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晶体化学键介电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摘要】:
无论是能带理论还是量子化学手段,对实际材料的研究都局限于小的简单体系。恰恰在新材料的研究中,多元体系已占主导地位。为此寻求适于多元体系的理论方法势在必行。晶体中化学键的概念在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已被广泛应用,特别是Phillips和Van Vechten提出的化学键介电理论已应用于二元体系的材料设计。在PV理论的框架下,本文通过引入键子式的概念提供了将复杂多键问题转化为二元化合物的单键问题的途径,系统地阐述了复杂晶体化学键的介电理论,使得我们能够方便地处理和分析各种复杂晶体的化学键性质。鉴于大多数功能材料都含有d过渡元素,而d电子效应对化学成键有复杂的影响,在合理考虑3d电子特殊作用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3d过渡金属化合物化学键的计算方法。
根据光谱、电子能谱和穆斯堡尔谱学中化学键对谱线影响的经验规律,进一步利用共价性和极化率定义了化学环境因子这一概念,并发现它能够有效地描述波谱学中化学位移的变化趋势。从而揭示了波谱化学位移的化学键实质。具体得出了~(57)Fe,~(119)Sn等核在不同氧化态时同质异能位移与化学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这些定量关系式的获得,使我们能够利用复杂晶体介电理论来计算各种复杂晶体中同质异能位移,一方面这种定量关系为穆斯堡尔谱解谱工作提供了依据,反过来讲穆斯堡尔谱实验也可以验证复杂晶体化学键介电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六角铁氧体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垂直磁记录材料和微波吸收材料。本文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M-、W-型六角铁氧体。利用差热分析、SEM、XRD、TEM、Mossbauer谱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利用复杂晶体化学键的介电理论研究了M-、W-和R-型六角铁氧体化学键的性质和Mossbauer谱同质异能位移,解决了六角铁氧体的多晶位Mossbauer谱的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当一致,为深入研究复杂六角铁氧体的化学键性质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利用复杂晶体化学键的介电理论系统地研究了Y系、Bi系、Tl系和Hg系等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化学键性质。发现在所有超导体化合物中CuO键均有较大的共价特征,与文献中有效价和电子密度图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而且我们的定量结果使得成键图象更加清晰。利用化学环境因子的概念研究了~(119)Sn掺在123,214,Bi-2212,Bi-2223,Tl-1223,Hg·1223等超导体中的同质异能位移。计算结果与相应的实验值相当一致。说明我们得到的化学键参数的合理性。利用化学环境因子的概念研究了~(57)Fe掺在123,214,Bi-2201,Bi-2212,Bi-2223,Tl-2212,Tl-2223,Tl-1223,Hg-1223等超导体中的同质异能位移。主要峰位计算结果与文献值相一致,并对其他弱峰位的指派也作了详细讨论。基于高温超导体电声子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了高温超导体临界转变温
燕山人学工学博士论文
度与共价性的关系。
|
|
|
|
1 |
李锁在,廖立兵;矿物热膨胀的晶体化学研究综述[J];高校地质学报;2000年02期 |
2 |
C.T.Prewitt
,杨和雄;晶体化学:过去、现在和将来[J];地质地球化学;1986年08期 |
3 |
Charles T.Prewitt
,束今赋;晶体化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地质科技情报;1986年03期 |
4 |
S.Ghose
,彭文世;造岩硅酸盐晶体化学的新趋向[J];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10期 |
5 |
何铸文,杨忆;尖晶石型结构的晶体化学[J];矿物学报;1997年03期 |
6 |
孙红娟;彭同江;刘颖;;蒙脱石的晶体化学式计算与分类[J];人工晶体学报;2008年02期 |
7 |
高文如,方清浩;三八面体云母晶体化学式计算的方法和程序[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
8 |
秦善;钙钛矿-锶钛矿-钠镧钛矿体系化合物晶体化学的研究概况[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年04期 |
9 |
穰玫,邱兆明;研究硫化物中不可见金赋存状态的新途径[J];黄金;1992年01期 |
10 |
施倪承;李国武;白文吉;熊明;方青松;马喆生;;高压相变晶体化学与西藏罗布莎矿物群研究新成果[J];矿物学报;2010年S1期 |
11 |
刘新波;大洋锰结核锰矿物的晶体结构及晶体化学研究现状[J];海洋地质动态;1994年11期 |
12 |
何铸文,杨忆;黄铁矿型结构的晶体化学[J];矿物学报;1996年04期 |
13 |
刘羽;某碳酸岩-超碱性岩杂岩体中磷灰石的晶体化学研究[J];矿物岩石;2000年02期 |
14 |
施倪承;李国武;马喆生;熊明;;晶体化学新领域——高压相变晶体化学[J];自然杂志;2011年02期 |
15 |
陈敬中,王秋玲,韩炜,彭珏,张荣红;尼日利亚石类矿物的晶体化学研究及其意义[J];矿物学报;2002年01期 |
16 |
张建洪;马建国;李良景;;钛钡铬石和钛钾铬石的晶体结构及晶体化学[J];地质论评;1988年02期 |
17 |
杨主明,宋仁奎,陶克婕,张培善;富铁硅钛铈矿的晶体化学[J];中国稀土学报;2004年03期 |
18 |
施倪承,白文吉,马喆生,方青松,熊明,颜秉刚,代明泉,杨经绥;核-幔物质晶体化学、矿物学及矿床学初探[J];地学前缘;2004年01期 |
19 |
杨荣兴;陕西东沟坝角斑岩中阳起石等矿物的晶体化学及波谱学特征[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
20 |
刘羽,彭明生;磷灰石结构替换的研究进展[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