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GM(1,1)模型的优化及其应用
【摘要】:灰色预测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其核心模型包括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由于该模型所需样本数据少,计算简便,因此比传统的预测方法更具优越性,已经在国民经济,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但GM(1,1)模型在模拟近似非齐次指数序列时预测效果较差,而灰色Verhulst模型存在初始条件难以确定的问题。
论文针对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类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针对GM(1,1)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ANGM(1,1)模型和OANGM(1,1)模型并研究了新模型的性质;针对灰色Verhulst模型初始条件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时间响应函数的灰色Verhulst模型。从而使得新模型有了较好的模拟和预测结果。
首先,从灰色GM(1,1)模型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基于非齐次指数序列的ANGM(1,1)模型,使得新模型在模拟和预测非齐次指数序列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次,基于矩阵分析对ANGM(1,1)模型的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序列的映射变换和数乘变换,得出:对映射变换前后的两数据序列建立ANGM(1,1)模型,所得预测精度相同。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新模型的性质和预测精度。
再次,分析ANGM(1,1)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即原始数据序列中第一个数据的无效性。通过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之上增添一个新的数据得到新的数据序列,再建立ANGM(1,1)模型,得到IANGM(1,1)模型。通过实例证明了新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模拟精度。
最后,针对灰色Verhulst模型难以求解初始条件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优化时间响应函数的新方法。该方法以累加生成序列的倒数与其倒数模拟值的差值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来求解灰色Verhulst模型时间响应函数中的常数c,并给出了灰色微分方程时间响应式的解析式。实验分析表明:改进模型在预测精度和实用性上均有较大改善。
|
|
|
|
1 |
李和平;乔旺;王瑞智;;基于GM(1,1)模型的中国煤炭总产量预测的研究[J];煤炭技术;2011年03期 |
2 |
聂爱秀,杨伟,刘英姿;改进的GM(1,1)模型及其应用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04年05期 |
3 |
李崇明;丁烈云;;基于GM(1,N)的小城镇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资源科学;2009年07期 |
4 |
徐宝龙;;灰色GM(1,1)模型在城市客运量预测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年11期 |
5 |
白先春;李炳俊;;基于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05期 |
6 |
徐艳;周勇;湛蓝;;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荆州市耕地动态变化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
7 |
郑思平;王春林;麦丰;;灰色模型GM(1,1)在财务快报预测中的运用[J];电力信息化;2010年07期 |
8 |
刘卫锋;何霞;;基于最小一乘准则的GM(1,1)模型边值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20期 |
9 |
马莉;苏国强;兰月新;;新陈代谢GM(1,1)模型在火灾预测中的应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
10 |
俞锋;;GM(1,1)残差模型在民航客运量预测中的应用[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11 |
赵玲;唐敏康;;基于残差修正GM(1,1)模型的火灾事故预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年18期 |
12 |
魏光辉;胡清华;申莲;王勇;;灰色GM(1,1)模型在区域干旱预测中的应用[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年05期 |
13 |
王江荣;;基于灰色GM(1,N)的模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2年02期 |
14 |
李海珍;;基于GM(1,1)模型的山西省人口预测[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
15 |
徐静;;基于GM(1,1)模型的扬州市住宅均价预测[J];鄂州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
16 |
张延利;;基于改进的GM(1,1)模型的能源消耗预测[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
17 |
刘文芳;;GM(1,1)模型在广西糖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18 |
徐华锋;方志耕;;优化白化方程的GM(1,1)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07期 |
19 |
王丰效;;改进灰导数的GM(1,1)幂模型[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11年02期 |
20 |
王敏会;曾盛;;基于优化方法的GM(1,1,λ)模型[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