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无陀螺捷联导航计算机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摘要】:
无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就是只用加速度计,不用陀螺仪,从加速度计测量的比力中,解算出载体角速度信息的捷联惯导测量组合。无陀螺捷联惯性导航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惯导系统的成本,而且具有动态范围大、反应快、精度高等特点。随着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小型化、高灵敏度的硅微加速度计的不断问世,使无陀螺捷联惯性导航地实现变成可能。为了研究无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理论,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DSP的嵌入式惯性导航计算机。
本文以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深入讨论了几种加速度计配置方案,并选择了一种九加速度计的安装方式。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嵌入式导航计算机的硬件和系统软件设计。硬件设计部分,提出了以TMS320C6713 DSP为核心的导航计算机总体设计方案,分别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主要包括电源管理、DSP时钟电路、外部存储器扩展、异步串口通信、A/D转换电路、电平转换电路;系统软件设计部分,详细说明了DSP相应寄存器的配置和各个功能模块初始化的方法,给出了程序流程图,完成了自加载程序的设计和使用。惯导计算机设计完成后,对系统进行了调试,以确保各部分符合设计要求。调试过程分为硬件和软件调试两部分。硬件电路的调试,主要依靠各种测试仪表的测量;软件的调试,借助集成开发环境来完成。
以TMS320C6713 DSP为核心构建的惯导计算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动态特性好等特点,而且集成了丰富的外围接口,可以方便的与GPS,数字罗经等设备构成组合导航系统。本设计的成功实现,为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硬件解决方案。
|
|
|
|
1 |
Paul Errico;;推动家庭医疗保健的发展 DSP和加速度计等器件使得家用心脏、肺等监测设备成为可能[J];电子技术应用;2010年11期 |
2 |
陶玉贵;;基于GPS的车载组合测速系统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6期 |
3 |
恩德;赵亚兵;王金武;斯琴;;混合集成加速度传感器信号处理及滤波器的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9年09期 |
4 |
王超;郝静如;李启光;;一种基于DSP和多传感器稳定平台的设计[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5 |
朱贞;许开銮;刘冰;;基于FPGA和DSP的微型惯导系统[J];应用光学;2011年04期 |
6 |
黄丽斌,王寿荣,蔡体菁,杨文;基于DSP的微惯性导航系统软件设计[J];测控技术;2002年04期 |
7 |
徐静,曾志新,刘桂雄;提高传感器动态特性方法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02年05期 |
8 |
金春莲
,黄迅;卡尔曼滤波器在机器人姿态获取系统中的DSP实现[J];电子技术;2003年02期 |
9 |
常明飞,蒙建波;基于TMS3205410DSP和FPGA的高性能捷联惯导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4年03期 |
10 |
喻临丰,郭尚来;DSP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微型机与应用;1995年01期 |
11 |
喻德顺;MCU的发展及其趋势[J];微处理机;1996年03期 |
12 |
陈芳,沈兰荪,涂承宇,王爱民;短波软件无线电[J];数字通信;1997年04期 |
13 |
张晖,宋星文,王扶文;用VB开发DSP的监控界面环境[J];微型电脑应用;1997年04期 |
14 |
周璇,余松煜;甚低码率视频编码器的TMS320C80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1998年07期 |
15 |
张睿,李建东;一种实用的软件无线电结构[J];电子学报;1999年S1期 |
16 |
吕晖,董在望;基于软件无线电概念的DAB基带处理器[J];广播与电视技术;1999年12期 |
17 |
朱军;信号恒虚警检测的DSP实现[J];微机发展;1999年04期 |
18 |
陈三宝,徐泽群,房雪莲;基于DSP技术的实时信号分析系统研究[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9 |
张锡宁;无线通信技术新发展──软件无线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年01期 |
20 |
赵慧民,张光昭,庄宏成,陈锐祥;DSP在ADSL Modem中的一种应用与实现[J];电子技术;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