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b_3及Li填充CoSb_3化合物的高压合成及热电性能研究
【摘要】:方钴矿材料因发现于挪威的Skutterud而得名。以二元CoSb_3为基体的方钴矿晶体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载流子输运性能,同时通过选择合适的填充原子,其热输运性能也可以得到很大的优化。这种材料因此成为最具潜力的热电材料之一,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们在实验中采用高压烧结与氩气保护退火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致密的n型单相CoSb_3块材,并进行物理性质和热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773K下退火的样品室温下载流子浓度为~1019cm~(-3),功率因子S~(2)σ在423K时达到1900μWm~(-1)K~(-2),室温热导率处于9~10Wm~(-1)K-1范围内,ZT值在523K时达到最大,为0.15。与其它热电材料相比,较高的热导率是限制CoSb_3热电性能的主要障碍。
为了降低材料的热导率,我们尝试了首先将单相的CoSb_3通过球磨纳米化,再使用高压烧结的工艺将纳米粉体制备成块材。由纳米晶粒粉体烧结成的块材的热导率下降到原来的1/4,然而材料的功率因子也降低了很多。总体效果上,材料的热电优值并没有得到改善。这也表明了影响ZT值的三个因素Seebeck系数、电阻率和热导率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不影响材料功率因子的前提下,可以在方钴矿CoSb_3的二十面体笼形空隙中引入填充原子,通过填充原子的无序振动,有效的散射CoSb_3的晶格声子,从而降低材料的热导率。这种“声子玻璃电子晶体”的思路广泛应用于CoSb_3类热电材料的合成。然而常规的制备方法耗时长(一般在10天左右),可选择的填充元素种类有限,这些因素都制约了CoSb_3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根据陈立东等人提出的FFL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了最轻金属元素Li填充CoSb_3结构的化合物Li_yCo_4Sb_(12)(0≤y≤1)在压力0-20GPa所对应的填充分数。通过对计算所得到的形成焓ΔG3随着压力和填充分数的变化规律,得出在12GPa时LiyCo4Sb12化合物开始形成,其中y=0.25,随着压力的增加,y逐渐变大并在20GPa时达到了0.85。从理论上验证了在压力作用下能够获得Li填充的方钴矿化合物Li_yCo_4Sb_(12)。
以上述理论计算为依据,采用高压烧结方法,我们首次成功制备了Li填充的CoSb_3化合物,并对其晶格结构、输运性能及热电性能做了较细致的研究。Li填充的CoSb_3样品具有很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大大提高了样品室温的功率因子。同时,具有较小离子半径的Li原子在CoSb_3空隙中的爱因斯坦振动,有效的降低了CoSb_3的晶格热导率。两者结合,使Li_(0.36)Co_4Sb_(12)样品在700K时的热电优值ZT达到最大的1.3。
采用与Li填充实验相同的实验条件,制备了Pb填充的CoSb_3化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对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并测试了室温的电阻率和Seebeck系数随Pb配比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进一步优化其热电性能的可能途径。
|
|
|
|
1 |
李健;严军;邓元;;Ca_3Co_4O_9陶瓷的合成及热电性能[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2 |
曾令可;刘涛;漆小玲;;Ca_3Co_2O_6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材料导报;2008年10期 |
3 |
张联盟,沈强,李俊国,王国梅,涂溶,陈立东,平井敏雄;Sn离子注入PbTe的热电性能和结构[J];物理学报;1999年12期 |
4 |
张久兴,张隆,路清梅,刘科高,刘丹敏,周美玲,左铁镛;N型La_(0.9)Ni_xCo_(4-x)Sb_(12)化合物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4年01期 |
5 |
刘晓虎,赵新兵,倪华良,陈海燕;快速凝固和热压高锰硅的微观结构和热电性能[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4年02期 |
6 |
邢学玲;闵新民;张文芹;;钴酸盐类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2期 |
7 |
许高杰;李亚丽;蒋俊;段雷;李志祥;王琴;李勇;崔平;;Fe掺杂对Bi_2Sr_2Co_2O_y热电性能和自旋关联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2期 |
8 |
李珺杰;唐新峰;;不同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热电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
9 |
周楠;陈刚;;SrO(Sr_(1-x)La_xTiO_3)_n(n=1,2,∞)热电性能与电子结构的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年03期 |
10 |
朱铁军,赵新兵;β-FeSi_2热电材料的性能优化及测试方法[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4期 |
11 |
肖承京;杨君友;朱文;鲍思前;樊希安;段兴凯;;半导体纳米薄膜热电性能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3期 |
12 |
李中华;陈刚;裴健;刘璞生;;层状钴氧化物Bi_(2-x)Ag_xSr_2Co_2O_(8-δ)的高温热电性能及XPS研究(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8年06期 |
13 |
张晓军;应鹏展;崔教林;付红;颜艳明;;不同Zn含量的GaSb热电半导体及其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
14 |
;美国改良普通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性能高达90%[J];纳米科技;2011年01期 |
15 |
马秋花;张景丽;王改民;路朋献;侯永改;;Na量变化对Na_xCoO_2(x=0.5,0.6)陶瓷电子结构的影响[J];中国陶瓷;2011年03期 |
16 |
付红;应鹏展;崔教林;颜艳明;张晓军;;添加Sb的Ga_2Te_3合金热电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5期 |
17 |
杨磊,张澜庭,吴建生;致密度对填充skutterudite化合物La_(0.75)Fe_3CoSb_(12)热电性能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
18 |
张飞鹏;张忻;路清梅;张久兴;;Ca(Na)-Co-O基热电氧化物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07年09期 |
19 |
况学成;郝恩奇;;热电材料及其研究现状[J];中国陶瓷工业;2008年05期 |
20 |
冯金;宋英;卢艳;王福平;;层状钴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结构调控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年1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