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器中频声学性能数值预测与实验测量研究
【摘要】:
传递损失是评价消声器声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往的传递损失计算和测量都是基于进出口管道内的声场为一维平面波的情形,限制了对大尺寸消声器中高频声学性能的正确评价。根据管道内高阶模态激发与传播的基本理论,本文研究了进出口管道内具有一阶模态时消声器传递损失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实验测量方法。
采用SYSNOISE软件中的有限元模块对消声器进行仿真分析并计算其内部声场,建立了管道内包含(0,0)阶和(0,1)阶模态声波的声场模型,通过三维声场理论建立了管道内各阶模态声波与管道内声压分布的关系,分解各阶模态声波。最后通过消声器上游总的入射声功率和下游总的透射声功率计算传递损失。
实验与计算采用相同的原理,建立管道内部声场与各阶模态声波之间的关系。中频情况下管道内的声波分布较复杂,于是在传统的声波分解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增加了传感器的数量,并通过多次改变传声器位置的方法增加了测点的数量。最后通过多传声器法分解出各阶模态声波,并得到传递损失的计算结果。
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计算传递损失的代码,在平面波截止频率以下,进出口管道按平面波处理和按三维波处理会得到相同的计算结果,当计算频率超过平面波截止频率时,采用考虑高阶模态的三维方法得到正确的传递损失预测结果,实验结果在所关心的主要频率段上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对于造成实验结果误差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
|
|
|
1 |
王维琮,吴卫彬,孙洪生;轴对称抗性消声器的有限元分析[J];应用声学;1986年01期 |
2 |
陈子明;杨仁家;孙之荣;;大型钢筋混凝土壳体消声器[J];环境工程;1989年04期 |
3 |
苗勇毅;杨世文;;双穿孔管消声器分析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年06期 |
4 |
刘红;郭蓓;吴炎;薛建国;;冰箱压缩机消声器声学特性的数值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9年02期 |
5 |
冯莉黎;翁建生;;排气消声器的声学特性研究及其优化设计[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9年04期 |
6 |
李健;郑忠才;高岩;张坤金;陈海鸥;;复杂结构消声器消声特性仿真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0年02期 |
7 |
柳贡民,程广福,张文平,张天元,王芝秋;用传递函数法测量水消声器传递损失[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1年04期 |
8 |
孟晓宏;金涛;;复杂结构消声器消声特性的数值分析及结构优化[J];振动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
9 |
王雪仁;季振林;;有流消声器四极参数和传递损失的边界元法预测[J];计算物理;2007年06期 |
10 |
宫建国;马宇山;崔巍升;金涛;;汽车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声传递矩阵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
11 |
黄泽好;张浩亮;孙章栋;;某摩托车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
12 |
阮登芳,邓兆祥,陈大勇,张振良;内燃机消声器特性试验装置的研制及应用[J];内燃机工程;2004年04期 |
13 |
崔晓兵;季振林;;消声器声学性能预测的子结构快速多极子边界元法[J];计算物理;2010年05期 |
14 |
钟绍华,金国栋,谢田峰;基于GT-Power软件的内燃机消声器设计与分析方法[J];汽车技术;2003年07期 |
15 |
周世鸿,许占元;鼓风机用迷宫式消声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0年01期 |
16 |
顾身信,施国强;噪声控制设备的应用原则与质量要求的建议[J];噪声与振动控制;1987年05期 |
17 |
徐之江;1970年以来引风机消声器的进展[J];噪声与振动控制;1988年04期 |
18 |
唐臻;消声器上下壳体拉伸模设计[J];模具工业;1993年12期 |
19 |
解德金;;安装消声器有讲究[J];农业机械;1995年03期 |
20 |
梁吉范;高压蒸汽放空消声器的设计[J];环境保护;1996年11期 |
|