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率和板形综合控制二辊式平整机改造设计和仿真研究
【摘要】:
随着市场对板带钢需求量的增大,用户对板带钢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在尽可能地提高板带钢生产的设备和工艺水平,平整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对其结构、板形和延伸率的综合控制以及平整轧制力计算模型的研究也就越来越有其重大的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提出采用一个用于二辊平整机改造的弯辊装置新结构,新设计的弯辊装置新结构,与以往的轧辊弯辊结构不同,避免了将弯辊力作用在轴承、压下装置和机架上,而是靠纯力偶作用使轧辊产生弯曲,从而使这些零件的变形在一定程度上不抵消轧辊的弯曲变形,使弯辊纵刚度降低。本文根据攀钢现有1450平整机机架尺寸,设计了弯辊装置新结构的结构尺寸,确定了弯辊轴承座允许尺寸和许用弯辊力偶值,进行了弯辊轴承的选用及两组弯辊轴承间距的确定,对轧辊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对轧辊和弯曲板的强度、弯辊轴承的寿命进行了校核。
针对攀钢热轧厂1450二辊式平整机技术改造,在二辊加弯辊和辊型的技术改造总体方案基础上提出两个子方案:一个是弯辊加辊型与电动压下配合,由弯辊装置综合控制板形(平直度)及板厚(延伸率);另一个是弯辊加辊型与液压压下配合,由液压压下控制板厚(延伸率),由弯辊装置控制板形(平直度)。并分别绘制了两个方案的弯辊结构图与控制系统方框图。还对两种方案所需增设和改造的设备以及各自可能涉及的费用进行了比较,以评估两种方案的可行性。
对攀钢热轧1450二辊平整机技术改造方案之一的板形和延伸率综合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对系统的基本参数进行了计算,并介绍了主要元件的选用,通过系统的基本方程及系统传递函数对系统特性进行了分析。
首次应用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理论求解了轧件和轧辊在完全弹性接触情况下,变形区应力沿高度不均匀分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应力沿板厚不均匀分布的带钢平整机轧制压力计算模型。
在宝钢2050热轧平整机上完成延伸率、厚度横向分布与轧制力测定实验。并用本文提出的平整机轧制压力计算模型计算了相应的轧制力,经与实测值对比,证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针对攀钢典型规格产品进行了辊形优化和板形、厚度横向分布仿真计算。最后给出在一定参数下三个钢种可平整带材厚度规格的范围供参考。
|
|
|
|
1 |
张宝平;刘志亮;白振华;;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及张力的协调控制技术[J];轧钢;2005年06期 |
2 |
黄传清;白振华;连家创;;热轧高强钢平整机轧制力与弯辊力设计研究[J];轧钢;2006年04期 |
3 |
王立萍,连家创;延伸率和板形综合控制二辊式平整机的设计[J];冶金设备;2002年04期 |
4 |
黄传清;白振华;连家创;;热轧高强钢平整机辊径参数设计技术研究[J];宝钢技术;2006年05期 |
5 |
李晓燕,张杰,陈先霖,赵新明,贾生晖,黄涛;单机平整机轧辊的磨损及其对板形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6 |
刘志亮;王英杰;;提高1220平整机预测精度模型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
7 |
苏金萍;平整机工作辊辊型探讨[J];武钢技术;1998年03期 |
8 |
高新绪;1700热轧平整机液压压下系统的技术改造与开发[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
9 |
贺尚红,李旭宇,严珩志,钟掘;某平整机HAGC系统在线辨识[J];机床与液压;2001年04期 |
10 |
吴喜福;攀钢1220mm四辊单机架平整机组[J];一重技术;2001年Z1期 |
11 |
申飞平
,彭明涛
,周三保;冷连轧机和平整机工作辊新技术的发展[J];四川冶金;2002年01期 |
12 |
李晓燕,张杰,陈先霖,曹建国,赵新明,贾生晖,艾斌,关贵民;冷轧平整机板形问题的特点及对策[J];钢铁;2003年12期 |
13 |
白振华,戚向东,连家创;平整机轧制压力模型的改进[J];上海金属;2004年01期 |
14 |
李济玉;;高镍铬钼冷硬球芯平整机轧辊的试制与应用[J];铸造技术;1988年06期 |
15 |
母晓东,徐岩;新平整机延伸率张力预设定值的优化[J];鞍钢技术;1997年10期 |
16 |
;六辊轧机及平整机工作辊材质如何选择及优化[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7 |
潘润宝;赵荣国;;对冷轧厂增建平整机型式的探讨[J];鞍钢技术;1982年06期 |
18 |
冯慧;法国于吉纳公司和阿赛勒集团定购平整机和矫直机[J];轧钢;2003年05期 |
19 |
周兴明,王绍轩;PGD·130A型遥控电动牵引粮面平整机填补国内平粮机械空白[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4年05期 |
20 |
李克骞;张永林;;1200mm冷轧平整机设计与实践[J];重型机械;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