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抽油机井油管柱螺纹连接强度与寿命可靠性分析

冷陆游  
【摘要】:相比其他采油方式,抽油机井中油管的失效率最高,而油管的失效是导致抽油机井检泵的重要原因之一。油管失效由多种因素造成,油管柱的使用寿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随机变量。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螺纹连接部位是油管的薄弱环节,近80%的失效发生在此处。本文针对目前抽油机井油管破断日益增加的实际,重点开展油管柱螺纹连接强度和疲劳寿命可靠性预测研究,为油田根据生产实际合理选用油管及更新油管提高使用寿命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结合抽油机井工作原理和油井作业参数对油管柱环境载荷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油管柱力学模型;基于多相流理论分析了油管内及油套环空内液体压力随深度的变化;根据油管柱轴向振动的波动方程,建立了油管柱轴向载荷分布规律的仿真模型,对油管柱轴向载荷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动液面、含水率和冲次对轴向载荷都有一定影响,其中动液面影响最为显著。 应用组合厚壁筒理论建立了油管锥螺纹连接在机紧圈数、内外压和轴向拉力作用下的连接应力应变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加载顺序对油管螺纹接头应力应变的影响;以塑性变形区域随上卸扣次数增加而导致破坏为研究点,讨论了加载次数对油管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比例加载条件下,加载顺序对塑性区域扩大没有影响,而对塑性区域应力应变有一定影响,21/2″J55油管接头上卸扣三次后已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应重新车螺纹。 以J55API非加厚圆螺纹油管接头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对油管圆螺纹连接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其在机紧圈数、内外压、轴向拉伸载荷、循环载荷和复合载荷作用下的油管螺纹连接力学特性。得到了机紧扭矩随上扣圈数、危险点处应变随轴向载荷及危险点处的应变幅随循环载荷幅的变化关系。 运用局部应力应变法建立了螺纹接头危险截面疲劳寿命的计算模型;基于可靠性理论,建立了寿命的可靠性预测模型,利用VB6.0语言开发了《抽油机井油管柱疲劳寿命可靠性预测软件》,实现了对油管柱螺纹连接疲劳寿命的可靠性预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世民;李海琴;闫新明;张胜利;;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极限值的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13期
2 董世民;邢明明;张红;柴国红;;基于系统效率最高的抽油机井合理流压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陈力,刘恩,何富君;油管柱在抽油过程中的应力测定[J];石油机械;2000年07期
4 张耀林;;一起下油管作业事故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1992年06期
5 江勇;环行测试过程中电缆(或钢丝)缠绕油管问题的讨论[J];测井技术;1986年02期
6 阎相祯,孙能福;注水油管柱轴向位移分析[J];石油机械;1997年04期
7 杨广;韩建新;;抽油井防漏防气管柱的研制与应用[J];新疆石油科技;2002年03期
8 刘合;王素玲;;用有限元法预测抽油杆柱与油管柱偏磨点位置[J];石油学报;2008年01期
9 张健;;LP-90型油管柱试压装置的研制[J];石油矿场机械;2006年03期
10 赵淑敏;;抽油机井工况诊断方法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11 龚伟安;液压下的管柱弯曲问题[J];石油钻采工艺;1988年03期
12 王殿科;直井中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扶正问题[J];石油机械;1992年07期
13 杨玉生;;单吊卡起下油管作业工艺探讨[J];石油矿场机械;2008年01期
14 王勇;刘蜀知;李刚;王志刚;;油气井管柱伸缩接头应用分析[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0年01期
15 王海波;刘建英;冯益富;钟银;;温米油田抽油机偏磨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的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9期
16 王海波;冯益富;;温米油田抽油机偏磨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的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2期
17 黄满良;张广叶;王晓梅;张东亭;韩莉;刘长军;高宝;;不同压差下组合油管柱最大下入深度的图解法[J];石油矿场机械;2007年08期
18 王晓荣;甘庆明;;抽油机井油管锚定必要性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07年10期
19 刘巨保;王秀文;岳欠杯;黄金波;;受压油管屈曲变形与内外层杆管接触分析[J];力学与实践;2011年03期
20 周广厚;采用螺杆泵举重油[J];国外油田工程;199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永新;吕永成;马继汇;;计算机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仿真中的应用[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张超;陈武;;大型复杂引水系统一般特性及运行调度仿真模型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3 赵远萍;闫强;舒华英;;公共危机伪信息扩散模型及仿真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国华;薛正辉;李伟明;刘瑞祥;;超低副瓣天线平面时域近场测试的仿真模型[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刘付显;邢清华;;具有专家系统支持的防空作战仿真机理研究[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6 陈庭;余顺;李志明;;Open Inventor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的应用[A];12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湖北省论文集[C];2006年
7 张姝;李昕;尚晓航;;手枪握把的计算机仿真建模问题的研究[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8 董振刚;李洋;崔海清;;抽油机井抽汲参数优化设计方法[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9 杨江;李治;;基于回归与Bootstrap方法的仿真模型确认[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陈建华;徐大林;程颖;刘传亮;;永磁同步电机速度伺服系统设计与仿真[A];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04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鹏;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数值模拟分析与试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邱奇;基于多Agent系统的企业组织学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永先;车辆路径问题的仿真模型及优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沙云飞;人群疏散的微观仿真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5 刘晓峰;区域动态规划与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6 赵海波;空气源燃气机热泵的仿真优化及实验验证[D];天津大学;2007年
7 张琦;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乘客与环境交互理论[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苏年乐;仿真模型可移植性规范的多核并行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赵启成;抽油机井油管失效机理及事故预防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李东;铁路集装箱调运的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D];东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抽油机井成组变频测控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王为;奔驰车模经典流传[N];中国商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何苗 见习记者 陈景清;益智玩具:让人身心俱动[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4 张山;中国古建仿真模型出口大有作为[N];国际商报;2006年
5 辛海强;新疆制作完成高精度数字三维地形仿真模型[N];中国测绘报;2007年
6 白春妮;为城市暴雨积涝监测添“鹰眼”[N];中国气象报;2008年
7 苑希民;防洪减灾中的仿真系统[N];中国水利报;2004年
8 深圳市注册资产评估师协会秘书长 王毅;企业价值评估的灰色预测及仿真模型[N];中国财经报;2006年
9 通讯员 修蕾 张艳;节电1200万度的秘密[N];大庆日报;2010年
10 李家齐;仿真技术:物流系统中的助力[N];国际商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