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机制研究

陈晓华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资源枯竭、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涌现,随之,世界各国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有关环境问题的学术研究也日益增多,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现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以及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制约,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起源于国外,在国内起步时间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尚不成熟,从根源上来讲,我国缺乏一一套完整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制。本文基于博弈论理论、信息共享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工业共生理论等,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期得到有益的结论为我国绿色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提供指导,并为现有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提供必要的补充。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本文探讨了绿色供应链的形成、演进过程和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框架。界定了绿色供应链的内涵,总结了绿色供应链的特征,从内部动力、外部压力、技术和制度保障力以及绿色供应链自身动力四个方面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的形成过程,探讨了其不断发展演进过程,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整体框架。 本文设计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决策机制。明确了绿色供应链的决策主体即绿色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分析了绿色供应链决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明确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决策目标,设计了绿色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机制和绿色供应链决策权的分配机制,并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战略进行了规划。 本文设计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合作机制。从支持供应商原材料绿色创新和支持制造商产品绿色创新两个角度设计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合作机制。构建了供应商原材料绿色创新的供应链结构模式,并从wFqFC机制、wFqFF机制和wCqFC机制三个方面分别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合作机制;构建了制造商产品绿色创新的供应链结构模式,并从wFFqF机制、w~(FC)q~F机制和w~(FC)q~C机制三个方面分别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合作机制。 本文设计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约束机制。从提高原材料绿色度、降低EOL产品逆向回收成本和提高EOL产品回收量三个角度设计了成员企业在协同合作和非协同合作下的约束机制。 本文设计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界定了绿色供应链利益的内涵,明确了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的目的,设定了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原则,分析了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的要素,利用博弈论分析了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的方式,并设计了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的最优系数。 本文选取上汽通用五菱柳州生产基地的商用车绿色供应链为实证研究对象,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运用于汽车制造业的实践研究中,证明了该研究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和东;赵东安;;构建节约型社会中的绿色供应链[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汪岚;;探析绿色供应链[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员巧云;;企业需建“绿色供应链”[J];信息系统工程;2006年04期
4 王能民;杨彤;乔建明;;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工业工程;2007年01期
5 李胜军;;浅谈绿色供应链的构建[J];中国市场;2007年32期
6 陈爱云;;关于在现代企业中发展和推行绿色供应链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徐燕书;李学文;;绿色供应链 信任供应链[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5期
8 崔涛;;制造型企业绿色供应链实施探讨[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8年02期
9 毛晓萌;陈爱云;;如何在现代企业发展和推行绿色供应链[J];商场现代化;2009年01期
10 徐莉;库陶菲;朱同斌;;基于信任调节机制的绿色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J];技术经济;2009年03期
11 方灏;;浅谈绿色供应链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09期
12 张秀萍;徐琳;;绿色供应链研究评述[J];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13 陈乐;;绿色供应链风险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33期
14 朱敏慧;;打造绿色供应链[J];汽车与配件;2010年14期
15 张艳丽;;浅析绿色供应链[J];物流科技;2011年09期
16 韩哲英;;林业绿色供应链战略环境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1年05期
17 唐丁丁;;以绿色供应链发展带动我国产业升级[J];经济;2012年03期
18 牟小俐;孙艳华;;绿色供应链信息集成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2年23期
19 曾金盾;;绿色供应链定价机制研究现状探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0 翁金林;绿色供应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卢岚;王令东;王明华;;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尚庆琛;;基于环境经济学的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A];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石化杯”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杜红梅;;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下游零售商定价决策模型[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平;吴洪乾;;构筑生态纺织品绿色供应链初探[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5 韩平;吴洪乾;;突破绿色壁垒,走向世界舞台(构筑生态纺织品绿色供应链初探)[A];山东纺织工程学会十一届第三次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4年
6 曹柬;杨艳;叶枫;;基于ANP的绿色供应链战略决策模型研究[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慕庆国;;基于战略的物流与环境的研究[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柬;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决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金常飞;基于博弈视角的绿色供应链政府补贴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陈晓华;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4 谭丹;集成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5 刘明;绿色供应链核心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与协调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Ngongo Ngoy Jody;[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徐爱;家电产业绿色供应链定价的博弈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芹芹;绿色供应链企业的定价与绿色创新决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9 李丹;大型煤业集团煤炭绿色供应链系统构建与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10 李滢棠;果蔬绿色供应链协同决策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宏亮;电子企业绿色供应链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陈琛;绿色供应链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朱林;核电燃料绿色供应链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4 温宏博;绿色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5 陈乐;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张清华;绿色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艳萍;广西传统制造业绿色供应链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0年
8 宋晋丰;基于工程总承包的建筑绿色供应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广鹏;基于绿色供应链企业合作满意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郭婷婷;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型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屏;打造绿色供应链[N];国际商报;2006年
2 路敏 记者 李丽云;“绿色供应链”有望破解制造业困局[N];科技日报;2007年
3 冯晶;直击软竞争力倡导绿色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07年
4 记者 赵环宇;政采是绿色供应链的重要驱动[N];中国财经报;2011年
5 沈则瑾;打造企业“绿色供应链”[N];经济日报;2011年
6 祥初;将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N];人民邮电;2014年
7 CUBN记者 邓昕睿;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 履行环境社会责任[N];中国联合商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凌维;绿色供应链打造数字中国[N];中国工业报;2006年
9 田闻道;工业信息化催生绿色供应链[N];光明日报;2006年
10 王迅;中国制造业走进绿色供应链时代[N];科技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