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力反馈的惯性约束聚变换靶技术研究

田国祯  
【摘要】: 能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是实现可控热核聚变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能源、国防、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惯性约束聚变装置激光打靶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每次打靶后的换靶动作将对靶室真空状态产生影响,研制工作在真空条件下的换靶系统对惯性约束聚变装置提高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换靶系统的发展状况,结合我国某型惯性约束聚变装置的换靶要求,研制出一套工作于真空条件下连续自动换靶装置,并对基于力反馈的自动换靶技术进行研究。 首先,在换靶系统的工作特点、系统运行流程及功能要求分析基础上,提出靶库、换靶机械手一体化研究,构建了换靶系统的总体组成。通过换靶系统各机构在空间位置的运动叠加实现了换靶系统的靶库中任意靶在工作空间内任意位置的精确定位。 其次,针对伸缩机构的刚度随着工作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通过对伸缩机构的运动学逆解、运动学正解、换靶系统工作空间的分析,为其运动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建立伸缩机构的刚柔混合模型,结合动力学计算及柔体动力学仿真,确定了影响其刚度与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对换靶系统进行结构优化。 然后,针对六维力传感器反馈与换靶位置构成力-位置闭环的特点,建立混合柔顺换靶控制策略。在自动换靶作业过程中,根据反馈的力信息判断出柔顺中心方向,不断调整换靶系统位姿,使之可以顺利的完成换靶作业,并实现了换靶过程微小力接触。 最后,针对自动换靶的混合柔顺控制策略设计了装配方案并编写了程序,通过换靶系统性能参数测定和自动换靶实验,实现了系统在换靶位置附近高效率、高可靠性的自动换靶,验证了换靶系统机构设计和控制策略的正确,说明了本文研制的换靶系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志坚,丁永坤,丁耀南,刘忠礼,刘慎业,孙可煦,成金秀,江少恩,祁兰英,张保汉,杨存榜,杨家敏,苏春晓,陈家斌,李文洪,易荣清,唐道源,黄天晅,曹磊峰,温树槐,彭翰生,蒋小华,缪文勇;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综合诊断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年11期
2 向勇,冯斌,马驰,赵春茁,王成程,陈骥;原型装置真空靶室真空形变分析研究[J];真空与低温;2005年03期
3 丁建旭;廖其龙;杨定明;;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聚苯乙烯(PS)靶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S1期
4 任洪波;万小波;张林;袁光辉;修鹏;张勇;;可加工SiO_2气凝胶及其惯性约束聚变靶微柱制备[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7年05期
5 李海容;夏立东;陈绍华;张晓安;龙兴贵;彭述明;;塑料微球强度和渗氘性能测量[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9年02期
6 陈光南,常铁强,张钧,张兴宏,裴文兵,尤希文;激光与靶非平衡耦合的数值模拟[J];计算物理;1998年04期
7 刘金刚;杨士勇;;惯性约束聚变用聚酰亚胺靶丸的研究进展[J];核科学与工程;2006年03期
8 刘志刚;朱健强;;一种ICF用新型可阵列反射镜架结构[J];光子学报;2008年01期
9 张占文;黄勇;刘一杨;李波;漆小波;陈素芬;;无源柱腔充气靶制备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01期
10 秦传江;苏文静;;激光原型装置X光针孔相机总体结构设计与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10年06期
11 吴卫东,许华,唐晓虹,陈志梅;惯性约束聚变用合金薄膜靶制备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2年Z1期
12 王传珂;杨正华;刘慎业;廖强;;基于神光Ⅲ原型装置的近背向散射诊断系统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8年05期
13 程文雍;张小民;粟敬钦;赵圣之;董军;李平;周丽丹;;利用运动光束抑制高功率激光小尺度自聚焦[J];物理学报;2009年10期
14 尹剑;陈绍华;张伟光;李海容;夏立东;;超高压氦增压系统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2期
15 任洪波;毕于铁;秦元成;尚承伟;张林;;共水解法制备GeO_2/SiO_2复合气凝胶初步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5期
16 蒲昱东;黄天晅;缪文勇;张继彦;赵宗清;丁永坤;;利用时间分辨Ar的K壳层发射光谱诊断内爆靶丸芯区电子温度的时间演化过程[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9期
17 曾先才;核爆模拟——惯性约束聚变在核武器上的应用[J];物理;2001年07期
18 张占文,李波,唐永建,王朝阳,陈素芬,漆小波;炉内温度对聚碳硅烷粒子成球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5年09期
19 彭承志;虞孝麒;金革;万长春;杨冬;胡元峰;;基于门控积分的光电导探测器标定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3期
20 张建华;;磁性靶丸悬浮磁场的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能岭;虞孝麒;胡元峰;张岳华;;基于VXI的全程控终端同步机的实现[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刘东剑;安竹;唐昶环;邹炼;;快中子半影成像技术中的半影孔形状及半影孔指向精度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曾清红;翟传磊;勇珩;成娟;齐进;;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6册)[C];2009年
4 段斌;吴泽清;颜君;李月明;王建国;;惯性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的光谱诊断[A];第十四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7年
5 卢忠远;宋丽贤;唐永建;张林;;ICF用磁性聚苯乙烯靶材料的制备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彭述明;夏立东;龙兴贵;陈绍华;张伟光;李海容;;ICF低温冷冻氘氚靶制备技术[A];第二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江少恩;刘忠礼;李楠;郑志坚;唐道源;丁永坤;胡昕;;CT技术在激光等离子体实验中的应用研究[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6年
8 林剑;赵雁南;贾培发;王家廞;;一种柔顺控制算法的研究[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6年
9 齐进;叶文华;;三维激光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并行计算[A];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第十届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段斌;吴泽清;颜君;李月明;张继彦;王建国;;光谱诊断与特征谱线输运[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俊峰;收缩几何中惯性约束聚变流体不稳定性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2 高福华;衍射光学在ICF激光驱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杨菁;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的优化设计及综合评估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詹建明;机器人研磨自由曲面时的作业环境与柔顺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2年
5 桑晓明;聚苯乙烯掺杂纳米TiO_2和SiO_2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王宪伦;不确定环境下机器人柔顺控制及可视化仿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陆俊峰;ICF实验物理诊断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陈鸣;ICF物理实验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范征锋;激光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崔治;磁流变液装置研究及其在非球面研抛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多足机器人单腿脚力柔顺控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2 乔宗浪;细胞注射系统柔顺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3 魏媛媛;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机器人柔顺控制方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杜光月;仿人机械手中医按摩手法的建模与柔顺控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5 邬铭铭;自由曲面形状自适应柔顺工具系统的研制[D];宁波大学;2009年
6 郑鹏;新型球型腕摩擦力补偿柔顺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肖中卓;研磨模具自由曲面过程的柔顺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朱晓峰;六足仿生机器人单腿结构设计及其柔顺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赵扬;机器人柔顺研抛自由曲面虚拟工具位控制理论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罗铂靓;相位光栅的设计及其在激光束相干合成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侯志明 冯昌勇;我国“氢弹之父”的晚年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特约记者 苏扩善、记者 范炬炜;我国“863”胜利推进15载[N];解放军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李鹏;贺贤土:秘密研制核武器[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组稿 王毅俊;激光 让生活更美好[N];上海科技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