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舞姬》与森鸥外的女性观

张立维  
【摘要】:森鸥外是日本明治、大正时代的小说家、翻译家、评论家、启蒙家、思想家,是与日本批判现实主义大作家夏目漱石齐名的大文豪。明治17年(1884),作为日本近代早期的公费留学生前往德国留学,调研和学习德国陆军卫生制度和军队卫生学。四年德国留学的经历对他的的文学创作,乃至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经过欧洲现代文明之风和文艺精神的洗礼,从小接受到的传统思想和教育理念开始动摇,其中之一的表现就是他进步的女性观念的树立。 德国女子解放团体领导者的演讲,引起了鸥外的共鸣和极大的兴趣,从此鸥外开始关注女性问题。回国后的他为维护女性权益问题积极奔走,引进和推广欧洲女性解放理论和女性文学作品,并多次在演讲中提倡女性通过接受教育获得就业的机会,如此才能经济和人格独立。这是森鸥外女性观形成的直接原因。森鸥外女性观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伴随其成长的以母亲为中心的家庭氛围,其勇敢坚强的母性光辉形象是鸥外对女性的最初印象。 在其代表作《舞姬》中,本论文试从分析女主人公爱丽丝人物形象和爱情观价值观入手,讨论其果敢、向往自由,寻求知识的教化,力求改变命运的坚毅一面,着重突出爱丽丝柔弱的外表下坚毅勇敢的爱情观。由此延伸至以爱丽丝为代表的近代社会中的女性群体在女子解放运动中的贡献和推动作用。体现森鸥外提倡真性情,主张恋爱自由,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没有自由和权利的女性们表达力挺和支持。另一方面对“伸张个性自由的精灵”爱丽丝与“工具”丰太郎的价值观和个性中的强与弱进行比较,两种势力的比较在两个人身上体现的尤为讽刺。社会和家庭没有给予爱丽丝们施展自己的舞台,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经济保障甚至衣食不保。恰恰是这些艰苦的环境让这些女子更加坚强,坚持自我,追求自由。人,也许的确是生来不平等的,但有些东西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比如人格。相比之下,从小丰衣足食,知识教养出类拔萃并出国深造的丰太郎,内心却充满各种各样的奢侈的矛盾、犹豫和彷徨,甚至是不负责任的卑劣。相比于唯唯诺诺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丰太郎,爱丽丝可以说是近代自由主义的象征。 在明治时代女性地位低下的背景下,鸥外不顾自身位高权重的敏感身份,以独树一帜的鲜明态度表达了对女性的声援。森鸥外借《舞姬》体现了提高女性地位维护女性权益的诉求,爱丽丝最后疯痴的悲惨结局是鸥外借题发挥的极致,批判和鞭策吃人体制的同时也引起了读者深深的反思。 森鸥外的女性观在《舞姬》等几部作品中都有很明显和深刻的体现,本论文旨在以《舞姬》为论述中心的基础上,最后得出结论《舞姬》女人公爱丽丝的人物形象体现了森鸥外主张女性人格独立、人性解放,重视女性教育,赞赏女性才能的女性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田蓓蓓;;物哀美的《舞姬》[J];思想战线;2010年S2期
2 赵文珍;;森鸥外《舞姬》中的功名与爱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3 陈生保;“犹有一双知已目,绿于春水绿”──从日本文豪森鸥外的一首词谈起[J];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04期
4 寇淑婷;;从森鸥外早期作品透析其创作的浪漫主义色彩[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年03期
5 孟庆枢;森鸥外与中国文学[J];日本学刊;1995年03期
6 李先瑞;谈近代日本历史小说创作的三种方法——以森鸥外、芥川龙之介、井上靖的历史小说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肖书文;;森鸥外《高濑舟》的寓意[J];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04期
8 清田文武;森鸥外的《混沌》与庄子[J];日本学论坛;2000年03期
9 刘琳;宋冠纯;;《舞姬》小赏[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0 刘立善;论森鸥外《信使》中关于爱与理智的思考[J];日本研究;2002年01期
11 王晓平;“双足”之学如长青之树──评陈生保《森鸥外的汉诗》兼论鸥外汉诗[J];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01期
12 市雄贵 ,王祖望;日本文学在苏联[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13 胡莉蓉;;森鸥外的历史使命感——从《舞姬》《阿部一族》《高濑舟》来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14 史小华;;近代自我的觉醒——《舞姫》主人公丰太郎人物形象解析[J];作家;2010年02期
15 吉川幸次郎,王益鸣;追悼郭沫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16 邢化祥;森鸥外和汉诗[J];中外文化交流;1995年02期
17 肖霞;;论森鸥外的早期文学创作——对生命价值的探求与“告白”[J];东北亚论坛;2006年02期
18 成然;;鲁迅与森鸥外:两种同中有异的浪漫[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9 王重远;;从鱼玄机看近代日本女性的情感抗争[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20 寺尾善雄;丁丽雅;;《舞女》与中国小说[J];世界文化;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我想到没有女人去的地方”——从《丧失为人资格》等看太宰治的女性观[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梁巧转;胡喆华;;女性观点与管理科学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高明霞;;马克思、恩格斯的女性观[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吕元明;;郭沫若的初期诗歌与日本和歌、俳谐及新体诗[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5 徐翔;;文学研究中的“相似因果性”批判——以对周作人女性观的研究为例[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韩晓莉;;从祁太秧歌看晋中社会女性观[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冯乐堂;;审美理想的信息载体——论郭沫若历史剧中为正义和理想而牺牲的悲剧女性[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8 王爱武;;坂口安吾小说《满开的樱花林下》考察——“山贼”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9 颜全毅;;百年越剧审美主体的独到性[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朱仰东;;宋江女性观漫谈[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锐;秦汉时期的女性观[D];西北大学;2003年
2 杜学元;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先秦至晚清)[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纪琳;论索尔·贝娄女性观的演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杨孝容;佛教女性观源流源流辨析[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李玉华;中世纪盛期西欧圣母崇拜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瑾;小泉八云的日本情结与文学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翔;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神话化现象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玲;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D];苏州大学;2006年
9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文娟;五四文学中的女子问题叙事[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维;论《舞姬》与森鸥外的女性观[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2 毛柳花;森鸥外的浪漫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继姝;森鸥外作品中的东西文化观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宋静;『舞姫』と『雁』から見られた森鴎外の自我意識の目覚め[D];河北大学;2011年
5 张岩;森鸥外の初期作品论[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曾欢;《舞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么淑云;森鸥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黑龙江大学;2013年
8 黄媛;愛情悲劇における罪悪と懺悔[D];西北大学;2012年
9 李星;森欧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雪;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译介活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铭;从女性观点出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2 卓凡;“快乐行动”映射新女性观[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秦志钰;女性观众为什么不买账?[N];文艺报;2004年
4 董炳月;四十亦惑[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叶渭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表现日本人心灵的精髓[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倪敏;北京演出市场渴望七月红火[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夏季100册”造热今夏日本书市[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女性观众有七大特点[N];文汇报;2001年
9 记者 李妍 整理;“三·八”单日档期日趋明朗[N];中国电影报;2007年
10 庄焰;和魂洋才——日本的文学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