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摘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下简称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经过三十多年探索,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适合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一种审计监督模式,亦是我国唯一一类以“人”为监督对象开展的审计活动,对于促进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和制约、推动依法行政、保障社会良好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发挥出巨大作用。因此,开展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于监督其任职间经济活动的开展、权力制约、责任落实、履职绩效及推进地区或部门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研究分析,主要是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合案例分析法,通过查阅专业资料、收集整理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相关数据和资料,结合当前国家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要求,介绍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整理汇总了国内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研究观点以及国外相近领域的研究内容。总结概括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主体客体等概念,详细介绍审计流程、重点及意义。同时结合相应的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权力制约理论、免疫系统论作进一步分析,以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客观总结了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现状以及获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审计全覆盖推进较慢、对领导干部权力制约不明显、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价不到位、监督结果的运用效能较低等问题。从资源配置、权威性、审计评价和成果运用等方面入手,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提高领导干部经济审计权威性、促进评价体系优化和完善、构建审计结果运行机制等措施,促进F区经济审计工作良好开展,助推当地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