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数据知识发现的粗糙计算模型和算法
【摘要】:
机器学习和知识发现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复杂环境下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是知识发现面临的主要困难。粗糙集理论模拟了人类认知推理中粒化和近似的特点,是刻画分类数据的不一致性程度的有效数学工具,已经成功应用于符号数据知识发现,但是还没有系统研究广泛存在的符号、数值和模糊变量共存的复杂分类问题。本文提出在人类的思维中存在6种决策的一致性假设。基于粗糙计算方法论中粒化和近似的思想,本文分别建立了这些一致性假设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一般形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一,提出了度量空间多粒度分类学习的邻域粗糙计算模型和算法。度量空间中点的δ邻域形成了论域的一种粒化结构,基于邻域粒化建立了度量空间的邻域粗糙集模型,形成了度量空间分类分类一致性的粗糙计算模型。邻域的大小可视为分析分类的粒度,改变邻域的大小可形成混合数据分类一致性的多粒度分析工具。基于邻域粗糙集模型设计了边界样本选择算法和混合数据属性约简算法。
第二,提出了混合数据分类分析的核模糊粗糙计算模型和算法。当前模糊粗糙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模糊近似算子的构造,忽略了对模糊粒化结构的分析。研究发现一大类核函数计算的核矩阵都满足模糊等价关系的性质,从而可引入这些核函数为模糊粗糙计算建立模糊粒化结构。本文提出了基于核函数粒化的核模糊粗糙集模型,建立了分类模糊一致性分析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核近似的混合属性重要度评价指标,探讨了模糊依赖度函数和特征评价算法ReliefF之间的关联,提出了抗噪声的属性约简算法和大样本集的样本加权重采样方法。
第三,提出了混合数据描述的有序决策问题的模糊偏好粗糙分析模型。有序分类学习是一大类分类学习任务,在多标准决策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引入多标准决策分析中广泛使用的模糊偏好关系,并将其与广义的模糊粗糙集模型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了混合数据排序一致性分析的模糊粗糙计算模型。
第四,给出了一系列粗糙计算模型的一般形式,统一了Pawlak粗糙集、邻域粗糙集、核粒化粗糙集和模糊偏好粗糙集,从而建立了粗糙数据分析的统一视角。并且基于一般模型,提出了各种近似空间的不确定性的统一度量模型。分析表明多种近似空间的不确定性程度都可以采用这一信息函数进行刻画。由此,本文给出了混合数据描述的一般分类问题和有序决策问题的一般信息度量理论。
第五,本文分析了各种粗糙集属性评价指标的参数和样本稳定性。研究表明,信息熵和模糊信息熵是非常稳定的属性评价指标,少量样本的扰动不会对属性约简产生影响,而邻域依赖度和邻域一致性是不稳定的评价函数,评价结果易受样本扰动影响。
第六,设计了混合数据约简的算法平台,测试了各种算法在真实分类中的性能,并提出采用选择性集成方法利用多个约简的互补信息。某些决策系统可以得到一组约简,每个约简都保持了原始数据分类的一致性,提供了分类数据的一种理解视角。基于选择性多分类器集成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有选择地集成部分约简训练的分类器构造多分类器系统,并且设计了前向贪心选择和后剪枝的分类器选择策略,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相对紧凑并且分类能力很强的多分类器系统。
本文的研究建立了符号和数值数据共存的混合决策系统的粗糙计算模型。基于邻域粗糙集模型和核粒化的模糊粗糙集模型,本文建立了混合数据一般分类问题的统一计算模型。接下来又基于模糊偏好粗糙模型建立了混合数据有序分类问题的粗糙计算模型。最后,本文基于广义的粗糙模型统一了一般分类问题和有序分类问题的粗糙计算模型,并为各种粗糙计算模型提出了统一的信息度量理论,从而形成了一大类决策问题的粗糙计算理论。
|
|
|
|
1 |
李兴玮,戴金海;用YFSIM对混合数据系统仿真[J];计算机仿真;1996年04期 |
2 |
徐马陵;;混合数据库解行业应用难题[J];每周电脑报;2007年09期 |
3 |
李士进;朱跃龙;刘净;;一种基于k-prototype的多层次聚类改进算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4 |
任涛;丛小杰;翁志成;陈志勇;姜会林;杨大任;李共德;周秀良;于德英;杨妹清;;用混合数据库系统实现科学工程数据库[J];光学机械;1992年01期 |
5 |
郭金玉,张健,曾静;混合数据校正法在间歇过程中的应用[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6 |
张艳丽;郑诚;;一种混合属性数据的聚类算法[J];微型机与应用;2011年03期 |
7 |
刘若辰;钮满春;焦李成;;一种新的人工免疫网络算法及其在复杂数据分类中的应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3期 |
8 |
王剑;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公路数据库[J];交通与计算机;1994年03期 |
9 |
高智慧,王任阁;混合型数据库的发展[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4年03期 |
10 |
蔡荣太;王延杰;;稀疏混合数据的矢量聚类分析与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22期 |
11 |
胡卓玮;宫辉力;赵文吉;李小娟;;一种新型的灾害救助撤离路线分析方法——基于混合空间数据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6期 |
12 |
李德仁,李清泉;一种三维GIS混合数据结构研究[J];测绘学报;1997年02期 |
13 |
倪燕;;混合数据库悄然来临[J];软件世界;2007年07期 |
14 |
陈志勇;丛小杰;翁志成;任涛;姜会林;杨大任;李共德;于德英;周秀良;杨妹清;;中国光学镜头数据库系统设计[J];光学机械;1992年01期 |
15 |
李相枢;MIS系统的组成和构件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年01期 |
16 |
刘晶;郭雷;聂晶鑫;;基于SVM的一种新的分类器设计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07期 |
17 |
石峰,吴旭光,王晓利,徐德民;基于时/频混合数据的鲁棒辨识[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18 |
何亮;史永哲;刘加;;联合因子分析中的本征信道空间拼接方法[J];自动化学报;2011年07期 |
19 |
童莉葛,王立,汤学忠,赵立合,李化治,刘资;智能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和模型库间的混合数据传输方式[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20 |
肖美英;王宗宗;;基于混合数据库存储的XBRL财务信息管理体系探讨[J];财会通讯;201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