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N01P-T4铝合金疲劳小裂纹扩展特性研究
【摘要】:
本文是根据国标(GB/T 6398-2000)和ASTM-E64700,采用其中的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及其附录E-疲劳小裂纹扩展测定方法,以疲劳裂纹扩展理论为基础,对铝合金高速车体连接梁部分的组成材料A7N01P-T4进行了疲劳小裂纹的扩展试验及门槛值测定试验。
试验采用了一套成熟稳定的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门槛值测定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一台稳定性良好的PLG-100高频疲劳试验机,精度很高(最高精度为0.015mm)的JXD-B型读数显微镜以及XH5861型动态应变、应力测试分析仪器对裂纹长度以及尖端应力状态进行跟踪,并记录相应的循环次数。通过该疲劳试验系统,对高速车体连接梁铝合金A7N01P-T4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门槛值进行了测定,获得了A7N01P-T4铝合金材料在不同应力比下的疲劳性能试验数据。该试验系统的稳定性及精度符合国标GB/T 6398-2000(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及ASTM-E647 00的要求,并采用标准M(T)试样进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其试验结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试验一共获得了A7N01P-T4铝合金3个不同应力比(R=0, 0.1, 0.5)条件下门槛值及小裂纹扩展速率曲线。以黄小平和Daniel Kujawski经验公式为基础,得到一个适用于各种不同应力比的一个小裂纹扩展曲线簇及门槛值公式,在此基础上推导拟合出一个适用于A7N01P-T4所用应力比下的小裂纹扩展模型。此外,用有限元方法对小裂纹的扩展过程中的力学变化行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了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情况。
|
|
|
|
1 |
朱丽英;陈明和;陈伟;;TC21钛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年05期 |
2 |
张明;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试验方法的探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
3 |
陈道伦,王中光,姜晓霞,艾素华,师昌绪;马氏体含量对双相钢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1987年04期 |
4 |
李明;裂纹在低碳马氏体组织中的疲劳扩展及门槛值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08期 |
5 |
黄新跃,吴学仁,马库斯·朗;裂纹闭合与疲劳裂纹扩展力的测试方法[J];材料工程;1997年06期 |
6 |
赵康,郑修麟,井晓天,谷臣清;不同碳含量的CrNiMo钢疲劳裂纹扩展特性[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年01期 |
7 |
雷铭君;;临近门槛值时疲劳裂纹尖端的闭合及其影响因素[J];机械强度;1988年03期 |
8 |
吴国发
,吴宝榕
,石纯一,卓兵;疲劳裂纹扩展全过程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机程序系统[J];钢铁研究学报;1985年02期 |
9 |
王德尊,叶枫,姚忠凯,刘钧,王中光,于维成;挤压态SiCw/LD2复合材料中(Ⅰ十Ⅱ)复合型疲劳裂纹的扩展[J];材料研究学报;1994年03期 |
10 |
黎秀球,吴静贞;16Ni10Co14Cr2Mo钢疲劳裂纹扩展特性[J];物理测试;1995年02期 |
11 |
凌超,李风,郑修麟;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da/dN 与材料性能常数间关系的研究[J];机械强度;1997年01期 |
12 |
郑冶沙,王中光,艾素华;双相钢近门槛区疲劳裂纹扩展微观断口形貌[J];金属学报;1992年04期 |
13 |
艾素华,关少轩,冯泽民,葛景岩;显微组织对Ti_3Al-Nb系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J];金属学报;1995年04期 |
14 |
陈铮,王永欣;中强和高强铝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J];有色金属;1998年04期 |
15 |
高惠临;谈育煦;王笑天;;超高强度钢中疲劳裂纹扩展方式的实验观察[J];材料热处理学报;1987年02期 |
16 |
乔世平;;采用电磁谐振型试验机快速测定疲劳裂纹扩展下限特性的方法(二)[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88年03期 |
17 |
杨平生;张定铨;胡奈赛;;在薄壳淬火硬化层中疲劳裂纹的扩展[J];金属热处理;1990年02期 |
18 |
汤晓华;刘九庆;陈强;赵海燕;张海泉;张伟明;;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试验系统[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19 |
李红英;张希旺;;Q345钢断裂韧性和裂纹扩展速率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7年24期 |
20 |
;用声发射技术研究疲劳裂纹扩展[J];机械强度;197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