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5083细晶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和多层结构成形工艺研究

闫洪华  
【摘要】: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组合技术在钛合金多层构件制造方面取得了发展,但仅就航空航天领域而言,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技术推动和需求牵引的双重作用下,开发现有材料的超塑性和其它连接技术与超塑成形的组合技术研究在宇航结构制造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满足现代飞行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开发铝合金的多层结构即可降低制造成本又可减轻重量。但由于铝合金的氧化膜问题使其不容易进行扩散连接,因而通过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成形铝合金的多层结构就比较困难。 5083铝合金是典型的Al-Mg系合金,具有高的物理性能和机械强度,并有优良的可加工性、抗腐蚀性、可焊接性及低廉的价格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等行业。本文以该合金为研究材料,尝试着采用激光连接代替传统的扩散连接并结合超塑成形的组合技术成形铝合金的多层结构。为此,本文详细地对5083铝合金的超塑性及其变形机理、热成形性能、激光焊接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使该合金获得良好热变形性能和焊接性能的工艺条件,从而为激光连接+超塑成形(LBW+SPF)组合技术成形铝合金的多层结构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初始的商业5083铝合金板晶粒比较粗大,其平均晶粒尺寸远大于10μm,通过热机械处理法获得了平均晶粒尺寸为3μm的细晶板。采用透射电镜对细晶5083在150~300℃温度范围内的退火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对组织超塑性有利的合适的退火温度为250℃。对细晶5083铝合金在温度为380~570℃和应变速率为4.17×10-4~1.0×10-2s-1的范围内进行了单向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应变速率下,温度在380~550℃范围时,材料的延伸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当温度升高到550℃时,材料的延伸率达到最大值530%;但当温度继续升高到570℃时延伸率反而下降;在同一温度下,材料的延伸率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增大。同时,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应变敏感指数m值。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了超塑变形过程中的液相行为和空洞行为。 为了进一步考察细晶5083铝合金的成形性能,对其进行了非等温拉深实验。研究了不同凹模温度、拉深速度以及压边间隙对该合金非等温拉深成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使该铝合金具有最佳拉深性能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200~300℃的温度范围内,细晶5083铝合金薄板的极限拉深比(LDR)随凹模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当凹模温度达到275℃时, LDR达到最大值2.9;当在较佳的凹模温度和不同的拉深速度下进行拉深时,细晶5083铝合金非等温拉深工艺在一定的拉深速度范围内对应变速率不敏感,当拉深速度≤2mm/min时均能拉深成功。 利用3kW的CO2激光器对细晶5083铝合金薄板进行了激光穿透焊实验研究,接头分别采用对接和搭接两种形式。实验结果得出了两种接头下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和接头的显微硬度分布规律。对对接焊试样进行高温拉伸结果表明:焊缝强度高于母材,破坏位置出现在母材一侧。对对接焊板材在500℃进行了自由胀形实验,得到了相对胀形高度为0.59的胀形件。对搭接焊试样进行拉伸结果表明:搭接焊试样在室温下的抗拉强度为186Mpa,约为非细晶母材在室温拉伸时的64%;而在500℃时搭接焊试样的抗拉强度约为细晶母材的91%。 根据对细晶5083铝合金搭接激光穿透焊的研究结果,采用获得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激光功率1200kW,焊接速率2mm/min,离焦量0,氩气保护)对不等厚的细晶5083铝合金板按照设计好的连接位置进行激光连接成多层结构,然后采用氩弧焊对多层结构进行封边并留出气道,最后利用超塑成形工艺成形了细晶5083铝合金的三层和四层结构。其中多层结构的面板厚度为1.1mm,芯板厚度为0.9mm。超塑成形工艺参数为:成形温度500℃,成形时间45min,成形压力为1.2MPa。分别分析了成形后的几种多层结构的面板与芯板厚度变化和面板与芯板、芯板之间的连接情况。结果表明:几种多层结构的整体成形均较好,它们的面板与芯板变形都比较均匀,各连接处的结合情况也都较好,几乎没有缺陷发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邢素丽,曾竟成,杨孚标,肖加余,江大志,彭超义;复合材料修复铝合金构件的刚度分析和试验验证[J];机械工程材料;2005年01期
2 ;非铁金属的焊接[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9年03期
3 ;北京赛福斯特在大厚度7050-T7451铝合金板焊接技术上取得突破[J];现代焊接;2009年11期
4 羡梦梅;铝合金靶板中绝热剪切现象与抗弹性能的关系[J];兵工学报;1983年03期
5 ;硬质铝合金板材[J];有色冶金节能;2002年03期
6 郭正华,李志刚,黄重九,董湘怀;润滑条件下铝合金板成形模拟中摩擦模型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15期
7 苏波;唐明章;;ARALL——一种新型的超混杂复合材料[J];化工新型材料;1987年07期
8 韩克昌;;铝合金的端面铣削加工[J];新技术新工艺;1989年06期
9 秦仕文;;长寿命电除尘器铝合金极板的使用[J];水泥;2008年01期
10 黄长清;陈婕;秦月;杨孝乐;闫豪;;5052铝合金板带热粗轧轧制力模型的研究[J];轻金属;2010年11期
11 胡星;赵亦希;李淑慧;林忠钦;;铝合金板在循环塑性变形下的韧性断裂行为模拟(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7期
12 高桥洋儿;王戈;;拉深成形用的铝合金板制造法[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6年10期
13 唐渝红;;LF21变形防锈铝合金引伸开裂分析[J];物理测试;1991年06期
14 马全仓;徐阳;廖佳;毛卫民;;国内外3104深冲铝板织构对比分析[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8年06期
15 张伟;李志刚;;铝合金板表面形貌模型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04期
16 姚春臣;陈静林;尹捷;章冬厚;;2A12铝合金板形件振动时效试验[J];新技术新工艺;2008年08期
17 苗彦民;宽刀精刨铝合金板材[J];企业技术开发;2002年06期
18 欧阳可居;董湘怀;陈吕罡;王勇;卿晏清;;鼓包竖板拉延成形的有限元模拟[J];金属成形工艺;2003年05期
19 张旦闻;刘宏昭;刘平;;裂纹柔度法在7075铝合金板残余应力检测中的应用[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6年02期
20 杨孚标;江大志;王遵;肖加余;曾竟成;;含中心裂纹铝合金板的复合材料补片单面修补效果[J];机械工程材料;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玉灿;赵建华;王贤锋;;带三缺口铝合金板断裂行为的研究[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梁重云;曾竞成;肖加余;高建军;;复合材料修补金属构件研究[A];第十四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葛连福;李宏;杨建华;;铝合金板和锌合金板屋面[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覃继宁;张荻;张国定;王文龙;Jae-chul Lee;;SiC颗粒增强6061铝基复合材料ECAP过程的织构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周建国;胡福增;吴叙勤;;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压材料的研究[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邢旭东;;铝合金机壳的几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性[A];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覃继宁;张荻;张国定;王文龙;Jae-Chul Lee;;SiC颗粒增强6061铝基复合材料ECAP过程的织构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8 俞瑾;陆延仁;张新建;;手伸肌腱吻合术后夹板的制做方法[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9 叶涛;;GFRP-Al复合板的疲劳特征微观研究[A];第二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佐晓波;蒋志刚;胡平;;铝合金舟桥甲板极限承载力的数值模拟[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正华;铝合金板温成形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闫洪华;5083细晶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和多层结构成形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朱耀;AA 7055铝合金在不同温度及应变率下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徐雪峰;5083铝合金力学性能及超塑性成形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王武荣;基于自适应模拟的变压边力优化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李毅;覆盖件用6000系铝合金粘性介质压力成形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陈明彪;铝合金轧制与多向限制变形微结构和织构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8 杨孚标;复合材料修复含中心裂纹铝合金板的静态与疲劳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张伟;铝合金板温成形接触和摩擦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遵;复合材料单面补强含裂纹铝合金薄板的残余热应力及其影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翠翠;5052铝合金冷轧织构与力学性能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王莹;铝合金宽板U形弯曲减薄规律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3 刘巧娣;2024铝合金的尺寸稳定化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挺;铝合金发动机罩外板的成形质量控制研究[D];西华大学;2013年
5 冯伟;6016铝合金热成形流变应力行为及合金件成形有限元模拟[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6 邢素丽;金属构件战伤的复合材料快速修复[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7 张仕娇;热处理对汽车车身用6022、6111铝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影响[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3年
8 陈芳芳;再结晶织构对铝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郭晓娟;搅拌摩擦焊中热过程数值模拟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10 贺小平;点支式玻璃板及铝合金板材的疲劳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蔺健 王强;中铝东轻公司铝合金板带生产线项目奠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2 金陵;鼎胜-加铝航空厚板项目接受国家评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胡兆珀;东北装备 装备东北 输出全国[N];科技日报;2005年
4 肖光鸿 李影;西南铝厚板生产线启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5 王强 记者  王玮;东轻大改造项目实施[N];黑龙江日报;2006年
6 龙电;东轻公司浇铸“国字号”铝业[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7 王讯;赣州铝业高精度铝合金板带项目进展顺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8 陈伟 崔燕方;优质PS版铝板基项目申报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9 小玉;世界铝业巨头牵手鼎胜铝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10 易汝;我国铝合金热轧产能严重不足[N];中国矿业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