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谱与全色遥感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摘要】:随着各种新型遥感卫星传感器的不断涌现,可用的多光谱、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数据日益剧增。如何从这些遥感图像数据中合理的提取和整合出有效信息,以克服单一图像数据本身的局限性,最终实现对观测目标的准确表达,成为研究的热点。遥感图像融合技术是满足此要求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并且对图像后期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以及目标对象的识别、检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在基于像素级融合的基础上,以遥感图像中多光谱图像和全色图像为例,研究如何在尽可能降低光谱信息损失的前提下,提高多光谱图像空间特征的融合算法。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系统介绍了遥感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指出了目前融合算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而对融合评价准则和几种常见的融合方法做了概述,并通过仿真实验定性、定量地分析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其次,在分析小波多分辨率特性和优势的基础上,针对现有àtrous小波融合算法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研究了一种结合àtrous小波变换和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的融合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增强空间几何特征和保持光谱辐射特性方面有了很好的改善。
最后,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中具有多方向性、平移不变性的非下采样方向分解,结合àtrous小波变换的优点,得到一种基于àtrous小波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针对两幅原图像变换所得的高频分量,提出一种新的细节提取方法。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
|
|
1 |
石爱业,徐立中,黄风辰;一种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1期 |
2 |
徐宁;李园园;;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综述[J];科技信息;2010年15期 |
3 |
马艳军;徐立中;汤敏;黄凤辰;马贞立;;遥感图像融合的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8年11期 |
4 |
凌静;徐立中;石爱业;黄凤辰;汤敏;;一种基于Choquet模糊积分小波系数选择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J];遥感学报;2009年02期 |
5 |
史榕;许惠平;陈华根;;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及融合质量评价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6 |
李新;秦世引;;一种具有高保真度光谱的遥感图像快速融合法[J];宇航学报;2010年08期 |
7 |
苏冬雪;吴小俊;;基于区域颜色校正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8 |
陈大可;王坷;;基于NSCT的遥感图像模糊推理融合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9年12期 |
9 |
曹闻,张勇;基于小波包变换与IHS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J];测绘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0 |
申雪琴;何同弟;;基于Curvelet变换的自适应遥感图像融合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年06期 |
11 |
王相海;魏婷婷;周志光;;Contourlet方向区域相关性的遥感图像融合[J];遥感学报;2010年05期 |
12 |
邓磊,陈云浩,李京,陈志军;可调节自适应遥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05期 |
13 |
李弼程,魏俊,彭天强;基于IHS变换与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3年03期 |
14 |
牛凌宇;多源遥感图像数据融合技术综述[J];空间电子技术;2005年01期 |
15 |
付炜;裴欢;廖晓玉;白超;高现文;田贺;朱琼瑶;;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的数据同化算法[J];自动化学报;2011年03期 |
16 |
赵喜清;张延军;冯贵良;兰安怡;米海英;;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遥感信息融合处理[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11期 |
17 |
马艳军;石爱业;徐立中;;基于区域特性选择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7年02期 |
18 |
于浩;张晓萍;杨勤科;崔健;李锐;;基于双树复小波的遥感图像融合[J];遥感信息;2008年05期 |
19 |
余坤勇;刘健;缪丽娟;张江河;;基于地物特征的遥感图像融合效果[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20 |
李国新,王汝霖,王国宇,宫明举,田玉周;基于DCT的遥感图像融合[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