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光纤式涡街流量测量技术的研究

林晓琳  
【摘要】:卡门涡街独有的流体振荡特性,使涡街流量计成为流量测量仪表家族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涡街流量计是根据流体振动频率与流速有对应关系的原理来工作的。涡街流量计因具有量程范围较宽、精确度较高、无可动部件、结构简单等特点而受到青睐。光纤涡街流量测量系统充分发挥了光纤的抗电磁干扰特性和涡街流量计的高精度特性,更适合测量易燃易爆气体。但是,工业生产中流体种类繁多、工作条件复杂,虽然已经有很多种流体参数测量的方法和仪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实际问题急待解决。 本研究旨在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光纤涡街流量测量系统,适用于易燃易爆的流体的流量检测,并能达到一定的测量精度要求。文章首先结合光纤涡街流量测量的特点和光纤光栅涡街流量计的原理,阐述了光纤涡街流量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涡街信号的特性并对涡街信号的主要待测特征量进行了测算,然后建立了定常条件下紊流状态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的建立对后面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的选择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其次对光纤涡街流量测量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结构设计,包括探头设计、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等,并提出了系统的优化方案。 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光纤作为敏感元件,应用于涡街流量测量中。本文从晶体物理学、流体力学以及波动光学等角度分别分析了流体对光纤的作用以及光波导光强损耗的机理。通过对流场的流体力学分析以及涡街信号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光纤涡街流量测量系统的原理,并且建立了定常条件下紊流状态的光纤涡街流量信号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的建立为后面的光纤探头设计、信号处理方法的选择上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2.对涡街流量的待测频率范围和光电转换后的电信号交流成分的幅值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光纤受力的安全性,确保在流量过大、流体冲击力过强的情况下,光纤不会发生断裂。 3.对光纤涡街流量测量系统进行了整体的设计。主要包括壳体结构的设计、光纤的选择、光电接收系统和光源的选择、光纤探头固定的位置以及后续处理电路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涡街发生体在涡街场中的特性,设计出了性能较好的梯形锐角弧状涡街发生体。提出了以DSP为数据处理中心,以单片机为控制中心的双处理器运算系统,并在结构方面提出了系统的优化方案。 4.在分析了涡街信号组成的基础上,采用谱分析、自适应滤波以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采集到的涡街信号进行处理,主要针对低频率信号的去噪工作展开。同时在谱分析的基础上,对多种离散频谱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数学推导,并对各种算法的特点及其在涡街流量检测技术中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讨论,并根据涡街信号的特点,确定了具体的频率校正算法。对实验室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证明了研制系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安明,郭科社,胥奎,龚昌泽,邓德华,王家春;LUGB-33-30型智能涡街气体流量仪在煤矿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6期
2 姜仲霞,刘玉萍,刘桂芳,张川潮,蔡孝国;涡街差压质量流量计的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5年06期
3 武作兵,凌国灿;Kàrmàn涡街流场的定性分析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4年03期
4 何离庆,胥斌,刘琼荪;基于小波分析的受扰涡街流量信号处理[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S2期
5 李永光,林宗虎;流动方向对三角形柱体气液两相涡街的影响[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6 王立泰,李学南;在检测与控制回路中用涡街流量计代替孔板及差压流量计(二)[J];中国仪器仪表;1996年02期
7 王冶;用涡街流量计代替孔板流量计的探讨[J];工业计量;1997年02期
8 贺寿庆;涡街流量计与孔板流量计经济效益比较[J];黑龙江石油化工;1995年02期
9 李瑞衡;谈涡街流量传感器检定中存在的问题[J];计量技术;1995年05期
10 张涛,王超,李刚;具有仪表系数非线性补偿功能的涡街流量变送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9年04期
11 杜清府;压电晶体式涡街流量传感器放大电路的设计[J];自动化仪表;2005年03期
12 ;简述双发生体压电应力式涡街流量计[J];电力标准化与计量;1994年01期
13 王萍;LUGB系列涡街流量传感器(变送器)设计选型资料(一)[J];电子仪器仪表用户;1996年03期
14 王京安;涡街流量传感器应用问题的探讨[J];城市管理与科技;1996年03期
15 谢正武,卢家才,苏新军,林宗虎;气液两相流中顺列管束涡街特性实验研究[J];化学工程;2000年06期
16 林敏;基于谱分析的涡街流量信号处理[J];仪表技术;2005年03期
17 夏士智 ,须龙涛;涡街式流量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6年01期
18 朱克勤,Obermeier F.;卡门涡街与翼型的相互作用(英文)[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2年04期
19 张智霞 ,杨永恒 ,杨永彬;涡街流量仪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中国计量;2002年02期
20 黄丹,陈昕,周康源;利用MSP430芯片实现小波变换对涡街信号的去噪测量[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莉;胡建人;秦会斌;;基于FFT与STM32 MCU的涡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何离庆;胥斌;刘琼荪;;基于小波分析的受扰涡街流量信号处理[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控技术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许爱霞;;超声涡街热量表的应用优势[A];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与节能改造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辛晓峰;柳阳;孙德军;;局部加热圆柱绕流的数值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吴锤结;王亮;;完全消除圆柱绕流振荡尾迹的动波浪壁流动控制[A];第十届全国分离流、旋涡和流动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吴锤结;王亮;;消除圆柱绕流振荡尾迹的动波浪壁流动控制[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7 贾来兵;尹协振;;串行排列细丝间的相互作用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8 武作兵;;平面尾流中粒子与旋涡的相互作用[A];第十届全国分离流、旋涡和流动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李健全;赵金红;王新;;涡街流量计及其在线检测和修复[A];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苑明顺;;圆柱绕流二维大涡模拟与涡量耗散[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晓琳;光纤式涡街流量测量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2 王汉封;有限长方形柱体尾流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贾来兵;二维流场中板状柔性体与流体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彭杰纲;旋涡型流体振动流量计流体振动特性仿真及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陈晓春;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涡模拟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基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辛晓峰;可压缩绕流的热控制和整体稳定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马龙博;油水两相流量测量研究及在三相流量测量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8 潘定一;基于沉浸边界法的鱼游运动水动力学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马秀清;双螺杆挤出过程轴向循环流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
10 袁月明;气吸式水稻芽种直播排种器的理论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丹;涡街信号智能处理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2 刘婧媛;涡街信号数字处理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蒋莉;基于STM32的低功耗涡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鹏民;涡街电磁流量计机理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5 孙丽;低功耗多变量涡街变送器的研制[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6 齐海燕;双通道气体质量流量计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7 王敏;光纤涡街流量计的原理与结构设计[D];吉林大学;2007年
8 马昕霞;气液两相绕流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9 刘巍;垂直管内绕圆柱流动特性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06年
10 李立平;多变量涡街变送器数学模型的建立及软硬件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HXLL智能液体流量计[N];中国水利报;2004年
2 武少州 杨杰敏;山东华能威海电厂采用两手段 用水降一半[N];中国水利报;2004年
3 尹起浩;外供能源如何钳住“出血点”[N];中国石化报;2005年
4 记者 李峒峒;艾默生加速拓展中国市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娅莉;流量专家的流金岁月[N];中国质量报;2004年
6 孙广明;科研成果“无缝”对接市场[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奏响创新的主旋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刘益广;让春兰与世界零距离[N];市场报;2002年
9 记者 曲京佳;艾默生亚洲流量技术中心在南京运营[N];中国化工报;2008年
10 王玲玲 谭论;创造出多项“国内第一”[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