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D变量几何法并联机床加工复杂曲面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近几十年来,并联机构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而其在工业上的重要应用是用作并联机床。并联机床作为一类全新结构的机床,与传统的数控机床形成很强的互补,而对于并联机床加工复杂型曲面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属于并联机构学和机床加工工艺领域。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并联机床在实际应用中显得日趋重要,而对于并联机构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以CAD变量几何为研究方法,以解决任意并联机床在加工复杂型曲面过程中,其关键机构的运动学、静力学等关键问题为出发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于CAD变量几何,建立并联机器人加工复杂轨迹和复杂型曲面的统一模拟机构,用以求解加工过程中,因难以建立复杂曲线和曲面的解析方程,而无法确定的并联机器人各输入驱动参数。以三维移动3-UPRR、新型非对称3-UPU并联机构,以及具有中间驱动分支的新型少腿5自由度3SPS+RRPU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往复直线、螺旋线以及复杂字母曲线为加工轨迹,阐述模拟机构的建立方法,并建立了5自由度3SPS+RRPU并联机床法向加工的模型。
基于CAD变量几何求解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将欧拉角引入到CAD变量几何中,以有限差分理论为数学基础,建立求解并联机构位置、姿态、线速度/线加速度、欧拉角速度/角加速度的统一方法。提出一种新型三腿5自由度2SPS+RRPRR并联机床,以其和经典的3/6-SPS型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求解其运动学参数的精确值。为解决并联机床加工复杂曲面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基于CAD变量几何,从虚功原理和力/力矩平衡方程两种思路,求解并联机构的驱动力与约束力/力矩。在基于虚功原理的方法中,归纳出三点关键性结论,并给出理论证明,分别以3-RPS和2SPS+2UPU并联机构为例,阐述基于虚功原理的求解方法;分别以只含有约束力的对称3UPUⅠ型、只含有约束力矩的非对称3UPUⅡ型并联机构为例,阐述基于力/力矩平衡方程的求解方法。为求解并联机床加工复杂曲面过程中的驱动力问题奠定了研究方法。
综合上述所有的研究方法并基于CAD变量几何,求解并联机床法向加工任意复杂曲面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驱动力等关键问题。对于难以建立解析方程的空间复杂型自由曲面,以新型5自由度4SPS+SPR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构造其法向加工的模拟加工系统,根据预定的轨迹和加工速度要求,预先求解出整个加工过程所需的各驱动输入参数,以及驱动杆和末端平台的速度、加速度变化参数,确定加工中的奇异位形或速度、加速度突变的位置,通过修改运动学参数,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保证加工质量;并分析了两种轨迹下驱动力的变化情况,用以选择合适的加工路径。
对5自由度4SPS+SPR并联机床建立了解析模型。推导求解其位移、速度、加速度及驱动力/约束力的解析方程,得到其含有约束力在内的6×6 Jacobian矩阵及Hessian矩阵。研究该并联机床位置正解的封闭解,提出5自由度并联机构具有56组正解,并与CAD变量几何法求得的位置正解相互验证。
基于CAD变量几何法和现有可重组实验台,调试出一系列具有中间约束分支的新型3自由度2SPS+UPU/SP并联机构。通过对其自由度性质的分析,得出该系列并联机构随运动副布置方向的不同具有3转和2转1移的自由度,建立该系列并联机构运动学和静力学的统一方程式。以具有2转1移自由度的构型为基础,基于模块化并联机构试验平台,开发新型并联样机,基于该样机的控制系统和Windows平台的控制软件,通过CAD变量几何法进行数据的采集,使并联样机末端实现预定轨迹的描绘,用以验证CAD变量几何法研究并联机床以及并联机构的正确性。
|
|
|
|
1 |
刘斌,阮建兴,张林鍹;二维变量化设计求解方法综述[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年05期 |
2 |
熊勇刚,吴吉平,赵异波;机械CAD参数化设计技术[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年06期 |
3 |
熊勇刚,吴吉平;包装机械CAD参数化设计技术[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4 |
钟昌勤,谢秋波,谭柏珠,刘永红;GT的变参数电机模具CAD系统研究与应用[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1994年04期 |
5 |
朱国良;计算机回归分析在新品研制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Ⅰ)[J];低压电器;1995年04期 |
6 |
李占才,刘春燕;AutoCAD三维图形剖切功能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6年01期 |
7 |
王兆辉,李明宇;计算机辅助夹具编码系统设计[J];机械制造;1997年06期 |
8 |
孙林夫;工程智能化CAD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1998年05期 |
9 |
王立东,阮雪榆;双金属板材拉延成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计算机辅助工程;1998年03期 |
10 |
张国海;广东CAD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计算机;1998年09期 |
11 |
李义连;利用OpenGL进行CAD三维图形消隐处理[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1998年11期 |
12 |
李平,童时中;CAD软件二次开发研究[J];电子工程师;1999年04期 |
13 |
王剑,滕军锋,苗卫东;用Euclid、Wavefront和Premiere结合制作三维动画的过程[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9年06期 |
14 |
张华,张礼达;流体机械及工程CAD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5 |
邓中明;CAD中全屏幕数据编辑的C程序设计[J];现代计算机;1999年06期 |
16 |
项阳,葛修润;内嵌CAD的面向对象有限元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0年09期 |
17 |
吕新桥,张彩缤,常明,朱林;简支梁上部结构智能化、参数化设计系统SBCAD[J];计算机应用;2000年S1期 |
18 |
王能建,邱长华,张家泰,薛开;标准件库和应用系统设计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9 |
于霖冲,焦俊婷,林之青;NURBS自由曲面造型的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2000年11期 |
20 |
孙鹏文;织物结构CAD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