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柔性多连杆机械臂的一体化设计
【摘要】:
目前,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等领域中,完成焊接,分配,装配,喷漆及搬运等操作功能。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设计方法是由机械工程师依据工作空间和负载等要求先设计出机械部分,再由控制工程师在已有机械部件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诸如调整时间,超调等特定性能要求的控制系统。这样设计出的工业机器人往往体积庞大笨重,耗费材料和能源且效率低下。而在半导体封装领域,比如自动焊线机等的设计中,对高速高精度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系统性能的要求,采用一种革新的设计方法已势在必行。
在本文中,提出了针对点位控制的一体化设计方法的大体框架。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平面柔性两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在闭环系统中采用了PD控制方法。通过求解一体化设计问题,结构参数和控制参数同时得到优化。作为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微分进化被用来求解该优化设计问题。最后,仿真结构显示一体化设计方法使得系统性能得到改善。
|
|
|
|
1 |
王幼民,徐蔚鸿;机械臂关节空间Bezier曲线轨迹规划[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2 |
黄志雄,何清华,吴万荣,谢习华;大型水轮机叶形现场检测机械臂运动学分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3 |
向国菲;;基于LSM303DLH的机械臂空间定位[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
4 |
陈建国;姜增如;;基于自适应控制的机械臂远程实验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03期 |
5 |
四海;;数码化的思想——用脑操纵机器的梦想与现实[J];科学24小时;2008年04期 |
6 |
刘中;;基于虚拟仪器的开放式机械臂实验系统[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年S2期 |
7 |
尚毅;;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的向量-矩阵推导方法[J];控制工程;1986年05期 |
8 |
徐世钰;;Kane 方程在机械臂动力学中的应用[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
9 |
;立体扫描仪[J];个人电脑;1997年04期 |
10 |
周骥平,朱兴龙,颜景平;机器人机械结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03期 |
11 |
何广平,杨泽勇,范春辉,陆震;欠驱动冗余度机械臂的动态自重构[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
12 |
林雷;王洪瑞;任华彬;;基于模糊变结构的机械臂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4期 |
13 |
周卫东;;基于CAN总线通讯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4 |
祁亨年;汪伟;蒋梁中;;基于一种解析运动学模型的排爆机械臂联动遥操作技术[J];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05期 |
15 |
陈明生;沙威;谢莹;;六关节机械臂运动路径设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14期 |
16 |
金旻;叶明;刘洪广;;一种基于包围盒技术的机械臂碰撞检测算法[J];机电工程;2008年10期 |
17 |
刘湘晨;蔡晓君;蒋力培;方徐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求解方法的探讨[J];机床与液压;2009年08期 |
18 |
刘绍锦;王志乾;赵雁;耿天文;李建荣;;自动机械臂定位精度分析[J];测控技术;2010年11期 |
19 |
庞明;郝艳玲;;食品分拣机械臂无标定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年12期 |
20 |
邹建奇,尹朝万,张京军,陆佑方;机械臂惯性矩阵的并行计算[J];机器人;199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