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人工智能的污水处理溶解氧浓度建模与控制

郑翠翠  
【摘要】: 污水处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时变系统,在整个过程控制当中建立其精确数学模型十分困难,采用传统控制方法只能面向特定的应用,并且精度不高、自适应能力差,因此仅仅依靠传统的控制方法已经不能达到控制要求。目前,智能控制不断发展,在很多非线性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模糊控制的动态响应优越,对过程参数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 论文首先分析了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曝气池中溶解氧浓度的控制要求,并建立了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理想条件下的简化模型。其次根据这种模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案,并将控制方案应用到污水处理系统当中。这种控制方法融合了模糊逻辑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的优点,使控制方案具有较强的自学习能力,可以自动的产生模糊规则,并且可以根据控制对象的实际要求来调整隶属度函数。最后在训练的过程中得到了控制器的最优参数,使控制方案应用在污水处理系统中能够很快达到控制要求。 论文在上述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污水处理系统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新的基于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的污水处理系统。这种新的控制方法并不依赖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这使得整个控制方案更具有普遍意义。控制方案首先是通过动态递归神经网络(Elman)对控制对象进行模型辨识,同样选择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曝气池中溶解氧浓度作为控制对象。然后分别对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进行分析研究,将这两种控制方法与传统的PID控制算法相结合,通过神经网络来实现模糊逻辑,并且利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在线调整PID控制参数,使控制器既具有模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又利用了PID的控制优势,取得了很好的仿真结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振龙;高溶解氧浓度抗有机物冲击的运行实践[J];工业水处理;2005年06期
2 向力;杨幸;曹海彬;;河流水质1号模型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3 郑赞永;胡龙兴;;低溶解氧下生物膜反应器的亚硝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9期
4 吴学蕾;陈伦强;彭永臻;王亚宜;王璞;;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实现亚硝酸氮积累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2006年12期
5 焦学然;吴俊峰;孙占学;史维浚;陶峰;;地浸采铀工艺中高浓度溶解氧测定方法研究[J];铀矿冶;2008年01期
6 赵丽丽;李鹤;;梅特勒O_2-Sensor溶氧电极在青霉素G发酵过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7 姜希敏;陈家厚;;松花江同江断面溶解氧含量的相关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4期
8 孙贵新;;溶氧电极在青霉素G发酵过程中的作用[J];华章;2011年03期
9 杨秀琴;张贺迎;吴经才;;工程菌Ec108(pPAHD1)青霉素酰化酶表达水平的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2年04期
10 伏雪峰;罗淑华;陈登文;曹剑峰;王俊;张全贞;;浮选金精矿充氧氰化浸出研究[J];中国矿山工程;1993年06期
11 石竑旻;何志桥;宋爽;;DO对印染综合废水好氧生化处理的影响[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2 肖海文;邓荣森;翟俊;王涛;李伟民;;溶解氧对人工湿地处理受污染城市河流水体效果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6年12期
13 李大鹏;黄勇;李伟光;;底泥曝气改善城市河流水质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05期
14 王建龙;王淑莹;彭永臻;高永青;孙治荣;;复合生物反应器低溶解氧同步脱氮除磷[J];环境科学;2008年03期
15 杭志喜;饶庆隆;余世袁;;通风量对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影响[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年02期
16 汪文俊;王晓琼;朱小珊;;温度和pH值对溶解氧、红法夫酵母生长和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7 程志强;刘载文;王小艺;崔莉凤;;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神经网络在污水处理优化中的应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8 陈志军;;蒸汽冷凝水管线频繁腐蚀穿孔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对策[J];化工设备与管道;2008年04期
19 宗晶晶;黄勇;;SBR系统动态模拟中的问题讨论[J];污染防治技术;2008年05期
20 米林安;;污水好氧处理系统中溶解氧的模糊PID控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广;乔俊飞;;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溶解氧浓度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2 董姗燕;汪喜生;王文佳;许洲;姚重华;;UNITANK工艺氨氮浓度的动态特征[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3 王斯坦;付巍巍;;溶解氧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倒置A~2/O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4 祁欣;周明军;陈海东;;光纤溶解氧传感器[A];第八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戈振扬;高国涛;张云伟;;营养液栽培中溶解氧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及其仿真[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分册[C];2005年
6 闫骏;王淑莹;高守有;程英睿;;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中试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冯亮;陈守文;孙明;喻子牛;;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在苏云金芽胞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长和晶体合成的促进作用[A];第十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与产业化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吴学蕾;王淑莹;马勇;彭永臻;王璞;;A/O中试工艺亚硝酸氮积累现象的讨论[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万东;刘载文;王小艺;许继平;齐杰;连晓峰;;基于模糊Smith-PID的污水处理溶解氧控制方法研究[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朱小六;蒋鼎国;张宇林;徐保国;;发酵过程中溶解氧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健光;炼油碱水预处理工艺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聂小保;净水工艺中蠕虫生长繁殖、迁移分布及污染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徐晓龙;新型溶解氧检测仪探头的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康家玉;制浆造纸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建模与控制[D];陕西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骥;生物湿地床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曲有鹏;连续流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黄明智;废水处理系统水质特征动态分析的混合智能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房平;EASM1模型的建立及在城市污水生物添加强化脱氮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邵立南;矿井水井下处理与复用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10 曾辉平;含高浓度铁锰及氨氮的地下水生物净化效能与工程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亚明;水产养殖溶解氧监控系统的设计[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李梦飞;基于Grails+Spring+Hibernate框架的水体溶解氧检测分析设计[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鑫;基于GSM技术的鱼塘溶解氧无线检测与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乐;波浪作用下水体复氧行为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吴书渊;基于嵌入式Internet大面积水域溶解氧含量监测系统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6 杨凤英;静水压和溶解氧对沉积物多相界面氮及有机物循环转化的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7 沈淑鸿;基于FPGA的SBR法溶解氧(DO)模糊监控系统设计[D];南昌大学;2011年
8 张巧玲;污水处理过程溶解氧浓度的滑模控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9 郑翠翠;基于人工智能的污水处理溶解氧浓度建模与控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李博;寒冷地区小城镇污水的管道处理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韧;生活工业废水同时治[N];中国环境报;2002年
2 黄喜祖;漂浮在海面上的“红树林”[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记者 黄庭钧;上海苏州河是如何变清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王学鹏 通讯员 袁东;滨州污水处理要达“五化”[N];中国环境报;2010年
5 王长安;兴平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N];咸阳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尹义龙;长缨在手缚“污”龙[N];湘潭日报;2010年
7 记者 季进成;“治”别黑臭,苏州河荡碧波[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李玲 侯海涛 张应松;污水潭重现水清鱼跃美景[N];中国渔业报;2011年
9 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桂琪;柔性复合污水净化技术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N];中国环境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袁征;水葫芦脏了沪上苏州河[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