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无机盐对混凝土孔结构和抗冻性影响的研究

杨文萃  
【摘要】: 无机盐类外加剂作为早强剂、防冻剂或阻锈剂广泛地用于混凝土工程中,特别是在寒冷地区,无机盐的掺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防止新拌混凝土受冻,加速工程施工进度。混凝土的受冻破坏也是寒冷地区混凝土面临的重要耐久性问题之一。文本通过系统研究6种常用无机盐(CaCl2、NaCl、Na2SO4、NaNO2、Ca(NO2)2和Ca(NO3)2)的掺入对水泥石孔结构、混凝土气孔结构、混凝土的饱水程度、抗冻性和抗盐冻剥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不同种类无机盐对混凝土抗冻性的作用机理,为无机盐类外加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进行的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有: 采用压汞法、SEM、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6种常用无机盐的掺入对水灰比为0.5、0.4和0.3的水泥石在3d和28d的孔结构、水化产物及形貌和水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分别掺入1%的无机盐,水泥的水化过程不会发生本质变化,但水泥水化速度和程度受到无机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孔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在1%掺量下,不同种类无机盐对水泥石早期孔结构的细化作用大小为:氯盐Na2SO4亚硝酸盐Ca(NO3)2;对28d时的水泥石孔结构的细化作用大小为:Ca(NO3)2氯盐亚硝酸盐Na2SO4;氯盐对水泥石早期和后期的孔结构都具有细化作用;而Na2SO4对后期孔结构细化作用弱,特别对大水灰比水泥石的作用不明显;Ca(NO2)2和NaNO2对28d水泥石孔结构的细化作用较早期显著;不同于其它5种盐,Ca(NO3)2对水泥早期水化程度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水泥石早期孔隙粗化,但对水泥石后期孔结构有细化作用。 采用显微镜导线法对掺加无机盐混凝土气孔结构的研究表明:无机盐对混凝土的气孔结构有不利作用。无机盐影响水泥新拌浆体的流动性和粘性以及水化产物生成的速度等,进而影响到非引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其中,NaNO2使混凝土含气量降低,气泡分布更为集中,气泡平均半径和气泡间距系数略有减小;Na2SO4的掺入显著增大非引气混凝土的含气量,使1000μm的大气孔数量、气泡平均半径和气泡间距系数增大;Ca(NO3)2使得气泡孔径粗化,显著增大了气泡平均半径和气泡间距系数;而氯盐和Ca(NO2)2的影响不大。对于引气混凝土,无机盐增大引气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以及影响气泡的稳定性,从而对气孔结构产生不利作用,其中,Ca(NO2)2和NaNO2显著增大引气剂溶液表面张力,使引气剂掺量相同的混凝土的气泡平均半径和气泡间距系数均显著增大,气泡结构粗化。 通过研究无机盐对水溶液、Ca(OH)2饱和溶液表面张力,以及液体在毛细孔中的上升高度规律表明:除对水泥石孔结构的影响外,混凝土孔隙中渗透的介质也受到掺入的无机盐的影响,无机盐增大了其水溶液和Ca(OH)2饱和溶液的表面张力、密度及粘度。水泥石孔结构和渗透介质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到水在掺盐混凝土中的渗透速度和渗透深度,在掺盐混凝土表层产生更高的水饱和系数增量。 重点研究了分别掺加6种常用无机盐混凝土的抗冻性和在3.5%NaCl溶液中的抗盐冻剥蚀性能,结果表明无机盐对混凝土的抗冻性,特别是抗盐冻剥蚀性能存在不利作用,这种不利作用是无机盐增加混凝土表层饱水程度、影响渗透性、气孔结构以及抗压强度等多方面的综合结果。其中,混凝土的抗冻性随着钙盐掺量的增大而降低,CaCl2、Ca(NO2)2和Ca(NO3)2的掺量不宜超过2%;Na2SO4显著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冻性;NaNO2在掺量小于1%时混凝土的抗冻性略有降低,而掺量大于1%时混凝土抗冻性略高于未掺盐混凝土;即使没有除冰盐环境,掺入NaCl也会使水中冻融的混凝土表面产生较严重的剥蚀。在冻融循环过程中,掺盐混凝土的水饱和系数增长速率大于未掺盐混凝土,且在3.5%NaCl溶液中的饱和系数增长速率远远大于在水中冻融的。这是掺盐混凝土的抗冻性、抗盐冻剥蚀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引气可大幅度提高掺盐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盐冻剥蚀性能,但必须使引气剂与无机盐相容,以保证获得要求的含气量和气孔结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左培,周祥家;混凝土外加剂实用技术(4)[J];化学建材;1993年05期
2 张荣力;张荣彪;;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产生原因及有效控制[J];水利天地;2007年07期
3 姚启均;;铁合金生产废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砖瓦世界;1990年04期
4 刘艳霞;陈改新;鲁一晖;;高频振捣对混凝土含气量和抗冻性的影响[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魏鸿汉;;现代混凝土技术的新发展——高性能混凝土[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年05期
6 白敏,尚建丽,张松榆,孔令泰;钢渣替代粗集料配制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5年07期
7 魏育云;;浅析混凝土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年30期
8 赵五一;;使用引气剂六问[J];建筑工人;2002年08期
9 陈铁;;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J];黑龙江冶金;2011年03期
10 赵秀义;王洪云;赵传凯;;水下不分散、自流平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及应用现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11 方云辉;;新型混凝土专用引气剂的研制[J];福建建材;2010年03期
12 О.С.依万诺瓦;高九经;;掺外加剂高铝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J];中国港湾建设;1988年02期
13 李金旺;;对电水拌制混凝土增强效应的分析[J];混凝土;1989年01期
14 杨长辉;刘先锋;刘建;;碱矿渣水泥及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的研究进展[J];混凝土;2006年04期
15 林水俊;;浅谈水泥中影响管桩混凝土品质的几个因素[J];广东建材;2008年10期
16 方坤;刘厂建;陈鹏;;高性能混凝土浅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年11期
17 陈志雄;;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3期
18 田守龙;符东臣;;浅谈混凝土浇筑养护及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19 韩冬欢;;对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年30期
20 汤式强;;浅谈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J];科技信息;2009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岭;路来军;;耐海水腐蚀混凝土控制技术[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占亭;谢信全;姚泉智;;浅谈工地搅拌站自拌混凝土的控制要点[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3 王小林;;混凝土公司贯彻ISO9001标准的控制要点[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辛杰;牛鹏翔;;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施工技术控制措施[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5 杨春菊;;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A];海南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6 胡琳臻;曹保良;;浅议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7 韩娟;陈志华;王小盾;;清水混凝土及其工程应用研究[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马大勇;李长武;;聚羧酸减水剂在京津城际铁路中的应用[A];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桂玲;王玉岭;;混凝土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与思考[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马超云;;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渝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重庆分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萃;无机盐对混凝土孔结构和抗冻性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汪振双;架构混凝土基础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梁丽敏;生态种植型混凝土的制备、多孔结构及其伪装特性[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王军;相变控温混凝土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制备[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侯东伟;混凝土自身与干燥收缩一体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杨林虎;橡胶集料混凝土的微观解析及其结构理论的探索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李林;珊瑚混凝土的基本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李美利;混凝土潮湿养护效率的电阻率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黄文新;广州地铁混凝土结构在环境多因素作用下抗侵蚀耐久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边红武;脱水蛋白和CBF1转录因子对植物抗旱性和抗冻性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娇;混凝土骨料级配的抗冻性的分形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吴文选;内养护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鑫鑫;孔隙水对混凝土静力特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薛龙;混凝土的抗裂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5 陈烨;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的响应特征及性能变化的当量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陈骑彪;斜拉桥索塔混凝土防止开裂的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曼;受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邢琳琳;钢渣稳定性与钢渣粗骨料混凝土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丽娜;考虑应变速率影响的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试验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玉民;抗冻融混凝土的研究与制备[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斌;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利用与混凝土的使用安全[N];中国建材报;2011年
2 长弓;植物的抗冻性[N];中国气象报;2000年
3 馆陶县农研会 王智广;麦苗黄枯 原因有五[N];河北科技报;2006年
4 王军;冬季混凝土路面巧施工[N];伊犁日报(汉);2007年
5 刘伊婷;三种混凝土路面砖“短命”[N];中国质量报;2004年
6 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系 刘辰;混凝土抗冻等级确定方法及生产技术的商榷[N];伊犁日报(汉);2008年
7 刘克金;浅谈大直径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控制[N];伊犁日报(汉);2011年
8 ;混凝土耐久性的抗冻和碳化[N];中国建材报;2004年
9 ;小麦新品种[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5年
10 王惠明;引气剂对干粉砂浆的性能影响[N];中国建材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