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70铝合金厚板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的研究
【摘要】:
随着型号产品武器系统向大射程、高马赫数、高机动性、大型化、轻质化和快速化方向发展,要求不断采用新型材料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简称FSW)是一种新型固相连接技术,具有诸如焊接变形小、固相连接、节能、无裂纹和气孔等缺陷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造船、交通运输等部门获得大规模应用。本文针对20mm厚的2A70铝合金板材,从搅拌头设计,焊接工艺参数优化等角度,对FSW的焊接工艺及缺陷进行分析和研究。
设计了圆锥螺纹、三斜槽螺纹及三棱锥螺纹三种结构搅拌头,并进行了焊缝表观成形、接头内部焊接质量及力学性能等相关焊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三斜槽螺纹搅拌头的焊缝表观成形、接头内部质量控制及力学性能均相对较好,因此将三斜槽螺纹搅拌头作为后续研究的搅拌头。
田口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焊接速度、搅拌头旋转速度和搅拌头倾角。其中焊接速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搅拌头旋转速度。通过不同参数下对接焊接试件的焊缝表观成形、接头内部质量及力学性能的研究,在转速为300rpm,焊速为110mm/min,搅拌头的倾角设定为3°,压入深度为0.5mm时,接头的力学性能最高,此时焊缝接头强度系数可稳定达到86.7%。
分析了焊缝近表面分层、表面沟槽、未焊透、裂纹、隧道孔洞、夹杂、包铝层及弱结合等缺陷产生的机理,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达到减少焊接缺陷,提高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质量的目的。
|
|
|
|
1 |
;搅拌摩擦焊专题之搅拌头(上)[J];现代焊接;2006年07期 |
2 |
熊建坤;童彦刚;;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J];电焊机;2008年01期 |
3 |
李凡国;刘守法;;5083铝合金搅拌焊接头力学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4期 |
4 |
罗贤道;李文亚;余敏;陈亮;李京龙;;搅拌头及工艺参数对厚板7050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成形的影响[J];电焊机;2011年05期 |
5 |
刘小文;薛敬凯;马彩霞;;防锈铝搅拌摩擦焊接[J];焊接学报;2009年05期 |
6 |
李鲲鹏,郭伦春,万发荣,龙毅;2A1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接头组织与焊接工艺的关系[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5年01期 |
7 |
栾国红;胡煌辉;柴鹏;;搅拌摩擦焊——新型列车制造新技术[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6年04期 |
8 |
曹朝霞;刘书华;王德庆;;搅拌摩擦焊—一种新型固相连接技术[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9 |
刘小文,杨宁宁,陈丹,鄢君辉;L6-LY12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接技术[J];焊接学报;2004年05期 |
10 |
柴鹏;栾国红;;搅拌摩擦焊技术的新起点——钢的焊接[J];焊接;2007年02期 |
11 |
林三宝,张华,赵衍华,吴林,冯吉才;搅拌摩擦焊接塑性流体流动的常用研究方法[J];电焊机;2004年S1期 |
12 |
张敏;李波;;紫铜搅拌摩擦焊的温度场测试及数值模拟[J];江西电力;2008年03期 |
13 |
马宗义;;搅拌摩擦焊接与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科学观察;2009年05期 |
14 |
赵衍华,林三宝,吴林,贺紫秋;搅拌摩擦焊接过程流体数值模拟概述[J];电焊机;2005年08期 |
15 |
张昭;张洪武;;接触模型对搅拌摩擦焊接数值模拟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8年01期 |
16 |
刘小文,穆耀钊,杨宁宁,鄢君辉;T2-H62搅拌摩擦焊接技术[J];焊接学报;2005年09期 |
17 |
贺地求;马慧坤;;一种搅拌摩擦焊角接焊接外侧的方法[J];铝加工;2007年05期 |
18 |
贺地求;马慧坤;;搅拌摩擦焊角接焊接外侧焊方法[J];电焊机;2007年10期 |
19 |
刘会杰,冯吉才,陈迎春,藤井英俊,前田将克,野城清;5mm厚铝合金双面搅拌摩擦焊接[J];焊接学报;2004年05期 |
20 |
刘小文;穆耀钊;马彩霞;鄢君辉;;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技术[J];钛工业进展;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