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工件三维轮廓检测系统设计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加工业和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检测技术的进步,在工业测量领域中三维测量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尤其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等的发展,使得光学式非接触三维测量技术成为可能并有广泛的前景。本文研究小型传送带上的工件三维检测系统扩展了三维光学测量仪器的应用,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较为明显的经济意义。
本文结合实际项目要求,对光学非接触式三维轮廓测量系统中硬件的选择、匹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搭建了一套线结构光检测系统,并设计了整个检测系统的软件,同时对测量数据的显示部分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分析了基于光学三角法的结构光三维测量原理,并详细介绍了在结构光检测系统平台搭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基于MFC单文档(SDI,Single Document Interface)框架下完成了整体程序设计以及代码编写。将整个视图分割成四个部分,分别用于图像实时显示、显示操作面板、二维以及三维轮廓绘制,并利用消息机制实现各个视图的通讯。
(3)介绍了数据获取模块中各个组成部分和目标数据计算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图像的采集部分设计思想和软件实现机制以及从图像数据如何计算得到正确的被测物体三维数据的方法。
(4)应用MFC的设备上下文类(CDC,Class Device Context)实现被测轮廓的二维轮廓绘制,并对利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据绘制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对OpenGL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较深的研究,并将OpenGL嵌入到单文档框架程序中,使之在分割后的三维绘制子窗口中绘制被测物体的三维轮廓,解决了针对被测物体外形多变的情况下OpenGL进行正确绘制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将测得数据显示成实体的方案,同时完成了使绘制后的被测物体进行缩放以及四个方向的旋转,可自定义颜色以及光照位置的功能。
|
|
|
|
1 |
郭建华,鞠鲁粤;用OpenGL和MFC实现NURBS曲面的绘制及裁剪[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2 |
秦广胜;何对燕;商红林;;一种激光辅助非辐射钢板宽度测量的方法与实现[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3 |
秦广胜;何对燕;商红林;;一种新的激光辅助钢板宽度测量系统的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09年10期 |
4 |
邓炜,贾林,王军安;OpenGL视类及其在三维图形开发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2000年08期 |
5 |
吴爱兰;楼建列;;基于OpenGL的三维图形的绘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
6 |
俞先林,张瑗媛;基于MFC和OpenGL的有限元前后处理[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3年02期 |
7 |
李学京;靳亚平;周耀新;;三维异形件CAD系统[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6年03期 |
8 |
吴险峰,刘新;Windows 95下利用OpenGL进行CAD开发的研究[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0年01期 |
9 |
曹自洋,郝矿荣;基于MFC的OpenGL动态仿真技术[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3年12期 |
10 |
汪地,陈一民,方明伦;VC环境下OpenGL的开发应用[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
11 |
郑君立,达飞鹏,谭小洪,雷明涛;OpenGL在逆向工程三维重构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年01期 |
12 |
高美真;黄娇青;;OpenGL中的图形变换[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
13 |
李海岩,刘文岭,于德敏,许增朴,王永强;利用OpenGL实现三维物体测量数据的可视化[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1年09期 |
14 |
鞠益兰,程金松;结构光式激光视觉传感器的焊缝跟踪系统[J];电焊机;2002年05期 |
15 |
胡世峰,高翔;封装OpenGL功能的C++类的设计[J];舰船电子工程;2005年03期 |
16 |
刁伟忠,常发亮,孙晓燕;基于MFC的OpenGL纹理贴图技术[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7 |
梁建斌;张和生;;应用OpenGL进行巷道三维显示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18 |
宋能;曹菡;;基于OpenGL的空间管线的拼接显示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年11期 |
19 |
李静;杜世培;;基于OpenGL的虚拟机器人系统研究[J];科技风;2008年05期 |
20 |
徐俊波,李晓红;基于MFC的OpenGL三维图形类的创建[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1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