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宽带热连轧机板形板凸度设定模型及工业应用研究
【摘要】:板形是板带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而板形控制是板带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满足现代板带生产的高质量和高生产率,不仅要求板形控制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在线可调性
辊系变形是板形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准确计算轧辊弹性变形是实现良好板形控制的前提之一。轧后带材的板凸度和板形受很多复杂因素,如轧制力的分布、来料板形状况、轧辊状况(原始辊型、热凸度、磨损量等)、金属的流动情况,机架间的张力等因素的影响。上述多数影响因素在轧制过程中不断变化,并且无法在线检测。因此根据轧制的物理过程,建立正确、合理的数学模型,是提高板形设定系统精度的前提条件。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很多重要的板形理论问题和工程实际问题都采用影响函数法和数值计算法处理轧辊的弹性变形。这两种算法因其存在大量迭代计算,因而计算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在线设定系统对计算时间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和分析现有各种轧辊弹性变形理论,本文采用解析算法假设辊间接触压力分布形式从而建立辊系弹性变形模型。然后通过和现有模型的比对,选择出最合适的压力分布形式,进而建立新的板形计算模型。最后将针对目前国内中宽带热连轧机的现状,建立弯辊力设定计算模型,并进行工业试验。通过对计算时间和板凸度实际测量,表明此弯辊力设定计算模型能满足工业在线应用的需要,并能保证热轧带钢的板凸度及板形质量。
|
|
|
|
1 |
戚向东;董志奎;岳晓丽;连家创;张文志;;1780热连轧机精轧机组辊型优化技术的设计及应用[J];钢铁;2010年10期 |
2 |
郭忠峰;徐建忠;刘相华;王国栋;;热连轧机CVC轧辊横移位置计算[J];轧钢;2006年04期 |
3 |
姜正连,王倩,朱红斌,王国栋,张强;工作辊横移式四辊轧机的板凸度模拟模型[J];钢铁研究学报;1991年02期 |
4 |
高增伟;辊式连铸轧铝板带厚差及板凸度的控制与调整[J];轻合金加工技术;1998年08期 |
5 |
党军;提高中厚板成材率的低成本策略[J];江苏冶金;2000年01期 |
6 |
刘新宇;2500mm四辊精轧机的板型控制与改善[J];江苏冶金;2000年05期 |
7 |
彭艳,刘宏民;HC轧机板形板凸度控制特性的计算机模拟[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07期 |
8 |
姜正连;朱伏先;王国栋;张强;言果威;母青山;韩力;吴国良;;CVC轧机板形控制特性的实验研究[J];钢铁;1991年05期 |
9 |
胡衍生;程晓茹;李虎兴;庞先进;商存亮;刘微;周敏;;辊型设计中减小板凸度的处理方法[J];冶金设备;2006年03期 |
10 |
滕达;党军;;提高炉卷轧机成材率的对策[J];南钢科技与管理;2008年01期 |
11 |
解恩普,高小雅;带钢热连轧机前馈厚度最优控制[J];冶金自动化;1986年03期 |
12 |
刘立忠,吕程,赵启林,刘相华,王国栋;CVC热连轧精轧机组板形计算软件的开发[J];钢铁研究;2000年02期 |
13 |
朱鹏举;;中厚板轧机的板形与板凸度控制[J];江苏冶金;2005年06期 |
14 |
马正贵;;中厚板轧机的板形控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5 |
;北京钢铁学院试验成功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热连轧机[J];冶金自动化;1976年01期 |
16 |
王国栋;;现代热轧带钢生产技术(4)——板形和板凸度控制技术[J];轧钢;1990年02期 |
17 |
楼志明;;热连轧机设置定宽压力机工艺可行性探讨[J];宝钢技术;1992年03期 |
18 |
陆道成;吴钢;林有祚;林中;;堆焊技术在板带热连轧机支承辊上的应用[J];上海金属;1993年05期 |
19 |
王立平,王贞祥,刘建昌,詹德浩,武玉新,侯克封,张进之;热连轧机厚度最优前馈控制研究[J];控制与决策;1995年03期 |
20 |
王成山;;制罐料热轧生产的温度和板凸度控制[J];有色金属加工;199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