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CrMnMoVA钢马氏体温变形流变行为及其组织与性能
【摘要】:
本文目的是通过15CrMnMoVA钢板条马氏体组织温变形技术制备超细晶钢。采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15CrMnMoVA钢板条马氏体组织进行温度为600~700 ?C、应变速率为1~10-3 s-1条件下的温压缩;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变形前、后微观组织;同时对变形后试样进行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在600~700 ?C压缩,变形温度越高,峰值流变应力越低;在1~10-3 s-1压缩,应变速率越低,峰值流变应力越低;建立了15CrMnMoVA钢温变形本构方程及Z参数表达式;在温度600~700 ?C及应变速率1~10-3 s-1条件下,较低Z参数对应着较低的峰值流变应力及较低的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
经600~700 ?C不同应变速率温压缩后可获得纳米/亚微米级超细晶组织,在650 ?C、10-2 s-1压缩后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为548 nm,显微硬度为431 HV,抗拉强度为1390 MPa,延伸率为12.5%;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铁素体晶粒尺寸略微增大,温压缩后试样显微硬度、抗拉强度降低,延伸率增加。在700 ?C、10-2 s-1压缩后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为573 nm,显微硬度为374 HV,抗拉强度为1174 MPa,延伸率为13.5%。
该钢经温压缩后其耐蚀性能显著提高,其中在3.5%NaCl溶液中经700 ?C、10-2 s-1变形后的试样耐蚀性最好,其腐蚀电位为-0.72 V,相对于淬火态,腐蚀电位提高0.26 V。
|
|
|
|
1 |
吴晓瑜;何燕霖;陆敏;王海涛;林大为;李麟;;不同轧前保温温度对低碳钢热轧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上海金属;2010年04期 |
2 |
钟培道;;淬火冷速对1Cr11Ni2W2MOV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1984年04期 |
3 |
汤亚量,杨安静;温变形对25CrNi3MoAl钢渗氮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1995年05期 |
4 |
李保成,张星,张治民;镁合金温变形后的组织与性能[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6期 |
5 |
何开文;21-4N钢温变形拔制裂纹原因探讨[J];四川冶金;2000年05期 |
6 |
何开文;21-4N钢温变形拔制裂纹原因探讨[J];物理测试;2000年04期 |
7 |
汤亚量,杨安静;温变形对75钢回火时碳化物粗化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1996年02期 |
8 |
林永新
,裴大荣;退火温度对钛—钢爆炸复合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76年02期 |
9 |
刘佑平;锡对高强度铸铁感应淬火后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1984年06期 |
10 |
刘治山;;淬硬86CrMoV7冷轧辊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与性能[J];金属热处理;1989年12期 |
11 |
王世洪,沈桂琴,梁佑明,王金友,付作义,段珺;Ti—10V—2Fe—3Al合金的固溶时效及其组织与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0年04期 |
12 |
王顺才;李春志;石健;李春玉;;高温瞬时和热暴露对2024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1991年01期 |
13 |
王佑平;化学成分对球铁正火回火后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1992年05期 |
14 |
吴晓春,崔崑;钒、钛对非调质塑料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1997年06期 |
15 |
刘宗昌,王玉峰;激光热处理对铜基摩擦片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16 |
刘晓禹,于丽萍;热处理对马氏体不锈钢FV520B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一重技术;2005年04期 |
17 |
李奇志;李慧中;;热处理对双相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湖南有色金属;2006年01期 |
18 |
高建昌;邵红红;许友谊;;20CrMo钢与45钢激光对接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J];金属热处理;2006年03期 |
19 |
邱寿昆;贺地求;周古昕;;25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组织与性能[J];铝加工;2006年02期 |
20 |
王建泽;康永林;杨善武;周建;;ULCB钢相变产物粒状与板条状贝氏体组织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