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中轴向运动薄板的分岔与混沌动力学研究
【摘要】:轴向运动体系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程中广泛存在,从随处可见的手扶式电梯、传输带、锯片和纸张到富含高科技含量的柔性航天器和柔性机械臂,轴向运动体系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磁弹性理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对磁场中轴向运动体系非线性振动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论文主要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磁场中轴向运动条形薄板的分岔与混沌进行分析。
首先,基于薄板理论,考虑几何非线性因素,在给出薄板运动的动能、应变能及外力虚功的基础上,应用哈密顿变分原理,得到了磁场中轴向运动薄板的非线性磁弹性振动方程。基于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并考虑相应的电磁关系式,推得磁场环境中轴向运动板满足的电磁力和电磁力矩表达式。
其次,针对横向磁场环境中对边简支约束条形板的主共振,应用多尺度法对系统呈现的弱非线性问题进行求解,得到相应分岔相应方程;针对系统在硬激励作用下的超谐波和亚谐波共振问题,采用改进的多尺度法对系统呈现的强非线性问题进行求解,得到相应分岔响应方程。再采用奇异性理论,得到稳态运动下的系统主共振、超谐波共振和亚谐波共振普适开折对应的转迁集。
最后,针对主共振、超谐波共振和亚谐波共振问题,通过算例,得到以磁感应强度、轴向运动速度、激励力幅值、轴向拉力和激励频率为分岔控制参数的分岔图、最大李雅普诺指数图和庞加莱映射图等计算结果。讨论了不同分岔参数对系统呈现的周期、倍周期和混沌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相应参数的改变可实现对系统复杂动力学行为的控制。
|
|
|
|
1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01年06期 |
2 |
杨志安;李文兰;席晓燕;;Winkler地基上四边自由矩形薄板的3次超谐波共振与奇异性[J];工程力学;2006年10期 |
3 |
陈予恕;;奇异性理论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应用进展[J];科技导报;2009年02期 |
4 |
陈予恕,詹凯君,Langford,W.F.;参数振动系统亚谐共振理论的新结果:退化分叉解[J];振动工程学报;1990年02期 |
5 |
叶敏,张伟亿;具有摩擦支承边界矩形薄板的局部分岔(英文)[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2年02期 |
6 |
胡宇达,杜国君,王国伟;电磁与机械载荷作用下导电梁式板的超谐波共振[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4年04期 |
7 |
赵杰民;;关于超谐波共振问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期 |
8 |
赵跃宇;李永鼎;王连华;康厚军;;悬索的超谐波共振与1:3内共振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年02期 |
9 |
周良强;陈芳启;;拱型结构在参、强激励下主共振情形的分叉分析[J];机械强度;2008年03期 |
10 |
张琪昌;张翠英;何学军;;索结构风雨振局部分岔[J];天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
11 |
赵伟东;;周边夹紧圆板在横向激振力作用下的4倍超谐波共振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
12 |
陈贵清;董保珠;;应用奇异性理论分析水电机组的振动稳定性[J];唐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13 |
陈贵清;董保珠;邱家俊;;电磁作用激发的水电机组转子轴系振动研究[J];力学季刊;2010年01期 |
14 |
刘巍;刘双军;王福吉;贾振元;;超磁致伸缩薄膜悬臂梁的非线性振动特性试验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0年10期 |
15 |
胡宇达;赵将;;横向磁场中导电圆柱壳体的超谐波共振[J];机械强度;2011年01期 |
16 |
王德石,陈予恕,王良桂;一类参数激励与强迫激励并存的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叉[J];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17 |
毕勤胜,陈予恕,吴志强;强Duffing系统的局部分岔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6年09期 |
18 |
杨志安,邱家俊,李骊;三圆盘扭振系统主共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8年06期 |
19 |
李欣业,陈予恕,吴志强;双重内共振系统非线性模态分岔的奇异性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2年10期 |
20 |
杨志安,李文兰,邱家俊;多重共振系统的分析方法[J];唐山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