学专辑[C];2015年
16 马兰;陈筱勇;吴群;;基于小波包和高阶统计量的热红外舰船目标检测改进算法[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二)——地球物理与信息感知[C];2016年
17 高国华;沈林成;常文森;;一种飞行器航迹规划用户界面[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8 陈彬;王成安;王富强;谭建宇;;海面背景下舰船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分析[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传热传质学专辑[C];2014年
19 刘志林;耿超;黎为;王彤昊;;基于预测控制的小型无人艇航迹跟踪方法[A];第36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C];2017年
20 钱正祥;王秉君;崔卫兵;;无人飞行器航迹优化自校正控制技术[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健;高频地波雷达舰船目标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张晖;舰船目标多手段数据融合探测方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3 李焘;基于SAR图像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田敏;多通道SAR复图像域慢速运动目标多特征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5 王文秀;红外遥感图像舰船目标在线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9年
6 石桂名;海上舰船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9年
7 李笋;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
8 刘勇;多源卫星舰船目标观测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
9 张玉莲;光学图像海面舰船目标智能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21年
10 安彧;海战场舰船目标检测与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11 夏添;窄带组网雷达航迹贯序连接和目标匹配识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2 郭天豪;主动变形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姿态-航迹解耦控制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
13 张涛;基于极化SAR图像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
14 姜高扬;基于数据驱动学习控制的航空器四维航迹跟踪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1年
15 倪歆玥;基于海面偏振特征的舰船目标增强探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21年
16 段崇雯;基于SAR成像的海面舰船目标特征参数估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7 何敬鲁;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与分类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18 刘刚;多目标跟踪算法及实现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19 廉濛;地球同步轨道星/机双基地SAR非平稳舰船目标成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0 董超;可见光遥感图像海面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景润;遥感图像近岸舰船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
2 王昌安;遥感影像中的近岸舰船目标检测和细粒度识别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王浩君;基于深度学习的光学遥感影像海上舰船目标检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4 陈雪飞;复杂运动舰船目标三维InISAR成像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5 侯伟宁;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去雾与舰船目标检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6 孙越娇;海面舰船目标的遥感图像融合检测方法[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7 胡珍;起伏海面下舰船目标的声散射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8 毛佳晨;海洋背景下舰船目标的红外成像特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9 康妙;基于深度学习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10 张素霞;光学遥感影像舰船型号识别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11 曹晔;弹载雷达对舰船目标高分辨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9年
12 孟跃;SAR图像舰船目标特征提取与分类[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13 王冰;基于深度学习的舰船目标检测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14 李庆峰;可见光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9年
15 尹莹莹;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舰船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6 任笑圆;知识辅助的可见光遥感图像靠岸舰船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7 邓婉霞;基于卫星图像信息与电子信息的舰船目标关联[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8 王海波;基于星载简缩极化SAR的海上舰船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9 欧阳克威;干涉SAR运动舰船检测及速度估计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0 翟亮;SAR图像港口内舰船目标检测[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玉清 周正新 张卿晨;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透射强国兴军新航迹[N];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
2 本报记者 苏银成;空中劲旅飞出新航迹[N];人民日报;2018年
3 新华社记者 张玉清 张汨汨;练兵备战,飞出强军兴军新航迹[N];科技日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陈国全 通讯员 潘小员;让“生命线”随着航迹延伸[N];解放军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王甜;我国首次四维航迹试验飞行成功[N];新华日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徐琳 程安琪;26瓶海水背后的深蓝航迹[N];解放军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章文;“祖国利益所至,我们航迹必达”[N];光明日报;2019年
8 姜嘉霖 陈志光 本报特约记者 向勇;迎风披雪,战鹰飞出新航迹[N];解放军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李建文 新华社记者 张汨汨;三年航迹书写强国强军新答卷[N];解放军报;2018年
10 刘俊 徐源 本报记者 李建文;用战鹰航迹丈量祖国大好河山[N];解放军报;2018年
11 姚春明 本报记者 李建文;歼-20展翅,飞出空天新航迹[N];解放军报;2018年
12 本报记者 魏哲哲;“空中利剑”绘就忠诚航迹[N];人民日报;2018年
13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郑天然;“人民需要我们的地方,就有我们的航迹”[N];中国青年报;2018年
14 记者 邹维荣 特约记者 宗兆盾;用全副身心绘就壮美航迹[N];解放军报;2014年
15 记者 魏兵 特约记者 闫国有;空军某师一批即将告别蓝天的飞行员飞出壮美航迹[N];解放军报;2012年
16 薛成清 记者 石瑞宁;课堂跟着航迹走[N];解放军报;2012年
17 本报记者 王志彦;3000万箱!见证大港转型“航迹”[N];解放日报;2011年
18 王新 谢林;教育围着任务转 课堂随着航迹走[N];解放军报;2020年
19 王军 特约记者 杨晓波;老战鹰飞出新航迹[N];解放军报;2012年
20 龙德勇 本报特约记者 张雷;“鲲鹏”展翅飞出新航迹[N];解放军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