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光纤电流互感器的设计
【摘要】:
电流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电力的精确计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新的供电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系统的测量和保护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电子式新型电流互感器替代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是必然的趋势。混合式光纤电流互感器集现代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于一体,以其高精度、高可靠性、宽响应带宽等特点已逐渐为电力工程领域所接受。
本文针对目前电力工业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要求,设计了可以可靠工作、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混合式光纤电流互感器。采用Rogowski线圈作为高压电力线上的传感头,将Rogowski线圈的输出数字化后,通过光纤传送到低压端恢复成原来的模拟信号,实现对高压电力母线电流的测量。系统采用CPLD实现整个工作电路的时序发生和同步协调,利用光纤实现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的完全电气隔离和实现信号传输,采用单片机技术实现混合式光纤电流互感器专用数字显示仪表的设计。
实验证明,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混合式光纤电流互感器工作可靠、电路和光路简单,比差和相差都能够很好地满足国标中对0.2级电流互感器的要求,动态响应速度、带宽等性能都明显优于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
|
|
|
|
1 |
邸志刚;贾春荣;;电流互感器中的相位补偿技术[J];电气应用;2007年10期 |
2 |
贾春荣;邸志刚;张庆凌;侯国强;金建国;;电流互感器传感头Rogowski线圈的研究与设计[J];高压电器;2010年03期 |
3 |
张可畏,陈立新,黄智宇,段雄英;Rogowski电流互感器中测量线圈的互换性研究[J];高压电器;2005年04期 |
4 |
马立军;刘晓利;王静西;蔡玉俊;李小鹏;;气体绝缘开关用电流互感器选型及设计[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5 |
王化冰;王彦辉;;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制[J];电测与仪表;2006年11期 |
6 |
卢启柱;;新型光电式电流互感器的研制[J];光电子技术;2009年03期 |
7 |
于光平;陈娜;;电流互感器高压侧数据采集系统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20期 |
8 |
刘霞忠,刘会金,郑小敏,杨柳;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混合式电流互感器的设计[J];继电器;2004年23期 |
9 |
高迎霞;郑绳楦;;有源光电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18期 |
10 |
刘丰;卢启柱;毕卫红;郑绳楦;;采用激光供能方法的光纤电流互感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7年05期 |
11 |
高迎霞;毕卫红;刘丰;包宇;;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流互感器信号处理中积分算法的研究[J];电测与仪表;2006年11期 |
12 |
赵立民;李秋凤;秦天鹤;;基于电磁铁的光纤Bragg光栅电流检测系统[J];光电子.激光;2006年06期 |
13 |
邸志刚;张庆凌;贾春荣;侯国强;金建国;;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的相位差研究[J];高压电器;2007年05期 |
14 |
谢玉冰,游大海,黄上游;基于LabVIEW的光电式电流互感器测试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22期 |
15 |
许翔;赵玉富;;一种新型测量微小电流用的Rogowski线圈设计及性能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6 |
罗苏南,赵希才,田朝勃,杨奖利;用于气体绝缘开关的新型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21期 |
17 |
郭秀杰;赵法起;王冉冉;罗小军;李翠云;;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接口电路的实用化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10期 |
18 |
鲍海;许韦华;杨以涵;;一种基于磁动势平衡的Rogowski线圈控制模型[J];电网技术;2011年02期 |
19 |
卢启柱;刘丰;芦鑫;张保军;毕卫红;;有源型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9年06期 |
20 |
周文中;赵国生;李海洋;;Rogowski线圈测量误差分析及改进措施[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2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