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深圳罗湖火车站区步行系统优化研究

邓冲  
【摘要】: 城市交通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铁路、地铁、长途汽车、公交、出租车、私人运输等一起为城市服务。城市交通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旅客的交通换乘更为便捷。这种形势下,大型火车站逐步发展为综合交通枢纽。那么火车站区步行系统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不再是过去的站前停留广场这一单一的概念,而是由各个部分组成,变得立体化、系统化。在深圳罗湖火车广场站地区,随着地铁站的引入,传统的火车站区步行系统不再适用。在2005年完成的改造中,实现了步行系统的立体化、系统化,呈现出新的面貌。它的结构如何,使用效果如何,如何进行改进,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罗湖火车站步行系统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人车混行期、空中步行系统形成期和地下步行系统形成期。在研究中,笔者发现它的空间形态主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与用地压力、周围交通站环境等间接因素的影响,以及开放性、整体性、交通性的自身空间特征和旅客及市民的使用需求等直接因素的影响。 罗湖火车站区步行系统可以分为广场要素、通道要素、点状要素三部分构成要素。本文将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归纳等方法,详细研究各构成要素的分类与功能。各要素之间通过立体网络结构组织在一起。 然后,采用环境行为学的分析方法,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之上,对罗湖火车站地区步行系统进行评价。从广场要素、通道要素、点状要素以及它们的组织方式出发,详细总结各要素及组织方式的优缺点,这些优点包括空间与景观立体化、交通组织一体化、照明与卫生设施完善、具有开放性、使用安全性、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等。而最为严重的缺点主要是流线过长、广场界面失调、下沉广场使用率不高、长途汽车站广场混乱等。 最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一、广场要素需要完善广场环境:调整广场界面,完善下沉广场设施,重塑跨轨平台休息环境,长途汽车站明确分区。二、通道要素需要增加舒适性:满足通道要素全天候使用要求,改善步道舒适性。三、点状要素需要加以疏通:增加火车站的三层入口和跨轨平台的垂直节点改造。四、组织方式:缩短交通流线、加强下沉广场的可达性、修建空中步道引导人流至人民南片区、延伸步行系统至深圳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苏光,朱敏;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J];四川建筑;1994年04期
2 余利明;大力抓好港口建设 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深圳西部港口群发展的现状、前景[J];上海管理科学;1994年06期
3 冯苏宝;大京九线的开通将为深圳带来什么?[J];特区经济;1996年08期
4 ;深圳野生动物园[J];中外房地产导报;1996年16期
5 ;深圳期货交易大厦(方案)[J];世界建筑;1997年05期
6 朱江;养在深闺人皆识——深圳百仕达花园成功营销的启示[J];长江建设;1998年03期
7 刘志;游历的城市及其他[J];新建筑;1999年06期
8 邵林广;深圳龙岗污水处理厂[J];中国给水排水;2000年07期
9 李平;深圳装饰业的发展策略[J];建筑;2000年08期
10 王志永;辉煌的历史 灿烂的未来[J];民航经济与技术;2000年01期
11 陈代芬;深圳物流社会化问题的探讨[J];物流技术;2000年06期
12 ;2000年摩托运动赛事活动计划[J];摩托车信息;2000年03期
13 林基雄,刘伟常;情注花园城——深圳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掠影[J];中国水利;2001年04期
14 谢根泽 ,吴蒙友;月下流连为灯火 奇光异彩照城新——访深圳名家汇城市照明科技有限公司[J];小城镇建设;2001年07期
15 谢植雄;深圳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替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16 ;深圳再投200亿元建高速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2年04期
17 凌愉;“其翼若垂天之云” ——访超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坤海[J];汽车时代;2002年01期
18 王雪;深圳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启示[J];中国港口;2003年06期
19 朱亚光,马培建,刘建秀;深圳市交通管理体制的探讨[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0 Meinhard von Gerkan ,Walter Gebhardt ,罗岚;深圳中航苑[J];世界建筑导报;200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东斌;;深圳的发展——兼论邓小平理论在深圳的意义[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辛达慎;邓瑛;谭满凤;陈琦;;深圳市妇女产后健康调查[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牛广秋;何海燕;麦洁萍;;深圳部分新建住宅室内氡的水平[A];全国放射性流出物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周丽亚;;行政型城市规划委员会模式初探——兼论深港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张聪林;;深圳文化产业与城市规划[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张建荣;;从违法低效供应到合法高效供应——基于产权视角探讨深圳城市住房体系中的城中村[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宋聚生;盛洁;刘鹏跃;;社会生态视角下的深圳城中村再生认识[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叶伟华;;深圳融入法定图则的城市设计运作探索及启示[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魏红英;;地方政府创新的策略性行为研究——以深圳行政三分制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达华;;深圳发展特区城郊型农业的回顾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海天;深圳工业化发展模式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张勇强;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D];东南大学;2003年
3 彭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财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承友;资本市场与企业制度创新——以深圳、香港证券市场为例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5 胡筱舟;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6 汤山文;论深港经济合作的寻优选择[D];四川大学;2007年
7 胡振国;深港经济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谢强;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苏晓静;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D];同济大学;2007年
10 陈文梅;深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方;深圳旅游产品发展趋势分析[D];长安大学;2007年
2 钟珊群;以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王建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房地产市场预警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黄金;深圳城市更新研究历程及发展方向探讨[D];同济大学;2006年
5 郭诚忠;深圳市液化石油气转换天然气的探讨[D];重庆大学;2004年
6 石凤祥;如何招聘高中优秀教师[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炜;深圳市出租小汽车运力投放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董智勇;深圳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黄晟宇;深圳税务代理市场调查及发展对策[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刘艳丽;深圳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中的角色定位[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艳秋;深圳:企业发展 是平台建设之本[N];中国电子报;2003年
2 刘晓云;深圳国有房企重组变身[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3 王 珊;深圳汽车产业:出路不在整车[N];中国汽车报;2005年
4 车俏冰;崔霞;怀今;深圳:倾力打造绩效政府[N];中国税务报;2004年
5 特约撰稿 何诚颖 本报记者 谢飞;13家公司背后的网:深圳上市公司巨额担保圈调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胡佩霞 李玫 程连红 王淮林;憧憬国际化[N];深圳商报;2003年
7 王远辉;大学!深圳需要更多的大学[N];深圳商报;2004年
8 梁惠元 徐松兰;深圳报业指数今日面世[N];深圳商报;2004年
9 曾业松(中央党校研究室“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三农”问题距深圳有多远?[N];深圳商报;2005年
10 徐松兰;深圳投入数十亿加料“文化大餐”[N];深圳商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